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16章 表格与数字

第16章 表格与数字

    “皇上英明,这是不战而屈人之兵。”孙传庭半是真心,半是拍马屁。朱经理一听也有点小得意,李自成造反主要是个经济问题,经济问题吗,朱经理觉得自己还是有几分拿手的。实际上,受前世教育影响,他是不大愿意与这些穷苦求生的人打仗的。

    “如今最难的是怎么样找到办法筹集粮饷。等一会儿朕要去内承运库盘点银钱物资,先生陪朕一起去吧,也想一想怎么样去找到足够的钱粮。”

    “草民不敢入内库。”孙传庭说。这是提醒皇帝,还没给他安排官位呢。

    “有什么不敢的?跟朕一起去。经常都有大臣请求拨付内帑,现在让大家都看一下内帑到底还有多少银子,你也可以跟大家说一说。

    “打仗打得是粮饷,粮饷从哪来,得好好想想,从户部想办法还是兵部有办法?朕过几日自会恢复先生侍郎官职,朕还未想好是户部侍郎还是兵部侍郎?”

    孙传庭已经明白了,自己这几天要帮皇帝想出一个筹措粮饷的办法,是从兵部这边省钱省粮呢,还是从户部这边增税增粮?自己想出的办法,皇帝就要让自己去负责推动执行。总之,打仗的事没自己了,筹粮饷去吧。

    皇帝一听也心中一动。既然自己穿破龙袍的事情都让人知道了,那也就干脆不要脸了,让大家看看自己的家底吧,也别整天吵吵嚷嚷的要朕出什么内帑,朕哪里还有什么内帑。

    “王承恩你叫人去内阁。内阁里也要有大臣和朕一起去清点内库,让张先生和朕一起去。孙先生既然身体还好,这几天随侍左右吧。”皇帝开口,他已经信了朱经理那一套对付流寇的方略。

    皇帝当然愿意相信了。朱经理意思就是,自己的皇帝没干好主要原因是因为天灾,而朱经理又拿出了一个能对付天灾人祸的办法,这确实让人看到了希望啊。

    皇帝对一旁侍立的王承恩说:“王大伴,昨天传召郑芝龙的人出发了没有?”

    “今早已经出发啦,行人司的人带了圣旨去。”王承恩回答。

    “照昨天的圣旨再写一份,锦衣卫带人300里加急去福建,让郑芝龙尽快赶到京师来!”

    皇帝饿了,安排传早膳。同时赐孙传庭早膳。孙传庭赶紧跪下谢恩。

    皇帝和众人来到偏殿用膳。皇帝早膳仍然是青菜豆腐糕点和茶以及米粥。太监们给孙传庭放了一个小几案和椅子,摆上的是四菜一汤,有菜有肉。

    孙传庭现在看到皇帝吃的那么简单,身上的龙袍还打了补丁,不由感情复杂,没想到自己入狱不到两年,情况已恶化到这个程度。而眼前的这个皇帝,真是不好说他是昏君还是明君。

    差不多同时。皇宫内阁首辅值房里。

    张四知借口有奏章问题找首辅范复粹,问对面的范复粹:“元辅,怎么昨天皇上把积压多时的奏章文件全部都送来了?是什么原因呢?”

    “听说皇上昨天在宫里,给司礼监的人派了任务,把所有的奏章分门别类,都做成了什么报表,还要用阿拉伯数字填上去汇总,说这样皇上就只看报表了,以后不再看单独的奏章。这样昨天就把积压奏件全部处理完成了。”

    “报表?阿拉伯数字?那是什么?”张四知茫然的问。

    “我亦不知,正找人去打听呢。”范复粹头也不抬地回答,一边忙着在奏章旁写条子。

    “所有的奏章都是按元辅的条旨朱批。看来皇上对元辅还是很信重的。”

    “圣上恩威难测啊。还是干好自己的事吧。贻白,你写的这张条子,似有不清楚之处啊,你来说说怎么回事?”

    范复粹知道前任首辅薛国观要倒大霉了。皇帝派了锦衣卫去西安薛国观家去传召他,这次薛国观回京很可能会没命。

    明朝200多年的历史上,首辅被杀的只有嘉靖时期的夏言。夏言是被内阁的次辅严嵩陷害,被嘉靖皇帝处斩。薛国观是自己得罪了皇帝,有可能送命。但不知道的人还以为范复粹害死了薛国观,跟严嵩一样是大奸臣。

    范复粹心中并不同意皇帝如此的对待前任首辅,觉得太没道理太严苛,薛国观为皇帝找财源而得罪满朝朱紫,最后下场可能很惨。既然谋国无望,不如退而谋身,所以他借口眼疾,已经跟皇上提了好几次的辞职,皇上还没有批。

    几个太监来到内阁值房,为首者对着张四知拱了拱手说:“传皇上口谕,请张老先生陪皇上去清查内承运库,现在就走。”

    张四知怔了一下,去内承运库清查,皇帝这是想干什么?既然是皇帝的口谕,张四知赶紧停了手上的工作,就带着一个中书跟着王承恩走了。

    皇帝现在很穷,就也顾不上出宫的仪仗了。用完早膳,张四知赶来,众人汇合一起,赶去内承运库。皇帝坐在龙辇里,前后有锦衣卫和太监护卫。

    众人出了东华门,向左一拐,沿街直行,快到宫城东北角就到了内承运库。宫城四周,分布的基本都是内官的各衙门。对,太监们是有自己的办公衙署的。宫城后宫是皇家居住之所,大太监们在宫外有自己的官衙和府第,还有自己的家臣和仆从。

    皇帝的龙辇里。皇帝问:“朱经理,真有亩产几千斤的粮食吗?”

    “有的,几百年后这番薯大约亩产有七八千斤,土豆亩产三四千斤,现在的农业水平可能没那么高,但应该至少能到一半吧。”

    皇帝听了之后,差不多要激动得手舞足蹈,说:“真能这么高产,那就好了,大明有救矣!那真的可以从南洋地区进口粮食吗?能够进口多少呢?”

    “目前能够进口多少粮食我也不知道,但是在我处的那个时代,每年进口不止一亿吨食品,差不多有现在的2000多亿斤吧。”

    你们能够进口那么多粮食,皇帝都呆了,2000多亿斤,都已经够现在的大明全部人吃了。“你们有那么多船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