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翻译官之路 / 六十二章进村

六十二章进村

    张希宰来到厨房,他看到祖孙两正在灶台旁边,啃着未知的树皮。

    “后生?你?”老婆婆看到了张希宰进来了,有一些不知所措。

    张希宰来到了米缸前,打开盖子一看,里面空空如也。原来,外面放着的热气腾腾的白米饭,是这一家人最后的一点粮食。

    老汉站在一旁,无可奈何,有一些窘迫的搓了搓自己的双手。

    “大人,您这是……”老汉尴尬的说着话。

    “爷爷您就和婆婆一样,叫我后生吧!”张希宰拉着对方粗糙度很高的大手。

    “啊?”老汉惊呆了,说不出话来。

    随后在张希宰的一番劝说下,他们一家三口,才都上了饭桌。

    原来,老汉姓崔,孙女叫崔英。

    原本家里有个儿子,是个猎手,还有一个媳妇。

    但是,天有不测风云,可怜哪,儿子上山打猎,被虎豹给吃了,尸骨无存。后来儿媳妇在去城里卖绣活的路上,不知所终,不知道现在是否还活着。从此,就与亲家交恶,不再往来。

    老夫妻两,就把唯一的孙女,辛辛苦苦的拉扯长大。到底,还有活着的期望。

    “我那一身衣服,洗洗干净,可能还值那么一些钱,婆婆你们可以把它拿去换些钱,我身上原本的钱财,被山贼拿了去,所以现在分文没有。”张希宰解释着。

    “没事,没事,就今天而已……没吃的,我明天砍些柴,到旁边的村子里卖了,到地里挖一些地瓜,山上还有野兔什么的,饿不死人的……只是大人……您……咳,不是,后生你,要和我们吃粗茶淡饭了。”崔老汉,摆了摆手,笑眯眯的说道。

    “没关系,明天我也给您出一份力。”大家快吃吧,饭菜凉了就不好吃了。

    晚饭过后,张希宰回到屋子里,照顾着昏迷不醒,身份不明的清国商人,张希宰喂了一些稀粥进入到对方的嘴里。

    “我是不是觉醒了捡人的技能,你是我救的第二个人,不知道你以后会怎样报答我呢?”张希宰自嘲的说着。

    摸了摸对方,张希宰发现,对方的高烧消退了下去。

    看着对方的嘴唇起了干皮,张希宰又给他喂了一些用药丸化成的水。

    张希宰就这么看护着他,虽然张希宰的医术不好,但从小耳濡目染下,又当了陈泉秀一段时间的男护士,所以一些护理的方法还是知道一些的。

    好在一夜过去,对方的情况一直都有好转。

    第二天,一大早,天还没亮,张希宰就在院子里劈着柴火。

    老两口起床的时候,发现院子里的声响,连忙起来查看。

    “大人,大人!这可如何使得?”崔老汉大喊。

    “不碍事的,不碍事的,这柴,我马上就劈好了。您在一旁看着就成。”

    张希宰的回答,让夫妻两对视了一下,不知道要怎么劝说。

    太阳出来,张希宰和崔老头一同走在路上,张希宰背着他昨天清洗过的衣裳。早晨的露水将衣服打湿了,好在放在火堆边考了考,不一会就干了。

    崔老头背着柴火,向前走着,原本张希宰打算扛到自己背上来着,可是对方一直就不乐意,死活都要自己背,说是不好意思。

    翻了一个山头,穿过了一大段树林,终于出现了一干房舍,在张希宰看来,这个村子要比崔老汉那个破落的村子好太多,说白了,那个村子,现在只有崔老头一家在那里住着。

    “崔爷,你说,这里怎么就和你们那里的情况,差别这么大呢?你们那里饭都吃不起,可这里的村民都神采奕奕的。”张希宰擦着脸上的汗水,奇怪的问道。

    “哦,他们这里,可以挖得到井水,我们那里只有一条河,干旱的时候,那条河也就干了……”崔老汉解释道。

    “你们为什么不搬过来呢?”张希宰又问了一句。

    崔老汉回到:“这个,是因为,我老伴,腿脚不方便,这么长的路,对她来说,简直就是一道高高的坎,她爬不上来。我自己人也老了,背不动她。”老汉吐了一口痰,继续说道。

    “再者,我没有钱吗,我家那地方,谁想买我家的房子啊?穷乡僻壤的,兔子也不会拉屎。”

    渐渐的,崔老汉不再张希宰面前那么拘谨,他们一边说着话,一边朝着村子里走去。

    崔老汉寻了一个地方,卖着自己的柴火,而张希宰正在推销着自己的旧衣服。

    “来看看喽,二手衣服出售,打折出售,跳楼价,一降再降!”张希宰在那里蹲着,大大咧咧的在那里扯着嗓子大喊,还别说,被张希宰所谓的广告吸引,最终以三百文的价格成交。

    “唉,花了一两银子,买的土豪衣服,唉,管他的,走一步,看一步吧。”

    张希宰掂量着,手中的钱财,贴身放好之后,又找了一家小书铺,买了一沓白纸,还有毛笔,砚台,墨。

    找了一棵大树下,坐下。

    大笔一挥,在一张白纸上写着,代写书信,代读书信。

    人来人人往的,不一会儿,就有人好奇询问。一传十十传百,不久之后,张希宰那里就有人排起了长队。

    “狗蛋,我不喜欢你了,我们分手吧,我下个月初七,就要嫁人了,你不要来找我了。”

    “麦子发霉了,恐怕我们家就要喝西北风了,你赶快把钱送回来,家里有急用,另外你父亲的腿越来越痛,老寒腿发作了,别忘了买药!”

    “今天我买了两张狐狸皮,一张鹿皮,一共赚了……惠娘,你等我,我马上就要有去你家提亲的钱了,唉,都怪未来岳父,要我用三匹马的钱,才能娶你做我媳妇……你要等我……”

    “娘,你好好保重,告诉爹,我马上就要成为工匠师傅了,三年的学徒期,马上就要到了。我很开心……”

    “三弟,你什么时候回来,我们家和旁边的邻居正在打官司,他们无理取闹的说,我们家占了他们家两分的地,真气人,你快回来吧……”

    张希宰读着信,或是写着信,内容都是些家长里短,朴实无华没有半点修饰的言语表达,大白话。

    张希宰就那么坐在树下,帮人们不停传递着包涵着粗茶淡饭,人间烟火的那些一封封的书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