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网游竞技 / 曼联王朝:弗格森制造 / 第57章 国家德比的前尘往事

第57章 国家德比的前尘往事

    “曼联对利物浦的双红会,一直都是英格兰足球最焦点的比赛。这就是英格兰国家德比,两个王者的对决,英格兰最火爆的战斗,也是最高水平的对垒。这是肌肉与肌肉的对碰,是骨头与骨头的厮杀,是意志与意志的较量;这是肾上腺飙升,这是热血喷流,也是烈焰燃烧;两支最受瞩目的球队,为了胜利和荣誉而殊死搏杀。”

    ——题记

    客场挑战利物浦,弗格森深知这是他面临的最大任务。这场比赛尽管对联赛格局没有什么影响,但弗格森知道胜利的意义重大。

    对于曼联球迷来说,弗格森如何指挥球队踢这一场双红会,最终胜负如何,场面和过程怎么样,也是他们是否认可这位新主帅的关键。曼联球迷可以接受失败,可以接受堂堂正正的输球,但他们更希望曼联能赢,能够击败气焰嚣张的死敌,击败这个当时不可一世的对手。

    曼联VS利物浦!

    光听这两个名字就会让球迷情绪激动,而当他们一旦遭遇,那就是必然的火花四溅,必然的惊天动地。每次这两个名字放在一起,两队球迷就总会有一种血脉贲张的感觉!他们之间每一次的对决,都是一场足坛盛事,一场媒体的狂欢,一场全世界球迷兴奋的热点。因为,这是真正的双红会,英格兰国家德比。

    这是真正的德比之战,凌驾于一切死敌之间的对决。这个双红会的重大意义,在世界足坛也是最富盛名的。历史的深仇,现实的矛盾,面对面的冲突,这是每一次两队比赛必然爆发冲突的根本原因。火爆的场面、经典的战术、激烈的对抗、胜负的决出……在双方仇恨拉满的环境下,在球迷们的对抗与冲突之中,往往会交织出血色磅礴的激情。

    为什么说曼联对利物浦才算是真正的国家德比?

    在英格兰足球的漫长历史里,曼联和利物浦是真正的两个老大。尽管没有像苏超的老伙计或者西甲的皇马巴萨那样几乎垄断了联赛冠军,但这两家俱乐部依然是所有俱乐部中最成功的。无论是荣誉奖杯,还是历史底蕴,或者球迷数量与口碑,他们都一直是英伦三岛足球领域的绝对翘楚,欧洲足坛长盛不衰的两大豪门。

    在漫长的时光巨流里,这两家俱乐部都在不同时段攀上巅峰,领袖群雄。某种程度来说,100多年的英格兰足球历史,他们的竞争才是波澜壮阔的主线焦点。两个红色球队都建立过王朝统治,你有19次夺冠,我也有18次问鼎;你有3次欧洲冠军杯登顶,我则是6次欧冠称雄……你有“梦剧场老特拉福德”,我有“圣殿安菲尔德”;你有1999年的神奇逆转,我也有不可思议的2005大反转夺冠;你有足球教父巴斯比,我有高山仰止香克利;你有“慕尼黑空难”后凤凰涅槃,我有两大惨案的冤魂等到安息与悼念;你有乔治-贝斯特、查尔顿、坎通纳、贝克汉姆,我有伊安-拉什、达格利什、基冈、杰拉德;你有92黄金一代,我也有靴室传统……

    这两家英格兰最顶尖的俱乐部一直尖锐对立,彼此仇恨炽烈如火,不会放弃任何打击对手的机会。他们总是把彼此当成最大的敌人,最强的对手,总是希望把对方踩在脚下,恶狠狠地教训奚落。

    两家俱乐部不死不休的深重仇恨,到底从何而来?

    答案是从历史而来,来自球队所在城市之间的竞争,来自于历史上的激烈拼杀,你死我活。

    曼联队所在的曼彻斯特市,利物浦队所在的利物浦市,都是英国北方的重要城市,相距仅有40公里左右。两个城市在不同的时间开始建立城市,各自在不同的际遇中发展,一开始并没有什么冲突。进入20世纪以后两个城市才开始形成利益的对立,矛盾自然也就因为经济而起。历史上利物浦就是英国最有名的港口之一,港口贸易很长时间都非常繁荣,经济也一直都比较发达。英国工业革命使得利物浦遇到最好的时机,作为北部最重要的港口,他们掌控了帝国的工业产品和各殖民地原料的进出之路,迅速发展为重要的经济中心。而曼彻斯特在工业革命时期培育和壮大了以棉织业,博得了“世界工厂”和“世界棉都”的盛誉,急剧发展,滚滚财富奔涌而来。两个城市关系密切,曼彻斯特市非常依赖利物浦的港口转运,而利物浦的财富也因为曼彻斯特的进出口带来。这种关系并没有维持太久,利物浦市很快开始对进出港口的商船征收重额关税,使得曼彻斯特的工厂主们不堪重负,开始建造直通外海的大运河。

    等到19世纪末,英国曼彻斯特大运河开通,轮船绕过利物浦港口可以直达,曼彻斯特摆脱了利物浦这一个“寄生虫”。这成为利物浦衰败的预兆和源头,曼彻斯特也成了对方的嫉恨对象,而大运河则成为利物浦人咒骂的焦点。有人这么传授经验,“不管哪个利物浦人,不管他是不是利物浦球迷,你要得到他的好感,放之四海而皆准的办法就是先骂一顿大运河,百试百灵。”

    经济上的矛盾,激发了两个城市的对抗。曼彻斯特成为英国第二大城市和北部经济中心,经济实力压过了利物浦,尽管利物浦成为“欧洲文化之都”,港口经济也开始辐射内陆而重新绽放活力,但两地之间的矛盾并没有解开,情绪上的碰撞更是无处不在。

    曼彻斯特是英国天气最为多变的大城市之一,一天之内下三四场雨,同时又有三四段阳光是十分寻常的事,大文豪司各特用“曼彻斯特天气”来形容女人心态。曼彻斯特人敏感尖锐,说翻脸就翻脸,也就像天气一般。利物浦则临近海洋,气候比曼彻斯特稳定,但利物浦球迷一样极端。

    曼彻斯特是一个传统的英格兰内陆国民城市,绝对效忠女王,以大英帝国子民自豪,利物浦却是一个爱尔兰移民为主的城市,这里聚集了大量的商人、船主。两地市民的风貌很不一样,曼彻斯特埋头苦干,工业立市,劳工阶层构成了社会主体。曼联最早的球员都是铁路工人,球迷则是劳工阶级,利物浦这边的球员则是以商人和船工为主,但球迷不少是生活浮华的商人,两队人员之间自然没有任何好感。利物浦人连口音都与众不同,掺杂了许多爱尔兰和苏格兰口音,这使他们显得相当另类,英国谚语中对“利物浦人”还有“scouse”这个词来调侃。现阶段两个城市居民成分都变得复杂,但曼联人和利物浦人还是会轻易区分,他们内心的敌意也从未消减。

    在宗教上两个城市也有矛盾,利物浦是一个天主教城市——新移民多信奉天主教,而曼彻斯特人则和英国大多数城市那样信仰英国国教——新教。这种区别也使得曼联球迷和利物浦球迷在仇恨和冲突中更是火上加油。

    利物浦球迷一向看不起曼联人,他们甚至看不起除了伦敦之外的所有英国人。利物浦一向以文化出名,被称为欧洲的文化首都,在文学、音乐、歌舞、话剧等方面都有不俗成就。利物浦的文艺演出和酒吧特别出名,许多英国人包括欧洲人都来这里欢度周末。在上个世纪的80、90年代,利物浦“享乐主义”至上,当地的女郎会穿上性感的晚礼服去泡吧,算是一道盛景。阿森纳队队长亚当斯的女友波比迪切尔曾经惊呼:“那里的女孩太神了,就算是圣诞大雪飘飘之时,她们也会穿着比基尼!”曼彻斯特则是工业城市的冷硬传统,只是到了新世纪后才大力发展创意产业和高端服务业。因为曼联与曼城的强劲表现,到球场看球,到酒吧欢聚也成为了游客的乐趣。两个城市继续着对抗,笙歌艳舞与灯红酒绿展现不同,两家俱乐部的球迷也毫不相让。

    两个城市在在音乐方面都有巨大成就,利物浦是摇滚音乐的发祥地,伟大的“披头士”乐队就来源于此。列侬、麦卡特尼、哈里森和斯塔尔就是从利物浦市的“岩穴酒吧”发迹,开始了一个新时代,更是俘虏了更多狂热的利物浦球迷。利物浦队歌《你永远不会独行》在欧美地区深受欢迎,拥有巨大魅力。曼彻斯特则是摇滚音乐的另一个重镇,重金属色彩更浓,工业风格明显,更有末日思想。“绿洲乐团”(oasis)这支乐队就带着强烈曼市特点,老特拉福德球场驻场乐队“rockroses”乐队则是曼联球迷的旗帜,激励红魔子弟兵们勇往直前,狂飙突进。

    经济的竞争,宗教的对立,族群的区别,产业的分化,风尚的差异,文化的错位,话语权的争夺……这就是曼彻斯特和利物浦的竞争。在中世纪时代,像兰开夏郡和约克郡之间的对立,会通过战争解决。而现代社会里城市之间的德比战争就发生在足球场上。

    两个城市最杰出的竞技体育代表,曼联与利物浦,就是双方的对抗方式,一定要在双红会这个国家德比上一决高低。

    利物浦的每个球迷都痛恨曼联,反之也一样,但曼联球迷的痛恨之中却又带一点俯视,一点特殊的骄傲。利物浦球迷的愤恨或许并不是因为曼联太成功,也或许不是因为百年来对垒的积怨,反倒有可能是因为曼联球员和教练有一种独特气质,就是那种他们才是最好的,谁也压不过的骄傲。曼联的这帮家伙一点都不谦卑,总是时刻都想让人知道他们就是最好的,这就让人更难接受。

    这种根深蒂固的傲慢,对利物浦球迷刺伤最大。实际上在弗格森执教曼联之前,以俱乐部成绩而论利物浦要比曼联更成功,根本就不是曼联所能超越的。历史上利物浦也没有太高光的时期,但从香克利1959年成为利物浦主教练后,这个俱乐部就变得璀璨无比。从1977年开始,他们4次夺取欧洲冠军杯,是横扫八方的“欧洲之王”。可是,就算利物浦称霸欧洲,曼联人也一样骄傲。就算是在巴斯比退休后的落魄困顿,曼联也一样敢于宣示自己的独特,即使降入乙级也是一样。利物浦享尽尊崇,但他们依然觉得曼联才是那个受宠的孩子。

    为什么?

    只因为在利物浦之前,曼联的成功实在是太耀眼了,辉煌到利物浦因妒生恨。巴斯比的孩子,慕尼黑空难的重生,巴斯比的复兴,最早登上欧冠之巅,三个巨星的金球奖,查尔顿的世界杯冠军......这一切的一切都在宣示着曼联的传奇,宣示着俱乐部的伟大成就。

    这也是曼联在任何时候都拥有对利物浦不低头的资格,曼联球迷总是坚定认为,“曼联才是这个国家最传奇的俱乐部,是最伟大的球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