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十八章 开发新品

第十八章 开发新品

    回到家,余谷把大姐放在自己的床上,小心地将被子掖好。

    余二嫂忙燃起炭炉,放在床边,又去熬药。

    小心照顾了半日,余大姐才悠悠醒转,意识到自己在余家,余大姐慌忙要起身:“这怎么得了?王家该闹了。”

    “由他们吧。”

    余大姐叹气道:“王喜平日性子虽和善,这孩子也没了,我又回娘家,只怕轻易不会来接我。”说到孩子没了,她的表情也并没有多大波澜,只是眼角默默涌出泪来。

    这十二个时辰她一个人在那房里,先是坐在凳子上,觉得那孩子在身体里闹腾,只是长久生不下来,她自己渐渐没了力气,只能躺在床上,这孩子似乎也渐渐不动了。她恨,恨自己没用,恨王喜没用,恨王喜的妈太无情。随着疼痛她忍不住大哭,可渐渐的哭也没了力气,这恨就好像变成一根刺,深深扎进她的心,她也就哭喊不出声来了。

    她很想这孩子活下来,但她知道,连她自己的性命也难保。只能认命吧,这辈子她的命就是苦,还有什么办法呢?

    余昭震惊了,疯了吧,孩子都被害没了,自己差点没把命搭上,她怎么还想着王家人来接?

    余谷只是叹气,不愿意说什么,怕在姐姐的伤口上撒盐。

    余二嫂坐在床边,握着余大姐的手:“姐,你别担心,只管养自己的身体,以后的事,以后再说。”

    余大姐点了点头,闭上眼,眼泪止不住的流。

    余二嫂把旁边的空屋收拾出来,让余谷带着余昭和余粮睡。自己则在这边屋子照顾大姐。

    余谷摆手:“家里没有多的被子了,这寒冬腊月的,你可怎么熬?还是我在这边照顾姐姐吧,这边至少有炭火,我晚上不睡就是了。明儿再到那屋里睡去。”

    “大姐到底刚刚生产完,你在这不方便。去吧,明儿白天你再替我。”

    余大姐的几个女儿都嫁在本县,听说亲娘出事,都火急火燎地来看了,提了些鸡蛋米面,又是安慰余大姐又是感谢余谷一家。她们都知道自己奶奶为人,嘴上虽不说,心里个个都恨得牙痒痒。只是已经嫁人,也不好再做什么,风风火火的来了又匆匆忙忙地离开了。

    余二嫂和余谷轮流照顾了大姐几天,她脸上总算看着有点血色了,也偶尔能下床走走。刚恢复精神,她就打听王喜家的事,余二嫂就劝她:“嫂子,反正咱家空屋也有。王家那样苛待你,你可别回去了。”

    “那怎么行,我已经嫁过去了。再说王喜对我还不错。”

    余二嫂瞠目结舌,命都搭上了还不错呢。其实余大姐一方面觉得嫁鸡随鸡嫁狗随狗,王喜虽然软弱了些,但比那五大三粗的人称心,对自己也体贴;另一方面,也是担心自己多个人多张嘴,余家本来就穷得响叮当,再多一口人吃饭,日子只会更苦。

    之前买的小鸡已经三个月大了,羽毛长齐了,这会子正满屋子扑腾。

    大姐侧头看着小鸡出神,喃喃道:“真好,活活泼泼的。”

    余二嫂看见小鸡闹腾,却觉得心烦,让余谷赶紧做个鸡笼子出来。

    吃了八副药,余二嫂就坚决不肯再吃了,连说自己已经好全了,不要再浪费东西了。余昭看她实在不肯,就建议家人每天煮点鸡蛋或蒸点坛子肉给她吃。一晃就到了二月下旬,余大嫂已经好多了。

    只是王喜一直没来接她,她心下难免有些寂寞和凄凉。好在余大姐的人生哲理就是认命,命运给她什么,她都伸手接着。既然王家不接她,余家又留她,在余家日子又实在好过在王家,那就留在余家也好。村里人若要指点,就任她们指点吧。

    余昭劝她:“咱家有的是赚钱的办法,多个人只多份利,绝对不怕多张嘴。”

    她本来不信,但余家人都信誓旦旦,她就信了。

    此时天气已经回暖,余家已经借来犁具,细细把地犁过了。为了生意做准备,酵母也已经养了五瓶。

    余昭:“是时候去县城买种子了。”

    县城也不算太远,往镇上方向再走上半个时辰就到了。一家人计划第二天一起出门,余昭跟着爹爹去县城买稻种,余粮陪着嫂子去卖馒头。等买了稻种回来经过镇上,再买其余种子,一起回来。

    第二天要去县城,余昭想开发点新品出来,她已经默默计划了,以后开一个品类齐全的早餐摊子,就由余大姐和余二嫂负责。

    只卖馒头肯定不行,先利用自己掌握发酵技术的优势,多开发些发酵食品吧。卖包子的事上回因为余大嫂被打断了,这几日也没什么灵感,不如先做点别的。

    她就指挥余二嫂先磨一斤细白面,又拿来半斤红糖,把红糖用热水化开,加入白面和入四分之一瓶酵母面团木勺子搅拌均匀,盖好放在炭炉边。

    一切妥当后,余昭拍拍小手:“娘,这下辛苦的来了。”

    余二嫂笑着轻点她的鼻子道:“哪下又不辛苦呢?”

    余昭拿来上回余大嫂女儿给的大米,见都是脱好谷的白白净净的长米,有些心疼,做这个碎米就行。不过家里也没有别的米了,就让余二嫂拿去用水磨好。

    磨好的大米粉加上一点点盐,半斤红糖,加水到成为米糊,不稀也不浓。放进一个带柄的大碗,里头加水,把米糊放进大碗里,一起在炭火上慢慢煮。边煮边不停搅拌,米糊渐渐浓稠起来。立刻小心地把大碗拿开,到一旁仍继续搅拌,直到米糊完全不烫,只有些温温的了,才加入四分之一酵母面团,盖上纱布,搁在炭炉旁边发酵。

    同时一起做了两笼白胖馒头。

    等到晚上再来看时,两个小碗上层都是大大的气孔了。

    余昭就又指挥余二嫂就拿来一堆小碗,给碗里涂上一层猪油,把发好的米糊面糊分别倒进碗里,碗里不要倒满,免得蒸的时候溢出来,数了数一共十四碗。余昭翻出之前大姑姑剩的药,挑了一碗米糊一碗面糊,往里各加一粒红枣几粒枸杞。又把新做的大蒸笼拿出来,把这些小碗一个一个放进蒸笼里,一层专门放米糕,一层专门放面糕。也把馒头放上。烧一锅滚水,把蒸笼搁上去。

    “大概一炷香的时间就好了,不过中间尽量不要打开蒸笼盖儿。”

    等蒸好出来,余家人都充满了期待。上回的白胖馒头这么好吃,这回肯定也不错。

    小碗一碗碗端出来,余昭往蒸笼上铺上了干净纱布,用筷子把碗里蒸好的米糊面糊倒出来。

    只见一个个小山包似的淡黄色团团就这么骨碌碌地落在纱布上,余家人都看呆了。

    余昭指着两个有红枣枸杞的道:“这是我孝敬干妈的,你们常常别的吧,吃剩的拿去卖。”

    余粮首先拿了一个面发糕给余大姐,一口咬下去,暄软蓬松,又因为放了不少糖,软绵绵甜滋滋的,好像咬了一团甜甜的棉花。余大姐心一下就融化了,莞尔道:“这世上还有这样的东西呢!余昭果真好本事。”说着递给身边巴巴望着的余粮。

    余昭忙献宝似的拿了一个米发糕给余大姐,余大姐笑着接过,轻轻咬一口,这回的却不同,这米糕表面看着像一个小蜂巢,吃着糯糯的稍微有些韧性,清爽弹牙。还有点特别的酸味混在甜味中,却把那甜味衬地更加清新。

    余家人轮流尝了一遍,啧啧称奇。

    “这东西可真是神仙才会做的了。它可有名字?”

    “发糕。东西是发面做的,就叫发糕。米的就叫米发糕,面的就叫面发糕吧。”余昭回答。

    “这名字好,吉利!”余谷赞叹道。

    “这一笼7个,成本大约20文,做这东西原本不比白胖馒头难多少,只是红糖多费些成本,加上口感更新奇,卖五文一个吧。今天是试做,将来一笼可放十五个左右,我准备下回先卖两笼。若按这算法,两笼就可赚410文。”

    “竟比肉饼只差两三文。”余大姐惊讶“好是好吃,只是这么贵,能卖掉吗?”

    余昭也觉得,五文的吃食不算便宜,先试试水吧。就提议先做试吃,把每种发糕切成很多小块,客人尝了若好就会买的。

    这样商定后,一家人就睡了。余大姐一个人睡,余家四个人挤一床被子睡,顾得了这头顾不了那头,好在天气已经暖和了许多,才不至于染了风寒。

    余二嫂暗暗发愿,有钱了多买几床好被褥。

    ¥余家余额:一两三钱八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