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六十五章 关店

第六十五章 关店

    办学堂的事在经历这番风波后终于尘埃落定。村里大大小小的孩子,不论男孩女孩都说好了要来。

    见这事差不多了,余昭就让余粮陪着回了一趟余记食铺。余谷的烧已退了,只是身子虚弱,精神倒还好。

    余昭见了心里也松了些,便叫来狗蛋,她吩咐过狗蛋有空就去那姓杜的那儿看看。

    狗蛋听她问起,直摇头:“那地方我隔天去一次,可没听见过里面有动静,就跟没住过人似的。”

    余昭叹气。

    狗蛋接着道:“我还爬树上远远地看了,那院里除了野猫叫声什么也没有,杂草都长得三尺高了。”

    余昭心想,这倒是夸张了,就是长了点杂草,哪能一下长三尺高。

    于是租了驴车去赵大娘那儿。赵大娘见了她们,表情并不大好。

    余昭问起朱翠姑娘的事可有进展。

    赵大娘微微点头:“只是这事牵连众多,将来再说吧。”

    余昭忙追问:“那朱翠姑娘呢?”

    赵大娘迟疑了一会儿:“这事也不急,将来有机会必救她回来。”

    余昭听大婶婶说那地下关了不少人,她虽总想着去救,那么多人深受折磨,按平常小说的走向当然是立刻去救了。可不知道深浅,她不敢贸然行动。死过一次的人,当然更珍惜生命,毕竟谁能保证还能重生一次呢?命没了可就什么都没了,她并没有为了当英雄置自己的小命不顾的勇气。但朱翠姑娘不一样,她们这么些日子同吃同住的,早有了感情。

    赵大娘见她一脸的心事,微微笑着摸了摸她的额发。

    “你是个聪明孩子,又做了这么久生意,利害得失,相信你会懂的。”

    余昭不禁一滞,听说朱翠姑娘从还是个小姑娘时就伺候赵大娘左右。她原以为赵大娘是个敢爱敢恨的热心肠,没想到心这么冷,把人命当成交易。

    没等她开口,赵大娘又叹气:“朱翠是个好孩子,我要有法子,肯定救她。不过你不要担心,她性命无忧,来日方长,总有机会的。”

    余昭这下才理解了赵大娘,她并不是把人当做物品或者弃子,只是权衡后只能选择等待机会。这和她并没有冲进去救地牢里的其他人一样。还是因为自己的力量太弱小了,不得不放弃。于是她沉默着点点头。

    赵大娘又说:“西湖楼这阵子的经营,你都没空管吧?”

    余昭不知道她要说什么,只叹息着摇摇头。

    赵大娘:“这西湖楼之前亏了你这鬼灵精也赚了不少了,可你家这情况,朱翠又不在。这阵子没个靠谱的人能管着店里,生意有些不好,赊账的人比付钱的人还多,店里开支又大,我想着把店盘出去算了。你看怎么样?”

    余昭心疼自己和朱翠姑娘的苦心经营,好容易把西湖楼做大了。到了县里谁说上最好的酒楼,总会有人提西湖楼。所以沉吟着没有回答。

    赵大娘看出她不愿意,就劝她:“见好就收吧,这也不算白干,咱们学了不少经验。”

    余昭:“我还是不舍得。”

    “这做生意,就图一个利字,咱不是唯利是图,但求有利可图。你的精力有限,要有取舍。”

    “嗯。”

    见余昭同意,赵大娘脸上露出笑来:“留得青山在,不怕没柴烧。将来咱们开更好更大的。”

    另又风风火火地进了屋,拿了两张一百两的银票给余昭:“你这阵子事情多,卖店的事你也没空管,干娘先给你二百两,这事你就别操心了。”

    余昭忙摆手拒绝:“不用了,不用了。这店开起来我家也就出个人,得了不少钱了,已经够了。”

    赵大娘就是满意余昭这点,每天想着法子花式赚钱,但并不贪财。

    她笑盈盈地把银票塞进余昭怀里:“收好了,娘给你的,不要见外。”

    两人推让了好一会,余昭见赵大娘是真心想给她,就郑重道谢收下了。一方面不忍拂了她的意,一方面收这么大一笔钱到底是有点开心的。

    因为之前踏春惹出来的祸端,娘俩已经好久没有开心和乐地说会子话了,现在心情虽然还有些沉重,但因为今天天气还不错,两人在院子里走走散步,心里倒舒展了不少。

    余昭得了二百两银子,又回了县里,她早盘算好了要买一匹马,不然每回出行还得去车行。有了自己的马以后不仅方便,骑着高头大马出行也圆了她的侠客梦。

    于是她一到了县里就赶紧赶紧牵着余粮去打听,原来现在已有几十年无战事,马匹交易也自由。高义县每逢月十五有马市。刚好就在几天后。

    余昭就把想买马的事跟家里人说了,她想着余谷抠门,大概不会赞成,没想到余谷听了却挺高兴。大概是他也觉得家里有马挺威风的,毕竟村长家都只有一匹瘦马,其余进进出出都是骑驴。

    余二嫂听了却不大赞成:“这马一日都得多少钱粮草呢?咱们来往不过几里地几步路的,用走的就行。”

    余谷想到粮草钱,意外地没打退堂鼓。“家里种不少喂鸡用的草,苜蓿啥的匀些给马就是了。”

    余大姐也赞成:“挣钱是干啥的,人活一世可不能光遭罪了。”

    余昭算是看出来了,她俩自从经历劫难以后,都大方了不少。余二嫂见她二人都赞成,张了张嘴到底没再说什么。

    余昭见几人情绪都不错,顺势又说了准备关店的事。

    几人相视一眼,余谷先开口打破了沉默:“西湖楼倒给咱家挣了不少钱了,这会子不开了,有些可惜的。”

    家人纷纷附和。

    余二嫂:“那啤酒倒是好喝,以后咱自己酿点吧。”

    余粮:“不开了也好,省的人家老说我家的生意不正经。”

    余谷疑惑:“不正经?”

    于是余粮把从建学堂引起的风波一五一十略带添油加醋地说了一遍,一家人又七嘴八舌议论了一番,家里的气氛也活泼多了。

    余二嫂说起请了大夫来看余谷,大夫说如今已无大碍了,只需温补静养就可。

    ¥余家余额:十二两金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