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诸天:从魔改天龙开始 / 第十二章 洗墨出刀伏张赟

第十二章 洗墨出刀伏张赟

    赵翊吩咐管家将人请进前厅,不一会,一位白袍书生跟着管家走了进来。

    俗话说得好,要想俏,一身孝,这书生将这句话展现的淋漓尽致。

    头上插着一只白玉簪,一身白色儒袍,脚踏一双素履,一身雪白不惹尘埃。

    赵佶与章惇都在心中赞叹,此人果然是一表人才,若是参加科举进了殿试,探花郎是跑不掉了。

    但赵翊和青鸟想的却是,此人远道而来,周身干净,不惹一丝尘埃,一看就是先天高手,不仅真气源源不绝,而且对真气的控制力也非同一般,不然绝对做不到身上一片灰车都没有。

    那书生进了前厅,拿眼睛打量了一遍在座众人,躬身施礼,“小生张赟,见过二位贵人,见过杜伯父,见过齐侯,见过齐侯夫人。”

    赵佶一听此人见礼的顺序,觉得有趣,“此地乃是齐侯府,公子何故不先拜见齐侯?”

    张赟淡然一笑,“二位贵人坐在主座,想必是地位尊贵。小生斗胆猜测,您应该就是当朝官家,而那位老先生应该就是当朝枢密使章公。至于杜伯父,不光是小生的长辈,更是齐侯的舅父,自然要先拜见伯父。”

    “不错”,赵佶抚掌大笑,“有趣,当真有趣。舅父引荐此人,果然值得我前来,章公,不枉此行吧?”

    章惇微微颔首,手捻须髯,“十三郎所言极是,此子能猜出我等身份,却又不卑不亢,当真是英才。”

    “翊哥儿,你是主家,今日你来做主,我和章公都是看热闹的。”

    “佶哥儿,可不好说,舅舅从来不说没有用的话,让你来,没准你能帮到我呢。”

    张赟饶是已经猜出了眼前几人的身份,但听着几人的对话,心中大惊,这官家和章公怎么在齐侯府如此互相称呼。

    杜玄看张赟一脸震惊,心里偷乐,“浑小子,被吓到了吧。官家亲口所言,在齐侯府,没有大宋官家,只有赵家十三郎,也没有枢密使章相公,只有老叟章公。”

    张赟听完杜玄的解释,心中对赵佶和赵翊的评价上了一个档次,自己本身就是江湖中人,不愿受到束缚,但如果上官和官家是这样的性情中人,那自己加入皇城司也未尝不可。

    “你不愿意介绍,那老夫就帮你介绍一下”,杜玄转过脸,冲着赵佶、章惇和赵翊说道,“别看这小子长得白白净净,看似一副纨绔子弟的样子,但这小子家学渊源。”

    原来张赟的张乃是大唐三绝之一,“草圣张旭”的张,自幼习文练武,一手狂草颇有几分乃祖精髓,家传一套醉颠诀与一门狂草十七式,也是练的有模有样,天资比赵翊差了一些,十八岁才入先天。

    昔年张旭观公孙剑舞有感,以书入武道,一杆判官笔,和时下剑圣裴旻、剑仙李白不分上下。

    赵佶听完杜玄的介绍,来了精神头,“公子竟是草圣张公的后人,想必一身书法尽得真传,有时间与我交流一番。”

    张赟被赵佶这一套话整懵了,不是说好我加入皇城司吗,怎么又要陪官家写字?

    张赟本身也是傲气之人,名字也是自己后来改的,“赟”者,一文一武一贝,自诩文武双全,家财万贯,他最佩服的人就是柳三变,不光是白嫖,还能倒收钱,是个万花丛中过,片叶不沾身的非典型纨绔公子。

    杜玄之所以请赵佶前来,是有两层目的的。

    第一层就是“狐假虎威”,借着赵佶当今官家的身份,压一压张赟的傲气。

    第二层就是张赟酷爱草书,赵佶对书画也是入了魔,有相同的爱好,加上赵佶本身也没什么架子,算是千金买马了。

    杜玄见张赟有些放不开,笑着说,“你小子在回信里,不是傲气的很吗?今日府中没有官家,仅有我的两个外甥,我来做主。你先和赵翊那小子比试一下,在和佶哥儿交流一下书道,你若是满意,就加入皇城司。”

    张赟点了点头,“小侄听从伯父安排就是了。齐侯,请吧。”

    赵佶之前是见过赵翊的武功的,但自从赵翊武功大成不入先天,倒也没有在赵佶面前全力施为过,皇宫之中有养神高手,但那是赵家的底蕴,赵佶平时也见不到,这次见二人要比试,也十分兴奋。

    “翊哥儿,打五年前,我就没见过你全力出手了,让我看看,先天高手到底有多厉害。”

    章惇也是如此,家中护卫多是后天高手,毕竟先天高手要么隐逸于民间,要么就是如赵翊这样收拢在皇室,如今也想看看这齐侯的武功到底有多厉害。

    几人就从前厅移步到了后院的演武场。

    “你二人放心施为,有我在,你们不会受伤。”杜玄双手抱肩,站在演武场边缘。

    官家搬来了几个躺椅和小桌子,备了茶水和点心,让章惇和赵佶坐下,青鸟也是站在演武场旁。

    赵翊从背后拔出了定波刀,“此刀名为定波,乃是前朝河间郡王李孝恭所铸,削铁如泥,若是?”

    赵翊的言下之意是,我这把刀算得上神兵利器,你的判官笔要是普通兵刃,我就换把普通刀剑。

    张赟一笑,右手衣袖中滑落出一柄判官笔,不同于普通的判官笔,这根判官笔通体漆黑,足足有两尺长,“赵兄不必,小生这柄判官笔名曰洗墨,乃是前朝玄宗赐予先祖,陨铁打造。”

    “来者是客,张兄先请。”赵翊倒不是说客气,寻常判官笔撑死不过一尺长,走的是打穴的路子。

    但张赟这杆判官笔非同一般,赵翊纯粹是想先看看张赟的狂草十七式到底有什么不同。

    “那小生就不客气了”,张赟虽然句句口称小生,但众人都能感觉到这仅仅是一种疏离感,此人心高气傲。

    见张赟真的先出手了,赵翊对张赟的评价加了几分,做皇城司的人,好面子绝对不行,皇城司的第一要务是完成任务,而不是保持风度。

    张赟出手如电,一杆判官笔忽左忽右,脚下的步伐也是左右摇晃,宛若一个醉汉,笔尖虚点,奔着赵翊的前心而来。

    赵翊手持定波刀,见张赟的判官笔逼近了身前,侧身横刀,也是搏命的招式,奔着张赟的脖颈削去。

    张赟一个趔趄,整个人往地上倒下,定波刀的刀刃贴着自己的发髻而过,手中判官笔顺势朝着赵翊的膝盖刺去。

    赵翊心想,果然是草圣张旭所传笔法,不同于普通判官笔的打穴之法,倒是将这柄判官笔使成了一柄短刃。

    赵翊刀锋一转,顺势下劈,这就是以命换命的招式了,你最多就是废掉我一条腿,但你的命就要没了。

    张赟嘴角露出一丝笑容,一个翻身腾空,一跃而起,抡起了判官笔朝着赵翊的天灵盖砸去。

    这一砸恶风不善,赵翊心中一惊,刚才张赟做的一切都是掩饰,这柄判官笔至少有十斤,赶忙一招举火烧天,架住了张赟这一砸。

    二人你来我往,打得不可开交,但前提是,赵翊并没有使用廿四式春秋诀,说的严谨一点,只用招未用意,真气并没有根据春夏秋冬产生变化。

    张赟这杆判官笔在手中算是玩出了花了,难怪叫狂草十七式。草圣张旭的狂草,最典型的特征就是酒醒了无法复刻。

    这杆洗墨,分别用出了短刀、短剑、短棒、短枪加上判官笔的招式,偏偏不同兵刃的招式间衔接无缝,行云流水一般。

    赵翊见状,心中也是暗自称赞,若是光练武练到这个程度,只能说是中上之姿,但若是文武双全,张赟此人定是天资绝顶。

    而且赵翊发现,张赟的招式之中并无一丝一毫的意境,他猜测应该是张家以书入武道,若是想要武道有所突破,定要在书道上有自己的见解。

    探清了张赟的底细,赵翊也就不再留手,有心试一下自己最近练出来霜雪三式。

    所谓霜雪三式,就是将“白露”、“霜降”、“大雪”三式连出,最初白露的微冷,到最后大雪的酷寒,寒意即是杀意,一步一步将对方带到自己铺设好的陷阱中。

    果然,霜雪三式一出,张赟有些支撑不住,毕竟这门武功是杜玄评价赵翊步入养神境界的契机。

    赵翊见好就收,抽刀跳到一旁,“得罪了。”

    张赟自小就自诩为绝顶天才,今日一败给他上了一课,但好在他并不是慕容复那种输不起的人,脸上的懊恼之色一闪而过,抱拳拱手,“赵兄更胜一筹,小生败的不冤。”

    杜玄来到演武场中,“小子,这回知道人外有人,天外有天了。再让你知道,刚才赵翊那小子击败你的招式,乃是他自己所创,可以以此突破先天,你若是想要突破先天,你要找到自己的神。”

    在一旁看着的赵佶,想到了三日前福庆宫中赵翊的那一掌,这三刀带来的刺骨寒意比那一掌强的多的多,“翊哥儿,好刀法。我虽然看不懂,但我从你的刀法中感受了寒冬腊月的刺骨寒意。”

    章惇在一旁也是瞠目结舌,如今虽然是九月,但天气还没到隆冬季节那么冷,赵翊三刀一出,他竟然打了个寒颤,“翊哥儿,难不成武功到了绝顶之境,可以如仙人一般,改换时节?”

    赵翊一笑,“章公,那种改天换日,怕是在神仙故事中才有,就连我舅父和我师父,也不曾做到那个境界,只是我的武功比较独特罢了。”

    杜玄感慨道,“也许到了神而明之的境界,兴许能够稍微拨动天象吧。”

    张赟将判官笔收回袖中,“属下见过皇城使。”

    “哦?”杜玄一愣,“小子,你这就愿意加入皇城司了?”

    “官家与章公平易近人,齐侯武功高绝,为大宋百姓出力,在所不辞。”

    “好!好!好!”赵佶从躺椅上站了起来,“张公子加入皇城司,翊哥儿的压力又有人能够分担了。”

    章惇赶忙也起身,抚掌大笑,“今日老朽算是开了眼了,我大宋有齐侯、张公子这样的英杰,何愁不能西平西夏,北收燕云。”

    “翊哥儿,你们皇城司的亲事官都有一个代号,张公子这个代号,我来取好了”,赵佶思索片刻,“《宋书·祥瑞志》中曾说,‘泽兽出,能言,达知万物之精,以戒于民,为时除害。贤君明德幽远则来。’,我自夸一波,张公子就代号为白泽吧。”

    章惇一听,掩面而笑,心说官家可真有趣,虽是玩笑之言,但看如今皇城司人才济济,倒也是盛世之景,“十三郎所言极是,老朽赞同。”

    章惇这一赞同,赵佶内心得到了极大的满足感,一把拉住章惇的右臂,“翊哥儿,打这么久了,也累了,先吃饭,吃完饭,我与张公子再交流书画之道。”

    “吃饭吃饭”,杜玄也有些饿了,“赶紧吩咐后厨,可以开饭了。”

    张赟还是没能够适应眼前的情景,一时间有些不知所措,低声问赵翊,“主使,咱们这,这么?”,他竟然没想到用什么词来形容眼前。

    赵翊拍了拍张赟的肩膀,“这么草率是吧,张兄,习惯就好,在我府上,没有官家、没有枢密使,也没有皇城使,你就唤我翊哥儿就好,那位是十三郎和章公,你想想我们怎么称呼你吧。”

    张赟挠了挠头,“我家中没有多余的兄弟,我父母都是唤我小名,然儿。”

    “那就叫你然哥儿。”赵翊一挥手,吩咐管家准备开席吃饭,“走吧,然哥儿,吃饭去。”

    几人回到前厅用饭,用过午饭之后,各自回房小憩了一阵,然后赵佶、章惇和张赟三个人就在赵翊的书房待了足足一下午,就在研究书画之道,到了用晚饭的时候,还是赵翊去书房把三人连拉带拽给“请”了出来,这样三人还意犹未尽。

    用过晚饭之后,赵佶回宫,章惇回府,张赟就在齐侯府住了下来,快要入睡的时候,戴宗突然来到了齐侯府,送来了马大元的信件。

    赵翊展开信件,扫了一眼,喜上眉梢,“英雄大会就定在来年上元节之后,正月廿七日。”

    ----------------------

    新人签约,求推荐票,求收藏,求追读!!

    如果有什么建议,大家多多评论,兰亭每天都会看!

    兰亭拜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