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红楼:开局护送黛玉进京 / 第68章:有意义的东西

第68章:有意义的东西

    林墨最终没有选择立刻赶往扬州。因为段鸿告诉他,扬州盐商罢市已经是不可避免了。

    林墨也明白,扬州盐商实际上早就觉得自己委屈了。

    前朝时,唯一能够和八大盐商媲美的就是依靠着钱庄和向草原以及建奴走私富裕起来的八大晋商。

    前明末年,明廷的腐朽晋商和盐商都看透了。所以他们不约而同的选择了换船。

    所不同的是,处在北方的晋商见识了建奴的强大,选择了支持建奴。而南方的盐商则被圣祖皇帝兵威所慑服,选择了支持中朝。

    等局势明朗后,晋商因为背叛朝廷和民族,被圣祖和太上皇废除。

    八大晋商嫡脉大多被杀或被废。晋商掌控的遍布全国的钱庄票号也大部分被收归户部。

    康定二十三年,圣祖皇帝有感于前朝宝钞之害,明确昭告天下,表示要严格限制民间开办私人钱庄。盛极一时的晋商钱庄票号,自此彻底成了历史尘埃。

    本来,晋商的失败让盐商兴致勃勃。以为对手倒了,他们的好日子就来了。

    然而圣祖在解决了晋商后,把目光又放回了盐商身上。不但强迫盐商继续支持前线战争,而且居然把二十八个最好的盐场收归皇家所有,由皇商控制。

    盐商们自然不干,康定二十六年扬州就发生了一次盐商罢市。

    当时正是还是荣国未来承爵人的贾代善亲自领兵。用刀把子和枪杆子说服了盐商,结束了罢市。

    从那以后,扬州盐商在中朝就一直施展不开。没办法,中朝不像前明。惹急了天子,是真的敢掀桌子的。

    本来,永清朝四十多年,一方面太上皇为了自己的名声,另一方面也是为了支持战争,稳定财政。对扬州盐商做了一定让步,起码,本来由皇商负责其后改为官营的官营盐场由二十八个改为十六个。

    永清朝,可以说是盐商们日子过的最舒坦的时候。

    然而自从永清四十一年林如海坐上盐院大位,一切都变了。

    被林如海狠狠压制了十一年,如今可算找到机会,恐怕除了掀桌子,别的办法拦不住了拦不住了。

    何况经过段鸿分析,这一次无论是陈琼的行动还是盐商们整齐划一的反击手段,都不难看出,这是有人在故意布局。

    既然如此,还不如等这个脓疮彻底捅破再说。

    觉得段鸿说的有道理的林墨随即采用了段鸿的意见,就继续去苏州,先不去扬州了。

    反正,他南下,名义上也确实是去苏州扫墓的。

    扬州城中,在罢市已经成了事实的时候,陈琼终于感觉到事情有些不对了。

    “刘先生,去把刘先生找来。”

    本来很注意自己的仪容仪表的陈琼此时毫不在意的连头发都没打理,穿着一身中衣就在正堂走来走去。

    没错,陈琼害怕了。做为曾经以副手身份跟着林如海督盐八年的陈琼,当然不会不知道做为先荣国扬名之战的康定二十六年扬州罢市案。

    看起来罢市圆满解决。盐商恢复市场,百姓皆大欢喜。

    然而仅仅从盐院衙门记载的资料中就可以看到,那一次先荣国完全是用鲜血压服了各家。让这五大家五十多年没敢再起二心。

    当然啰,这是成功经验。但是陈琼悲哀的发现,如今朝中可没有贾代善这样手段高超的名将。

    而一旦不能圆满解决。到时候替罪羔羊必然就会是自己最好的选择。

    想到这些,陈琼便非常迫切的想要得到刘先生进一步的意见。

    然而,去寻找刘方的家人很快报告,找遍了整个府里,都没有见到刘方的影子。

    查问门房,原来昨天中午刘方出门访友,从此就再也没有回来。

    陈琼毕竟是一时俊杰,智慧不缺。听说刘方一夜未归,再想到他一力坚持推动新盐法,如今出了事人却消失了。

    哪还不明白到底是怎么回事。

    这陈琼气的猛地把手里的杯子摔到地上,骂了一句:“匹夫,误我。”

    发泄过后,事情还得做。陈琼看着不断反馈过来的越来越恶劣的形势,心中越来越惶急。

    有心再向中枢,向林如海求援吧。却无法向林如海解释为什么短短数月就把事情折腾到了这等程度。

    不求援,一旦扬州罢市的事情传进神京,整件事就再也瞒不住了。

    忽然,陈琼想到林如海的信中明确说林墨代表他南来,就是帮助自己解决目前的困境的。

    但是这都过去了一个多月,人呢?应该快到了啊?

    “来人,来人……”陈琼忽然跳起来大声喊着。

    不多时,外面进来两个人。陈琼自己一端详,巧了,这两个都曾见过,甚至领教过林墨的手段。

    “就是你们两个,我有一件事要你们去做。”陈琼把两人拉到身边,仔细嘱咐了一阵,然后才让他们离开。

    此时扬州以南一百多里的苏州,苏州城北不远处。林墨带着一队侍卫到达了苏州。

    抬头看了看貌似下的越来越大的雨,林墨淡然挥了挥手:“天色不好,咱们先回家休息。明天再出发去给太太扫墓。”

    苏州城里的姑苏侯府,是从第一代姑苏侯起历代林家人居住之地,也算得上是林家的祖宅吧。

    林墨看着还有几分熟悉的府邸,找不到多少熟悉的,有意义的东西。

    也没办法,细细一回忆,林墨上一次来这里,还是上一次。

    没错,就是送贾敏的灵柩返回祖地。

    林墨是这样,林如海也是。

    从年轻时林如海就四处游学,中举后又在神京国子监学习了三年,中了进士后更是在神京都察院供职一个时期,期间还完成了迎娶贾敏这位他人生中的白月光的大事。

    所以林如海实际上在苏州老家居住的时间很少。

    大概也就是林老夫人去世,林如海丁忧守孝,在苏州待了一年左右。其后天子降旨夺情,起复林如海为扬州巡盐御史,林如海和贾敏随即便离开了苏州去了扬州上任。

    自那以后直到今岁入京,在扬州十一年,林如海回乡祭祖的时候都屈指可数。

    也难怪林墨在苏州老宅找不到什么有意义的东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