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农家女种田致富忙 / 第六十四章 孵蛋

第六十四章 孵蛋

    这一来二去的,就到了初秋了,天气还炎热着,天却暗得早了。先前买回来的小鸡小鸭也长成了大鸡大鸭。

    余昭在等待小鸡长大的时间里早就安排好制作孵蛋的容器了。

    她找来村里的钟木匠,定了五个有夹层的大木仓,上面有个三折的盖子,盖子上方开一个圆孔,用来放温度计。木仓外层上方有灌水的口子,下方有出水的口子。整个木仓都需要刷上桐油,必须防水。

    钟木匠听说要求,道:“若要防水,这夏天桐油干得快,我估计不出两月就可完成。”

    “怎么要这么久?”

    “别的不说,最费时费力的就是刷桐油了。这桐油呀,自是防水,可若刷厚了,里面的油三两年都不能干。”

    “原来如此,好在我提前定做了。”余昭也为自己的先见之明感到一丝小骄傲。

    既然还要这么长的时间,余昭就派人搭了间小房子用来作孵蛋房,这房子需要格外注重保暖,因而位置就选在养鸡场的中间,四周零星有些鸡舍之类的建筑,能遮挡些风雨。另外,整个房子由石头砌成,没有窗户,用黄泥细细填好缝,还在墙上铺满茅草,以求加强保暖。

    女工不解:“怎么做得这样密不透风的。”

    余昭:“这蛋在孵化之时万万受不得一点凉,见不得风。”

    女工哈哈大笑:“这可不就是坐月子?”

    想着余昭不懂,又补充道:“坐月子就是说女人生完孩子……哎,说了你也不明白,等你长大了自然就知道了。”

    这钟木匠是鸡场女工的丈夫,听说是用来作孵蛋仓的,加之五个木仓价值三十两,自然格外卖力。先用生桐油和上麻刀白灰,填在木缝里。麻刀白灰是用麻绳剁碎,和了熟石灰做成的,由于其中的纤维,能起到防止开裂的作用。

    见余昭来看,他得意道:“咱们这往东不到一百里便是海,我爹爹原来在造船厂待过。你们找其他木匠恐怕断不能懂得这个,他们做的迟早要漏水的。”

    余昭对他竖起大拇指:“还得是你。”

    得到赞扬的木匠也更卖力,木板反反复复刷了生桐油。等生桐油干透了,才组装起来。有榫接的地方都涂上桐油和麻刀白灰。

    等都完成了,木匠便叫人往里灌水。果然是严丝合缝滴水不漏。

    余昭拍手:“钟大叔,我原先就常听人说你手艺好,果然是名不虚传。这竟一滴水也没漏。”

    钟木匠:“旁的倒没甚,只是这出水的口子要格外小心,我加了羊毛毡子,否则定要漏水的,这若是破损了,还需及时补上。”

    余昭点头记下。

    许是张文虎在饲料上调整的好。这些鸡也不过三个多月大,竟就开始下蛋了。

    至于那只最雄赳赳的公鸡,踩蛋的事都由它一手包办,其他的公鸡连靠近母鸡一点都要被它打得头破血流。余昭不由想起鸡和恐龙DNA最相近的事,这只鸡恐怕是霸王龙后代。

    就连去取母鸡下的蛋,都要避着它,若不小心被他瞧见了,直接就往人身上啄。即使大喊大叫吓唬它,它也一点都不杵。可打又打不着,只见它矫健地飞起,尖尖的喙狠狠地便砸向人身上,便是高高壮壮的余虎,若惹恼了它也只有逃跑的份。

    好容易取了蛋来,余昭先请余虎做了照蛋的小匣子。这匣子前侧木板可以活动。为了不透光,里外都漆上黑漆,在上方和一侧各开了个小孔。这样在阳光下就可以看见蛋里的情况了。

    余昭其实并不知道成功受精的蛋是怎么样的,只好试着对比有没有不同的鸡蛋。

    余虎看余昭一直在小匣子里瞧蛋,不禁奇怪:“你这是做什么?”

    余昭:“我看这蛋能不能孵出小鸡来。”

    余虎:“这怎么看?”

    余昭:“这……我也不知道。”

    她使劲瞧着,眼睛看东西都重影了也没看出什么来。

    她找来凌霄,这孩子跟植物动物似乎有些特别的互动。她边比划便问:“你可看得出哪只蛋里头有小鸡宝宝?”

    凌霄看着余昭两手放在身后扮演小鸡宝宝,不由得噗嗤一笑。

    余昭见她不理解,又把照蛋箱拿给凌霄看。

    凌霄往里看了看,又换了好几枚鸡蛋。看了好一会儿,突然恍然大悟地对自己点头,又对余昭露出灿烂的笑容,一一照过后,挑了三枚出来。

    余昭:“这仨是有宝宝的还是没有宝宝的。”

    凌霄对着那另外几十个蛋用手臂做了个半抱的样子,学余昭比划了小鸡的样子。

    余昭一整个喜出望外:“这么多都是有小鸡宝宝的?你怎么看出来的。”

    凌霄比划来比划去,余昭都没明白,于是拍拍她的头:“算啦,算啦,你会看就行了。”

    她对凌霄的判断还是很信任的。如果凌霄说的准确,那鸡蛋的受精率就挺高了,嗯,挺好。

    既然都受精了,是时候开始孵蛋了。对于孵蛋,余昭早就期待良久了,她虽然不喜欢阳朝人非得生儿子的封建思想,可对于孕育新生命这件事却充满了期待。

    她招呼一个女工道:“请去烧一锅水来,需摸着有些许烫,但又不至于下不了手。”

    又对另一个说:“去把我准备好的稻谷干草取半仓多来,也放进大锅里炒热,需炒得透透的,不可这里冷那里热的。炒好之后便倒在这木仓里。”

    估摸着得要一会呢,余昭便下山去拿了温度计来。

    她把温度计放在阳光下,等里面的水微微发烫时比着水面用笔画上一条线。为了确认,她又把温度计抱在怀里,这么大的温度计虽然测不准体温,但也可得个大概。

    果然这体温的比先前的线略低些,想着大概是准的,就插进木仓里。

    “你们来看,等这管子里的水面落到这根线,你们就把要孵的蛋小心放进去。这根管儿是看温度的,若冷了,水面便会下降,若热了,水面便会上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