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二十八章 开业准备

第二十八章 开业准备

    县里人本就多,附近各镇子的人都常来做买卖,流量还是不错的。

    可食肆酒楼也不少,既然要做生意,就要做得独特些才好。像之前这样买些馒头发糕显然不够的,种类需多些。人家有的,我们也可以有,人家没有的,我们当然更要有。

    现在也不必都齐全,只是加些种类,除了早餐面点,中餐晚餐也得安排上。价格不能太贵,五文到二十文。

    看看大家的口味,再继续调整菜单。

    县里的房子余大姐先过去收拾,看看要置办什么,余昭和二嫂在家做些准备。

    这半个月下来,家里也存了近百个鸭蛋,余昭决定先用一半做咸鸭蛋,另一半再做松花蛋。

    于是先把鸭蛋外壳一一洗净了,等晾干了,又一个一个的放进白酒里滚一遍。拿来一个坛子,烧了滚水烫洗过,把泡过酒的鸭蛋小心码进去。

    另烧了一小锅水,往里倒入一大罐盐,水开后,停火,加入一撮花椒八角,用余热把水煮成淡淡的黄色。

    等卤水凉透了,倒到坛子里,让卤水盖过蛋。再加入一些烈酒,把坛子填满,再小心盖好。

    等余二嫂做好这些,余昭教她过十四天就把蛋翻动一次,再过十四天就可以吃了。若没吃完,每十四天再翻动一次就可以了。

    做完咸鸭蛋,下一步就是做松花蛋了。

    将少许柏枝、竹叶、茴香、花椒、茶叶以及陈皮放在铁锅中,加水煮沸,煮好的水倒入放有食盐、生石灰的坛子内。另用草木灰和泥巴加少许水和在一起,把鸭蛋用泥巴包裹均匀,再用稻糠滚一圈,然后装坛封存,三月有余才成。

    用这个法子,每半个月就做一批新的。先在店里售卖,将来要是卖得好,也可以考虑零卖。

    松花蛋也好,咸鸭蛋也好,一时都不能制成。

    余昭又打起油条的主意。高义镇此时已有一种类似现代油条的面点,只是没有发面,其风味尝起来也大不相同。一般是寒食节时吃的,细长酥脆的炸物,名为撒子。即使并不是寒食节,也有人当做零嘴吃,很是受欢迎。

    既然撒子畅销,油条想必也能和大家的口味。可惜没有泡打粉,也没有小苏打,现代常见的法子是用不了了,只能直接发面试试看。

    于是按馒头的法子发了面,加了少许糖盐。

    把面团分成一小份一小份后,用手掌压扁,再切成条。两根面条交叠在一起,用筷子在中间用力一压,两份小面团合二为一,油条坯子就处理好了。

    待要下锅炸时,才发现家里并没有那么多油。于是赶忙去油坊打了一大壶,回来烧热了油锅。

    油锅烧到七成热时,下了两根油条坯子,入锅炸制,怕烧焦了,就嘱咐余二嫂不停翻动。那油条坯子下了锅,哗啦一下就膨大起来,竟有坯子的三倍大了。

    炸至金黄时,余昭忙叫娘亲快些捞起来。

    捞起时色泽正好,等凉些,油条却已经有些发乌,想是炸过头了。

    余昭尝了一口,嚼劲十足,酥脆不够。想来是面发的还不够,于是给剩下的油条坯盖上纱布,继续醒发了一炷香的时间。

    再下了一根油条坯子,这根不敢久炸,等稍稍呈现金黄色就拿出。

    口感倒是好些了,没那么难嚼,但还有些硬。且火候又不够,吃来油腻,且面似乎有些生。

    只好又略微醒发了会,余二嫂又前后炸制了几回,油炸食品需要用不少油,她从没试过,所以也是边做边试。做的油条坯子都炸的差不多了,才略微摸出点门道。

    余二嫂感叹道:“这油条真真适合开店卖,寻常人家家里吃不到的,做一回竟用上这许多油,哪里舍得。”

    余昭:“做时还得留一分火。别人要来吃时,还得把炸好的油条再稍稍复炸,否则冷油条又油腻又硬,不好吃的。”

    接下来几天,余二嫂又发狠练习了几天油条,才做得金黄酥脆,蓬松可口了。

    这可苦了余家人,一开始有油条吃都是欢天喜地,狂吃了几天以后,口舌生疮,看见油条就皱眉,再也吃不了了。

    余二嫂就给乡亲们一屋送了些去,除了没送王喜家,王喜的娘见她路过,就大声骂街。

    “好个娼妇,拐了人家家的媳妇去!”

    余二嫂没理他,径直走了。大家吃了,都是赞叹:好吃好吃!余二嫂你好巧的心思,余二姐你好巧的手艺。

    油条既成了,接下来就是油饼了。

    倒没什么难的,往面团里加些小葱就是葱油饼,往里加些盐水泡过的黄豆就是黄豆饼。

    葱和黄豆价钱都贱,只是更添些香气。油条油饼因为是发面,炸制后更大,一根面粉用得甚少,故油条卖三文,油饼卖四文也就罢了。

    余家余额:负四十五两四十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