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6章 用报表统计奏折

第6章 用报表统计奏折

    最近天天码字。今天上来一看,有人给推荐票啦!感谢感谢!

    感谢:永翁戒不掉的煙癮,王巨婴李草草挑战风车,落花有时今何在闲趣雅韵,可比鸡花脸猫的鱼,书友20220521015601061

    ,花落&微涼@梦清幽A葬訕。谢谢你们!让我更有动力!今天加一更。

    欢迎各位评论,讨论情节。

    还有一位早早给了投资,查不到是谁,您咋那么英明呢?请评论,让我能认识您。谢谢!

    以下请接着看。

    挥手赶走身边侍候的太监们,两人继续头脑风暴。

    皇帝说:“锦州只能放弃了?可是城内还有一万五千忠勇将士,不战而走,其他将士会怎样想?济南失守时,不救济南的文武大员,朕一次杀了几十个。现在朕叫人不战而退,不行吧?”

    那要怎么救?朱经理说:“先维持不大败,再想办法。”

    皇帝又说:“王承恩建议朝廷搬到南京,专注于整理东南,你是不是也是这样想的?”

    朱经理心里想,后世的人都说在李自成打到北京城的时候,崇祯皇帝应该要组织南迁。这个事即使是正确的,那么怎么样去正确的做,怎么样组织南迁,这个朝廷有没有能力安排好?还要安排人在北方坚持,不能够把整个北方就丢给了满清和李自成。而且在什么时机去做才是正确的,这些都是问题。

    在公司里有的产品线你成本高,运营不善,你亏损了,那么你亏损的产品线让你的竞争对手很低价的去接手,结果很可能是你亏损的产品,他可以运营的好,很快赚钱。他赚钱后更加的强大,他在更多的产品线上形成竞争,那么你一步退就步步退,最后一样的是土崩瓦解。

    从历史上看,西周搬到洛阳成东周,西晋跑到南京成东晋,北宋跑到杭州成南宋,这三个朝代都是苟延残喘了相当长一段时间,算是比较成功的撤退吧。

    历史上也有不成功的例子:东汉的时候,朝廷从洛阳迁到长安,导致关东大乱,整个朝廷名存而实亡,汉朝最终灭亡;隋朝隋炀帝事实上是自己从长安跑到了江都(也就是现在的扬州),可是也没坚持几年就身死而国亡。

    最近的金朝从北京城迁到了河南的开封,也没有坚持多久,因为成吉思汗六年西征,才坚持了十几年。因为这一次撤退,导致河北本来有可能坚持的地方很快就丢掉了,而蒙古人利用河北的汉人力量组织了大量的汉军炮灰兵南下,最终金国和南宋都在这些汉人炮灰武装的打击下灭亡。

    单纯的说撤退是正确的或者不正确的,这都是很浅薄的,因为即使是正确的事也要正确的去做,在正确的时机做。

    朱经理想了好一阵,说:“这个问题现在最多只能暗中做准备,肯定是不能撤的。因为北方还有这么多精锐的将士,还有这么多的人口,还要安排人就地防守,不能够轻易的让敌人得到。

    “如果朝廷南迁,怎么保证留守的人愿意坚守,而不是一下子就投降了敌人?他如果投降了敌人,这些留守的人就是敌人的势力了,他们合兵继续南下你怎么办?

    “所以就有第三个人比较重要,他就是吴三桂。如果我们要撤,吴三桂愿意留守北方,至少他要留守住济南,控制山东,那么敌人就不能顺着运河南下。

    “还要有人守住南阳襄阳一线,至少守住武昌汉口,使敌人不能顺长江而下,那么南京的朝廷才有可能安稳。如果没有布置好这一切空谈南迁,只会加速大明的灭亡。”

    皇帝说:“所以锦州还是要尽量的去救。”

    朱经理说:“做最坏的打算,争取最好的结果。锦州这边还是要尽量打好,绝对不能大败。如果大败了,那真的就只能考虑南迁了。”

    皇帝继续问:“那要怎么打呢?”

    朱经理说:“这个问题现在我不知道,我们还是要尽量的去一线,去了解,去查一查。凡事要亲自去看。首先看看自己家里到底有多少的家底,把银库和仓库都看一遍,接下来朝廷的仓库也要去看一遍,这样在心里有底。

    “以前我在公司的时候,每个月都要去仓库里面去盘点,每个月都要把各种资产看一看,尽量的心中有数。只是去听官员的话,官员的信息来源很多是靠下面的小官吏,对不对?一层层的传过来的,很多都变了样,我们要去最前线看最真实的情况。”

    皇帝思索片刻,“今天来不及了。明天开始,去宫内各仓库查验。”

    用餐毕,皇帝来到文华殿,准备批阅奏章。在办公桌后的龙椅上坐定,办公桌当然很大,绣有金龙。文房四宝等等都是放在一边,桌面上高高的一堆一堆的文件放在那里。

    整个桌面给人感觉是文件多,摆放乱,看得出坐在桌上的人心绪杂乱,不堪重负。

    搁在前世,下面有员工桌面这么乱,第一次看到责令改正,第二次看到就要考虑这人是不是胜任工作?算了,他是皇帝,炒不掉他的工作,且先看看再说。

    朱经理问:“怎么这么多文件奏折堆在这里?”

    皇帝说:“很多奏折是留中不发的,有些是我要找人了解参详的,有些是很难处理的,还不能决定。”看来皇帝工作还是很负责的,想追求尽善尽美。

    看奏章,大部分是上报旱灾请免交钱粮的,被流寇攻击请求援兵的,军前催交军饷物资的,还有上报瘟疫的!

    庐州府报:“庐州大疫,郡属旱蝗,群鼠衔尾渡江而北,至无为,数日毙。”蝗虫遮天蔽日,老鼠衔尾渡江,街道上饿殍遍野,荒野间尸体横行,这是一副怎样的惨状。

    想到这些,朱经理都很有些忧郁了。这大明,病入膏肓了,还有救吗?

    而皇帝看完,朱笔写上“朕知道了”,这篇奏折就批阅完毕。

    还有官员互相参奏的,这些需调查了解,总之,都是头痛事。

    房间里自鸣钟响,五点多了,桌上还有不少奏折,传膳。用膳毕,皇帝继续看奏折,朱经理觉得自己心好累身也好累,终于忍耐不住开口了。

    “停一下,这奏折怎么处理为好,我想商量一下。”

    “你说吧。”皇帝挥手赶走身边的太监。

    “你每天忙忙碌碌,光是看这个奏折就已经从鸡叫搞到鬼叫了,哪还有时间去想真正重要的事情呢?只有真正重要的事情才值得大老板去亲自办理的。那么把事情按照轻重缓急来排列,事情有四种:

    第一重要又紧急,那么要亲自马上去办,第二重要而不紧急,那么要亲自去办,去部署,去督促,去检查,一定要在一个阶段出成果。第三不重要而紧急的事,授权下面各部各省去处理,第四既不重要又不紧急的,打回奏折让他自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