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网游竞技 / 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 / 第29章 拒绝阿森纳的求爱

第29章 拒绝阿森纳的求爱

    “我拒绝了阿森纳,也无意执教英格兰其它球队,无论是传统豪门还是新锐势力都不是我的目标,我只愿意接手曼联。”

    ——弗格森

    弗格森与曼联管理层的谈判迅速敲定,有阿特金森下课的消息在前,媒体们也一早被曼联管理层发出通稿,弗格森火线上任的消息就这样成为了事实。

    很多媒体开始回过味来,开始挑刺说这个签约并不合适。英格兰媒体认为曼联这样的俱乐部并不是阿伯丁能够比拟的,他们很多人都看不起弗格森,认为曼联应该选择名头更响亮的名帅。好事的媒体列出了一堆当时赋闲在家的所谓名帅,用来质疑曼联的仓促举事。

    媒体的意见迅速让球迷感到惶恐,他们对曼联董事会的决定深感疑虑。在球迷眼里,英格兰足球自有独特之处,苏格兰很多名帅前来试水都没有能够取得成功,像弗格森这种没有豪门履历的苏格兰人怎么可能成功?

    一些曼联死忠粉最早时并不接受弗格森,因为弗格森和曼联毫无关系,他既没有在球员时代效力过曼联,也没有在曼联教练团队中效力过,甚至都没有任何其他英格兰联赛俱乐部执教的履历。当地球迷们很难相信这个外来的和尚会念经,毕竟当时的英格兰足坛还是非常守旧的。

    一些曼联球迷拿弗格森和斯坦、香克利来对比,这样一来就会产生巨大的认知差异。毕竟无论如何弗格森也的确无法与斯坦或者香克利这些名帅相提并论,他其实还是英格兰足坛的一个新人而已。一些对俱乐部前景深感悲哀的球迷说:“曼联现在无路可去,阿特金森的执教无法振兴这支老迈的球队,只能尝试一下外来的信差,看看有没有奇迹发生。”

    在上世纪80年代之前,英格兰足坛一直都非常骄傲,球迷们更是如此。国家队主帅必须出自本国,俱乐部主帅也应该从本国遴选,这就是本土派的逻辑。不说豪门如曼联,即使一个普通球队也不应该选个其他国家或者出身其它联赛的主帅。

    很多曼联球迷总以为阿伯丁这样的球队是小联赛中的小鱼小虾,他们可不管当时的阿伯丁蒸蒸日上,征战欧洲也威风凛凛,完全不是曼联的成绩能够比拟的。他们看见曼联苦苦挣扎,甚至可能堕落降级深渊也是心急如焚,但在俱乐部炒掉阿特金森之后,希望来的是一个真正的大神。有些极端本土派甚至会认为即使曼联降级,球队也不应该请个外人来执教。

    “足球起源于英格兰,怎么可能容忍一个外人对我们指手画脚?荣获过欧冠冠军的曼联,怎么可能接受一个‘野蛮人’在执教?!”

    曼联球迷人数众多,本土派并不是大多数。大多数曼联球迷是在忐忑之中得知弗格森上任的消息,心底有疑虑之余也还是抱有希望的。他们明白连阿特金森的资历尚且不能扭转局面,临时救火也不好找什么名帅,换其他英格兰主帅估计也是白搭,按照董事会决定寻找一个新锐的主帅来试试可能还有一点机会。

    与其活马医成死马,还不如请个“外来的和尚”试试。

    玄学之外,英伦三岛环目四顾,当时最耀眼、声誉飙升最快的也就是弗格森了。弗格森在阿伯丁的8年,拿到的冠军比很多主帅一辈子拿的都要多,这种资历可不是哪个主帅能够拥有的。弗格森将阿伯丁带成了一个新晋豪门,在欧洲足坛也打响了名头,这个成绩可是非常有说服力的。

    阿伯丁尚且能够成为撼动霸主成为联赛冠军,曼联当然可重新崛起。而无论查尔顿还是巴斯比,或者是曼联技术团队,他们也都非常认可弗格森的能力,认为这个家伙“很厉害”,“很有料”。

    爱德华兹后来曾经大言不惭说过,“我们研究过弗格森好多年,弗格森在苏格兰联赛获得成功,对胜利的追求充满了热情,他具有扭转乾坤的神奇能力。我们坚信他会改变一切,因此邀请弗格森绝不是临时抱佛脚。”

    曼联曾经最大股东马尼埃在和弗格森闹翻后,是这么告诉媒体的:“弗格森当时远称不上名帅,他还没有那个地位。他和曼联没有任何关系,就是一个外人。俱乐部选择弗格森纯粹瞎猫碰上死老鼠,他们就是在赌,在一大堆教练资料里面凑巧拿了弗格森的那份。弗格森就是一个临时工,俱乐部让他接手只是试试避免了教鞭空悬的尴尬。弗格森真厉害的话,就不需要六年才拿冠军,也不需要花费曼联那么多钱。我认为弗格森就是撞上了狗屎运,他不是什么名帅。”

    双方的说辞完全不一样,但这一切并不影响最后的结果。

    曼联时任董事埃德尔森在多年之后说:“我记得当时形势危急,我们宣布炒掉阿特金森之后,大家都有点不知如何是好。说真的,没有人想到球队竟然踢成这个垃圾样,我们在11月之前根本没想过要换帅。所以临时换帅也是乱糟糟的,大家好像无法可想,也无人可用。说实话我当时差点都建议让查尔顿来执掌球队了,毕竟他有威信是不是?”

    曼联另外一个董事沃特金斯说:“有人提议维纳布尔斯,他当然有竞争力,身份和战绩都符合曼联的要求,但就是时间和条件上不可能。我们紧急联系过维纳布尔斯,甚至派出代表在巴塞罗那和维纳布尔斯会面,可惜维纳布尔斯对执教曼联并没有兴趣。”

    格拉汉姆?克劳夫?罗布森?这些名帅都没有进入过曼联董事会的海选名单。

    爱德华兹说,“维纳布尔斯并不是我们的首选,只是后备。我们很早就和弗格森发生联系,我们从阿伯丁买来了他们的明星球员戈登-斯特拉坎,当时我们和弗格森有过会谈。弗格森充满了朝气和信心,极富魅力,思维敏捷,我们都很喜欢他。”

    斯特拉坎来到曼联之后依然和弗格森保持联系,但他向曼联董事会介绍的弗格森非常不凡。斯特拉坎介绍中的夸张言辞引发的不是恐惧,反倒是兴趣。爱德华兹对弗格森在管理上的印象非常深刻,他们认同弗格森的强硬手腕才是曼联最紧缺的。

    查尔顿则回忆了和弗格森的交往:“曼联引进斯特拉坎时,我亲自去阿伯丁和弗格森交涉。他当时邀请我观摩了球队的训练和比赛,这让我更加具体和深入地认识弗格森,他绝对是一个高水平的教练。”

    查尔顿说:“弗格森不同于这个时代的任何一个教练,他比较像那种硬汉型的主帅,可能有点像森林队的传奇克劳夫?或者香克利?他在球员中拥有绝对权威,但又能够照顾到每一个人。他得到了俱乐部上下一致的热爱,这异乎寻常。”

    签约弗格森其实并不容易,阿伯丁队正是起势阶段,队伍建设非常有朝气,球队成绩也不是曼联能够相比的。曼联其实不知道弗格森是否愿意加盟。如果不愿意,开出高价去阿伯丁强挖是不可能成功的,那只能是个笑话。

    埃德尔森澄清了曼联用巨额薪水引诱弗格森的说法:“我们开始和弗格森讨论到具体待遇时才发现,他在阿伯丁的工资比我们能给的还要高一些,这令我们十分尴尬。我们认为这不是什么障碍,迅速调整了报价,保证曼联会用足够的诚意匹配他的合同。”

    对于弗格森来说,这个选择其实有点不可思议。他在夏天拒绝了不少英格兰俱乐部,甚至拒绝了伦敦的强队阿森纳。到了11月这个时点,联赛赛季已经开始,阿伯丁队有机会冲击双冠王,这时候接手陌生的球队,而且球队还深陷困境,这实在是难以想象的挑战。

    要知道,弗格森还拒绝阿森纳的邀约。

    如果为了职场升级,可能阿森纳比曼联更容易成功。阿森纳在80年代也正处于等待起飞的阶段,阵中球员锐气十足,非常像弗格森刚刚加盟时的阿伯丁。如果只是考虑薪水,也是阿森纳给的更多,曼联和阿伯丁的薪水远远不如伦敦的巨头。

    弗格森有个终身挚友查理-尼古拉斯,他是阿森纳球迷。尼古拉斯后来透露了一个秘密,“我一直和弗格森保持紧密联系,几乎每天都会通电话。当弗格森告诉我他将担任曼联主教练那个瞬间,我深受打击。我一直以为他要执教的是阿森纳,我的阿森纳,因为一直都是阿森纳开出的条件更好。弗格森是我的好朋友,我们两个几乎无话不谈,但他迅速敲定曼联的工作时避开我的,这令我特别伤心。当他还在苏格兰国家队时阿森纳就邀请他去执教,他告诉我还在考虑,并且要求我保守秘密。”

    查理-尼古拉斯充满喜悦,满怀期待地等待弗格森执教阿森纳,但后来他失望了。尼古拉斯说:“弗格森告诉我要去执教曼联时,我心想,‘好吧,你这个混蛋!’”

    当年效力阿伯丁并且是苏格兰国家队的门将莱顿,也知道弗格森差点就去了阿森纳。多年以后在BBC第五电台接受记者马克-查普曼采访时,莱顿表示兵工厂给弗格森开出了报价与合同。当时是在1986年苏格兰联赛结束时,枪手就找到了弗格森,希望他能担任主帅。弗格森那时候因为斯坦的突然逝世而临时执掌苏格兰国家队,他无法立即辞去国家队主帅职位。面对阿森纳的邀请,他希望在墨西哥世界杯后再做决定。

    “弗格森得到了一个巨额的合同,来自英格兰豪门阿森纳,”莱顿说,“乔治-格拉汉姆将出任他的助教,兵工厂的董事会打算建立一个强大的教练团队,带领球队向联赛冠军发起冲击。弗格森希望等到世界杯结束后再宣布,但阿森纳希望弗格森马上决定。双方就此发生了分歧,弗格森拒绝了他们。最后格拉汉姆得到了那份工作,而弗格森则来到了曼联。”

    弗格森为什么会拒绝阿森纳呢?

    弗格森自己说:“我并没有想好该如何决定,我对斯坦有着需要完成的承诺。那时候我对执教阿森纳没有办法立即答复,我也没有办法在没见过阿森纳管理层之前就决定。阿森纳的确向我提出邀请,我也见到了他们的团队,但也就此而已。我们并没有进展到谈判的地步,他们也没有和阿伯丁进行任何协商。”

    弗格森拒绝了阿森纳,他也因为不同的理由拒绝了狼队和热刺,前者是因为对俱乐部前景毫无规划,热刺则因为管理层的思维与弗格森完全不在一个频道,完全没有共同语言。

    弗格森决定临时接掌曼联,是他的性格本身就有冒险精神和挑战精神,他愿意为曼联而冒险,也坚信自己能够挑战英格兰足坛的秩序,取得新的成功。

    曼联这个球队与弗格森的出生和经历有着共同的背景,曼联的历史引发了弗格森政治立场的共鸣。不仅如此,曼联的特质与弗格森本人的性格特点也完全相符,那种奋斗不息、拼搏不止的传统也是弗格森本人所认同并坚持的。在弗格森的感觉里,曼联这支球队的性格特质和他血脉共振,让他感受到了曼联远古传统的召唤。

    弗格森就这样勇敢地放弃了苏格兰足坛的前途,放弃了可以轻松延续的成功,也放弃了执教首都伦敦豪门俱乐部的机会,他充满自信地来到了曼联,决心在这里从零起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