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其他小说 / 非遗之恋 / 第一章:好人王振银

第一章:好人王振银

    2018年终于熬过去了,老娘也85岁了,左腿膝盖肿的像个大面包,腰也直不起来,走路颤颤巍巍,很是艰难。

    “儿子,人家说80岁以上的老人,可以领一个轮椅,你去问问咋领?”

    我感觉这事不太靠谱:“是吗?”

    老娘眼一瞪:“谁说不可能?人家全阿姨都领了,可好用,是振银给办的。人家振银是残联的领导。”

    我看着她,默默拿起电话,找振银的号码,几年前和振银打过交道。

    那年,我从外地回来,计划陪老爹老娘养老。

    因为闲不住,顺便在新新大厦顶楼上,投资300多万,做了一个二千多平米的专业软装综合服务馆,各类软装饰品1万多件,当时很多人都认为在银川这么做太超前了。

    其实我也没想着去挣快钱,却不知,没过多久,参观者络绎不绝,我的软装馆就成了银川装饰行业的一景,吸引了各路建筑及装饰设计大咖,很多房地产开发商也纷纷合作,做售楼处和样板间。另外,还承揽了不少各类设计业务,算是基本打开了市场。

    也就是在那个时候,几十年没联系过的,棉厂一起长大的小伙伴王振银来我的馆里,拿了一些他做的手工,看能不能在我这里销售。

    对于他做的这些串珠手工品,说实话我感觉很lou。另外,年轻时候我赶集摆摊的时候,他从我这里拿了二百个领带没还,所以我对他是不信任的。

    我对各类手工产品一直很关注。当年和张志勤(元洲装饰创始人)一起研发全案设计应用系统的时候,主流八大风格体系中,唯独没有完成中式风格体系的研发。因为中国传统文化太博大精深了。

    这个缺憾一直缠绕着我,以至于后来开公司,就十分注重中国传统手工艺作品的市场化应用。所以,虽然没看上他的作品,但他带着我看了很多手工,认识了好几个宁夏本土的手艺人。

    记得小时候,王振银腿部残疾,厂里小伙伴们都叫他“老振银”。据说他的膝盖和别人的长得不一样,有个零件没长好,走路腿不打弯,他爸妈身体不好,常年生病卧床,哥哥下乡,有个弟弟和妹妹才几岁。

    那时候,他家里有棵枣树。

    枣子是正印在棉厂小伙伴面前的稀罕物,只有地位高、打架厉害的,才有可能吃到他的进贡。

    在小朋友当中,我比较野,也很能打。

    为了巩固江湖地位,我经常主动跑到民兵连长乔大哥那里溜钩子(拍马屁),帮他擦枪、打扫卫生,所以乔大哥把我当成他的小兄弟,常带着我和民兵大哥大姐们,坐着大卡车,去街上检查,具体工作内容类似现在的市场管理。

    每次去我都很兴奋,也很感激乔大哥。

    那时候大家认为这样做理所应当,毕竟民兵是维护社会主义伟大成果的重要力量。

    有一次跟着乔大哥去街上,看见民兵盘问振银,怀疑他偷了别人的鸡蛋。

    振银边哭边说他没有偷东西。他看见我,赶紧过来对我悄悄说到:“我给你两个鸡蛋,你给我说说”。

    我找乔大哥说情,就没有抓他,他感激的看看我,转身一瘸一拐的走了。

    第二天下午,振银来敲门。我预感有好事,就心照不宣的跟着他,一路上做贼一般四下张望,确定没人后,溜进他家院子里。

    进门后,他回身小心翼翼把大门从里面反锁上,然后进屋拿出一包东西递给我:“这是两个鸡蛋和5个枣子”。

    我立刻兴奋不已,看着眼前这个经常被大家欺负、嘲笑、瞧不起的瘸子,大方的让我觉得不太真实。

    这可是2个鸡蛋和5颗大枣啊,在那个时候,对我来讲可是头一次拥有这么大一笔,属于自己的财富,关键它还是吃的!

    我很好奇他哪里来的鸡蛋。

    “你老实交代,鸡蛋是不是偷的?”,我质问道。

    他一下紧张起来,说话结巴着,竖起食指,又跑到门口向外张望一番:“我告诉你,可是你不能告诉别人”,他眼巴巴的看着我。

    我和他拉钩上吊后,就跟着他进到里屋,想一探究竟。

    屋里光线很暗,大人不在,只有他弟弟坐在炕边玩耍。他说爸爸妈妈去老家看妹妹了。

    过道有个木窗,不大,他打开窗户,爬到窗户外面。我跟着他也爬过去。

    眼前的情景让我没有想到。原来,他家后墙外面是个院子,高高的围墙上布着铁丝网。

    院子不大,里面养了十几只鸡,还有一小块菜地。几只鸡的爪子上绑着布,不知道为啥。

    哇哦,原来他在这里养鸡种菜。

    振银看我一脸严肃,一字一句的解释到:“鸡蛋不是我偷的,你看,是我自己养的鸡下的。我爸妈身体不好,另外我偷偷卖点钱交书本费,也是想好好去上学,以后更好的为人民服务”。

    “我再给你拿两个鸡蛋,煮好的。”说着从兜里又拿出两个鸡蛋:“我看你也饿了”,剥好皮塞给我。我想了想,看看手里的鸡蛋,觉得他说的有道理。就没有在为难他。

    我狼吞虎咽的把两个鸡蛋吃了,生怕墙头有人看见,噎的我只翻白眼。

    不过说实话,一次能吃两个鸡蛋,是我人生第一次,特别过瘾!

    也就是从那时候起,我对鸡蛋有了深刻的记忆,以至于后来吃鸡蛋,还心有余悸。

    半个世纪过去了,这件事对我印象深刻。但振银有没有上过学,却记不清了,至今我不清楚他到底上没上过中学。

    “找到振银的电话了吗?”老娘问。

    “找到了,找到了”我赶紧应答。

    电话打通了,对方知道是我,显得很兴奋。

    我开门见山,问振银给老人发放轮椅的事。他说他不再负责此事了。我再三追问,怎么能办成这事,振银支支吾吾地说,要不你来我家,我当面和你说一下。我马上来到棉厂的老家属院的振银家。

    振银夫妇很热情,“老丁你还记得不,婚检的时候你不合格,还是借我的试管送去检查的,哈哈哈哈……”。我和振银寒暄着,一边喝着他的茶。

    寒暄过后,他问我生意怎么样,我如实告诉他,我破产了,欠了很多债。

    他很惊讶,“怪不得你电话换了,这几年找不到你。”又安慰我说:“没事,你那么大本事,,这不算啥”。我尴尬的笑着,心里五味杂陈,七上八下。

    我问他送轮椅的事,他说他会想办法,让我等消息。

    回家一五一十的给老娘汇报了,让她别着急。

    振银电话来了,我赶紧接起来。

    “老丁,你最近忙不忙?”,我赶紧说:“不忙不忙”。

    “我想请你帮个忙”,“啥忙,你说”,“过几天我要讲话,你帮我写个讲话稿行不行,我不会写,这件事对我很重要很重要”。

    “具体什么内容?要讲哪方面的内容,你告诉我我写”。

    “你随便写就行”,我很诧异!随便写?写什么?这也太离谱了吧。

    “我也不知道要讲什么”

    “你都不知道讲什么,让我怎么写?”我很无语。

    “那你明天忙不忙?”

    因为我有求于他,所以赶紧说:“不忙”。

    他缓缓说道:“那你明天能不能和我一起去个地方”。

    看在轮椅的份上,我答应了他。

    说起来,我欠我家老太太的太多了。

    2015年以后的这几年,我给老娘添了很多烦恼和麻烦,本来从外地回来银川,是想陪老爹老娘安度晚年的,没承想,因为做工程垫资,被黑坑一千多万。

    这个社会很现实,你好的时候,所有人都对你好,一旦你落魄了,所有人都躲你远远的。

    曾几何时,我的精神基本垮了,身体状况也急转直下。

    看看自己已年过半百,翻身无望,痛苦至极时两次解脱,因老天有眼,苟且到现在。

    在我最困难的时候,老娘把辛辛苦苦攒下的25万借给了我。

    每每想到这里,愧疚万分,发誓要好好报答她老人家。

    因此,我很期待老王帮我弄一辆轮椅。

    很久没有出过门应酬了。

    一大早,跑去加了20块钱的油,把抵来的破面包,收拾干净。

    “你就开这车”“嗯”

    “你的大福特呢?”

    “没了”。

    老王斜眼看着我,我有些不自在,无奈的笑笑。

    一路上,两人无话,只有导航不停的唠叨着。

    我尽量把车开稳当点,生怕颠着他。毕竟,这是去送领导。

    “一会你在这里等着我”,他叮嘱到。

    “好的,一定一定,您放心”,我赶紧弯下腰,递过去公文包,毕恭毕敬。我努力体会着、模仿着、尽量做的像一个合格的小弟。

    这种感觉我是第一次,虽然可笑,但不知为什么,反而觉得心里挺踏实的。做个卑微的人,原来也挺好。

    散会了。

    各种情绪侵扰着我。看着大家都在努力的工作,而我却如此消沉和落魄。

    想起我女儿曾经说的话:“你就是个理想主义者,一个傻冒,观念陈旧、幼稚,还异想天开,你不倒霉谁倒霉?”。是啊,或许我早已跟不上这个时代了吧。

    很多天过去了,我一直惦记着那辆轮椅,又不好意思给老王打电话,老娘问了两次,我都支支吾吾唐塞过去。每天依旧到西夏公园走步,然后开着面蛋蛋,在大街狩猎拉活儿。

    不管啥活儿,只要给钱我就干,十块八块不嫌多,三块五块不嫌少,每天都为了中了亿元大奖后,如何分配而苦恼。

    “老丁,明天你忙吗?”,老王又来电话了。

    “不忙,没啥事在家呆着”。

    “那你陪我吃个饭吧,有人请我,我行动不方便,你11点来接我吧,反正你也要吃饭”。“好”。看来老王没生我的气。

    来到满城南街的美食街上,进入一家高档的茶餐厅。我很久没有来过这种地方了。

    包间一共4个人,年轻的女士,功成名就的老板,老王和我。互相介绍后,大家相对而坐。看的出来,他们有求于王老师,很是殷勤和热情。

    做为一个马仔,我恪守着标准小弟的原则:

    悻悻的陪着笑脸,殷勤的给大家点烟、倒茶,点着头哈着腰,无比崇拜的仰望着这大家,同时聆听着、附和着,一副没有见过世面的样子。

    这时候,我的脑海里不时出现这句话:人至贱则无敌!

    他们一位是培训学校的女校长,一位是一个养牛的大老板,他们说的很多内容我不太能理解,主要是讨论怎么做活动、搞培训转型发展的事情。他们请王老师入伙、或指点帮忙。

    我感觉我距离他们很远,也没搞太懂他们说的这些。

    回家的路上,我小心的问老王轮椅的事,老王笑笑,慢悠悠的说:“其实没有的事”。

    “那全阿姨不是说,可以领轮椅,你负责的吗?”

    “哈哈哈哈”,老王大笑起来:“我看全阿姨走路不方便,就把我的轮椅送给她,又不想要他的钱,就编了个慌,说是政府送的。到现在,我是真没办法收场了。”

    原来轮椅的事是这样。

    全阿姨有了轮椅后很高兴,逢人就讲政府送轮椅,由振银负责。这个消息就这么在老人们中间传开了,大家纷纷跑去找振银要轮椅。

    由于大多数老人都是厂里退休的叔叔阿姨,振银有些不忍,就想办法到处去找轮椅。轮椅找不到了,就自己掏钱买。

    就这样买了七八个,看我又来找他要轮椅,实在买不起了,他才说了实话。

    老王是个好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