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三国,这个主公专挖墙脚 / 第026章 天下的大义

第026章 天下的大义

    “二位兄长,实不相瞒。”

    杨锐作揖道:“愚弟年幼之时,曾立志将来如霍骠骑一般封狼居胥,如窦宪一般燕然勒石,是故苦学武艺,熟读战策,以备日后之用!”

    “那如今呢?如今兄弟的志向为何?”曹孟德颇为好奇的问道。

    忽而,杨锐的脸色变的异常严肃,道:“大汉朝四百年来,皇族散乱,国纪败坏,王者霸气尽失,外戚、宦官猖獗。”

    “天下已经怨声载道,百姓生活困苦,贪官污吏横行,这和畜生的世界相比较,有什么两样?”

    “若不制裁这些人以正法令,天下还有正义吗?”

    “万民是国家的大义,是天下的大义!”

    “可是,霸者却没有取得天下的大义,治理国家。我杨破奴虽非霸者,却知道天下大义!”

    说到这,杨锐脸上露出了笑容,手放到胸口,自信的道:“如果上苍给我机会,我一定能治理天下!”

    闻言,曹操与袁绍的脸色都不禁骇然。

    治理天下吗?

    还好,杨锐只是说给一个机会,多半是追求三公之位的,他们二人都没有想到杨锐的真正想法是夺取汉帝国的最高权力,建立一个新的王朝!

    曹操赞道:“贤弟果真志向远大。”

    “孟德兄,话虽如此。”

    萧然微微一笑,说道:“愚弟现在的志向又发生了改变。”

    “哦?”

    曹阿瞒与袁绍的好奇心顿时被勾引起来。

    杨锐缓声道:“如今,羌、氐、匈奴,以至于鲜卑等胡人异族,都在大举移民,屯于我大汉边境,恐非吉兆。”

    闻言,曹操故意问道:“贤弟,这有何不可?自我朝武帝以来,匈奴势穷,羌、氐之胡人皆与我大汉通商交流,以至于嫁汉人,娶汉女,彼此融合。”

    “如此,彰显我汉家之威仪,化干戈为玉帛,息边境之战事,滋养万民矣!”

    “这正是问题所在!”

    杨锐掷地有声的道:“我相信孟德兄一定能看得出来。仅仅是为了一个面子,真的值得吗?”

    “西北的羌氐日益势大,桀骜不驯,往往都一个部落一个部落的迁入凉州,渐渐蚕食凉州各地,一旦作乱,恐局势失控,悔之晚矣!”

    “嘶!”

    闻言,曹操与袁绍都不禁倒吸了一口凉气。

    曹孟德蹙眉道:“贤弟,形势真的有这般严峻吗?”

    “二位兄长居于庙堂,但是也应当知晓边境的战事吧?并州、凉州、幽州,看上去十分平静,实则只是被边军镇压下来而已,一旦镇压不住,就会酿成大祸。”

    杨锐沉声道:“愚弟不是在危言耸听,而是在实事求是。有朝一日,胡人屯于边境,休养生息,一旦势大,则如恶犬食主,恐祸乱天下!”

    对于杨锐的这种话,曹操与袁绍都是半信半疑的。

    袁绍根本不信,区区的羌、氐、匈奴之类的异族能成什么气候!

    若是说鲜卑,袁绍还能相信一点,毕竟鲜卑是继匈奴之后,在漠北崛起的又一大异族。

    曹操的心中,倒是隐隐有一种担心,但是不敢确定。

    杨锐自然不是在撒谎的。

    历史上的五胡之乱,汉人沦为“两脚羊”,东晋偏居一隅,胡人肆虐江北,饮马黄河。

    若非冉闵屠胡,又有随后的北魏颁布效法汉家之律令,改衣冠,学汉字,说不定汉室就此倾颓,真的消失在历史的长河中!

    而且,此时的凉州之乱应该已经发生。

    历史上,羌胡首领北宫伯玉为响应太平道首领张角的黄巾起义,联合西凉土豪宋杨等人发动叛乱,胁迫韩遂、边章等人入伙,推举边章为主。

    叛军一路入寇三辅,侵逼园陵,对于汉廷的威胁不可谓不大。

    “是故,我的志向跟孟德兄差不多,都愿作征西将军,为大汉开疆拓土,扫清四夷!”

    “好!”

    “彩!”

    曹操与袁绍都叫好喝彩,又为杨锐的远大志向干了一爵。

    忽而,曹阿瞒又叹息一声,痛心疾首的道:“贤弟与愚兄之志向如此,奈何天不遂人愿!英雄无用武之地,征西将军之志向,恐成一桩空谈!”

    “孟德兄此言差矣!”

    杨锐大手一挥,正色道:“孟德兄何必沮丧?我杨锐相信人定胜天!”

    “苦心人,天不负,卧薪尝胆,三千越甲可吞吴!有志者,事竟成,破釜沉舟百二秦关终属楚!”

    “我等皆是世间豪杰!何愁岁月蹉跎,何愁大事不成?”

    “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项籍不丈夫!”

    “好,好呀!”

    曹胖子不禁眼前一亮,拍手赞道:“好一句‘他日若遂凌云志,敢笑项籍不丈夫’!贤弟所言,句句在理,发人深省!”

    袁绍亦是热血沸腾,举起手中的酒爵道:“来,让我等为彼此的远大志向,再干一爵!”

    “干!”

    杨锐与袁绍、曹操三人互相欣赏,忍不住交谈起来。

    现在的他们,都是满腔热血,虽没有“老夫聊发少年狂”那样的豪迈气概,但是都血气方刚,脾气很合得来。

    他们讨论天下大事,每每痛心疾首,心里都能引起共鸣。

    “……本初兄、孟德兄,你们可知道在极西之地,曾经有一个名为罗马共和国的国家。”

    “那个国家跟咱们大汉可是大有不同的,但都比较繁华,区别于匈奴、鲜卑这些还在茹毛饮血的国家。”

    闻言,曹胖子顿时来了精神,瞪着眼睛问道:“贤弟,天下之大,还有跟我大汉并驾齐驱的国家吗?”

    “可能罗马帝国算得上一个。”

    杨锐摇摇头道:“而且,昔日的罗马共和国跟大汉可不一样,那是一个没有皇帝的国家!”

    “啊?没有皇帝!”

    袁绍傻眼了,咂舌道:“贤弟,这没有皇帝的国家,岂不是要乱套吗?”

    “这可不一定。”

    杨锐顿了顿,又道:“共和国,有别于帝国、王国,至于罗马共和国,其正式名称是‘元老院与罗马人民’,国家由元老院、执政官和部族会议,三权分立。”

    “掌握国家实权的元老院由贵族组成。执政官由百人队会议从贵族中选举产生,行使最高行政权力。部族大会由男性平民与男性贵族构成……”

    闻言,曹操不屑的道:“这还不是乱套了吗?”

    “贤弟,依我看,你口中所谓的罗马共和国就跟匈奴、鲜卑这些有着部落联盟的草原部族差不多,没什么了不起的!”

    “就是!”

    袁绍一脸赞同的道:“贤弟,你已经说是昔日,这个罗马共和国一定是灭亡了吧?”

    “不错。不过,共和国虽灭亡,但是元老院的制度仍旧保存下来,罗马帝国的皇帝的权力被极大的限制住了!”

    “等等。”

    曹阿瞒已然反应过来,瞪着眼睛问道:“贤弟,你口中所说的罗马帝国,莫不是西方的‘大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