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宋擎天柱 / 第4章 无题

第4章 无题

    “此话当真?”

    听到公子说出这话,李重阳的口气气终于松了。

    身处大宋汴梁,说一句京官遍地走、豪门多如狗一点也不过分。

    此刻,他也看出来了,眼前这公子,长得精致,谈吐不凡,不敢说是当朝权贵子弟,至少也是豪门大户出身。

    有这样身份地位的人顶着,即便真被漕运司的鹰犬逮住了,想必也不会为难了自己。

    再说了,有小厮手上那几十张钱引的巨大诱惑,就算冒一次险,也是值得的。

    毕竟,若真遇上漕运司的巡逻官船,自己大可舍了这破船和他们主仆二人,一个猛子扎进汴河里。

    凭他那娴熟的潜水本领,逃之夭夭岂不太过容易?

    如此这般想着,李重阳心头已有了决定。

    而那公子再次郑重承诺道:“小哥放心,我绝不是那言而无信的小人。只要你渡我入河,一切后果,皆由我负责。”

    见这公子说得如此笃定,李重阳也不好再推辞。

    转过身,望向一直娇娇怯怯站在身后的绿萝,低声道:“娘子,既然这位公子如此说了,那我就勉为其难帮他一次吧。”

    绿萝闻言,脸上显出忧色,想要说些什么。

    李重阳见她仍不放心,将音量降低了几分,附在她耳畔道:“你且在岸上待着,若真个遇着了巡逻的官船,我自有脱身的法子。”

    听到李重阳这般说,绿萝脸上忧色淡去几分。

    郎君自幼生长在汴河上,其水性如何,她还是有底的。

    犹豫了片刻,最终将脑袋埋进胸膛,低低“嗯”了一声。

    看到绿萝这般乖巧模样,李重阳心头说不出的心疼。

    伸手摸了摸她的脑袋,然后转身跃上船头,拿起竹篙,对主仆二人小声道:“这位官人,还请上船吧。”

    两人见李重阳终于同意为他们撑船,脸上同时浮起惊喜神色。

    青衣小厮赶紧扶着自家公子上船,待在船板上立定后,便将厚厚一叠钱引递到李重阳面前,闷声闷气地道:“喏,胆小鬼!”

    李重阳见这小厮这么快便将钱引付给自己,不由暗自摇头。

    这主仆二人看来的确是豪门子弟,没被社会毒打过。

    自己事儿还没给他们办,他们倒先给足了报酬。

    万一自己心存歹念,见钱眼开,拿着钱引跑了,或者把船渡到河心,再设法将他二人推入河中,昧了他们的钱财,他们怕是只有找阎王爷说理去了。

    好在自己行事向来端正,不是发那昧心财的主儿。

    接过钱引,李重阳也没往怀里揣,而是站在船舷,递向绿萝,轻声道:“娘子,快快收好。”

    绿萝伸出纤纤玉手,接过钱引,小心叠好后,才揣进怀里贴身处,然后抬起秀面,对李重阳细声道:“郎君注意着些。”

    李重阳对她展颜一笑,宽慰道:“娘子放心,我去去就回,你在这里等我便是。”

    绿萝也嫣然一笑,重重点头。

    那青衣小厮见李重阳和绿萝如此,不由撇嘴啧舌,催促道:“赶紧撑船吧小哥,再腻歪下去,诗会可就要结束啦。”

    李重阳“嘿嘿”一笑,不再说些什么。

    麻利地将舟上昏暗的油灯吹灭,再把竹篙抵在河堤,缓缓将乌蓬船撑离岸边。

    此刻,汴河上下,热闹非凡,自然没人注意到昏暗处的这点小动静。

    随着小舟离岸,主仆二人也坐在船头,远眺江心。

    这时,青衣小厮才压低声音,侧头对身旁的公子低语道:“帝,郎君,都说那蔡五郎风.流倜傥,文才风.流,乃当朝年轻子弟中一等一的人才,也不知传言是真是假哩。”

    公子闻言,脸色平静地道:“正因为不知真假,所以咱们才要出来亲眼看看哩。他要真个儿是那一等一的人才倒也还好,如若不然——”

    青衣小厮见公子这般说话,微微扭头,朝船尾的李重阳瞥去。

    却见一身麻布短装的李重阳正一边努力撑船,一边小心翼翼地四处张望,根本没空搭理他们。

    见此,青衣小厮放下心来,收回目光,接着公子的话头续道:“嘻嘻,如若不然,宗正寺那些家伙,就有得好果子吃咯。”

    公子见青衣小厮嘻嘻笑着,不由眉毛一挑,瞪着她,佯怒道:“不仅他们有好果子吃,你这家伙到时也少不了挨顿鞭子。哼!”

    青衣小厮闻言,瞬间嘟起小嘴,不悦道:“为什么啊?又不是青儿选的,凭什么打我啊?”

    公子见青衣小厮嘟起嘴巴撒娇,伸手刮了下他的鼻梁,嗔道:“你这小妮,小东西,若不是你,爹爹怎会给宗正寺下旨?我不好过,你还想好受?”

    青衣小厮闻言,只能无奈地朝公子吐了吐舌头,做了个鬼脸。

    二人将声音压得极低,船尾撑篙的李重阳自然听不到他们的交谈内容。

    不过,因为相距不远,即便光线昏暗,也勉强能够看到他们肢体动作。

    见到这主仆二人举手投足如此亲昵,李重阳心头顿时一阵恶寒。

    “难道是两个攻受兼备的主儿?真变态!”

    念及此,李重阳浑身一抖,双臀微紧,再不去看他们。

    只顾一边小心撑船,一边仔细打量周遭动静。

    片刻间,乌蓬小舟已悄没声息地在河面上驶出了三四丈远。

    此刻,江心一艘艘画舫上的人影愈发清晰,此起彼伏的对答之声也能够听到。

    “五哥儿,今夜这汴梁诗会,当以何为题?”

    显然,一番热场乐舞之后,汴梁诗会,马上便要进入正题了。

    蔡鞗听到一名公子问话,将折扇展开,微微扇了两下,才洒然道:“不错,年年岁岁,汴梁诗会都定了题目,为大家圈了吟诗作词的方向。”

    说到这里,语气微顿,四下里瞟了眼,接着话锋一转,另道:“但某却觉得,汴梁之地,何处不充满诗情画意?大宋天下,何物不可以入诗入词?一旦定了诗题,便禁锢了大家的才思,没地少了三分情趣。今夜,我等不妨便以无题为题,各展所长、尽情发挥,但以才情最高、诗意最浓者拔得头筹,众位意下如何?”

    蔡鞗话音落地,周围立马便响起热烈的喝彩之声。

    “好!好一个‘汴梁之地,何处不充满诗情画意?大宋天下,何物不可以入诗入词?’五哥儿说得甚好!”

    “此等高论,普天之下,怕也只有五哥儿能够说出了。单凭你这一番言论,今夜的头筹,便当该你所得了!大伙儿说,是不是啊?”

    “是啊是啊!某早就说啦,五郎之才,我等拍马难及也!”

    “……”

    又是一番听着想吐的阿谀奉承之语,听得远处的李重阳都快呕吐了。

    倒是船头的主仆二人,听完后,脸上却泛起满意之色。

    青衣小厮又转过头,望着公子,小声笑道:“郎君,这蔡五郎果然有些才学哩,单单这一番言语,就显出大大的不凡来。”

    公子闻言,嘴角也噙起一抹淡淡的笑意,微微点了点头,却没有说话。

    倒是李重阳看着江心热闹喧嚣的景象,想起几年后汴梁惨况,以及那蔡鞗夫妇的最终结局,念头转动间,不由摇头轻叹道:“富贵不思进取,国破难耐凄凉;可怜辜负好时光,于国于家无望。唉——”

    他的声音本来不大,但船头的主仆二人因为隔得较近,竟也听得清清楚楚。

    两个白白净净的少年郎听到寒酸至极的小小船夫竟发出这样的言语,蓦地齐齐转头,四道目光一瞬不瞬地打在李重阳的身上。

    只见此刻的李重阳,身躯昂长,脊背挺拔。

    手持长篙稳稳立于船尾,脑袋呈四十五度角仰望星空。

    徐徐河风吹拂下,几缕发丝飘散,短装猎猎作响。

    还有那张黝黑的脸庞上,挂着浓浓的忧愁。

    见到李重阳此情此景,两位白面少年郎好似看怪物一般,定定望着他,目光里满是星星跟问号。

    良久,俊美公子才满面惊奇地道:“小哥儿,你刚刚所吟之作,不知出自哪位大家之手,词中又是何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