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9章 大臣比赛玩儿戏

第9章 大臣比赛玩儿戏

    罗泰说:“禀皇爷,真奇怪,没戴帽子的,就是有停下休息的那一组,背的粮更多,大概多了一成五。”

    旁边的孙传庭不相信,说:“不停的那一组不是应该会背得更多吗?”

    罗泰说:“最开始的半个时辰确实是不停搬运的那一组搬的多些。慢慢的就两者差不多了,到最后一个半时辰就是中间有休息的那一组搬的越来越多。最终算下来,有休息的那组搬得多。”

    皇帝又累又饿,加上心情很不好,就解散了众人。王承恩派侍卫护送张四知和孙传庭回家,自己带着一众随从从玄武门回后宫。

    回宫已到掌灯时分,皇帝草草吃完晚膳,看完司礼监的当天报表,审核当天要下发的圣旨,用印完毕,已到晚上九点钟。皇帝回到寝宫,挥退众人,与朱经理开始头脑风暴。

    朱经理问:“你宫内一年的收入有多少?”

    .皇帝回答:“正常年景一年大约有145万两银子。”

    “有那么多啊,都有哪些收入项目?”

    “户部拨来的金花银一年有103万两,还有钞关关税,内宫分一半,一年有28万多的银子,200万亩皇庄一年收入4万多两,供用库贡米折银10万两以及其他的零星收入,大概一年145万两。”

    “200多万亩的皇庄土地,那些地能卖吗?一亩地能卖多少钱?”

    “那些地不能卖的。那些地基本都是隐田,就是京师周边的小民新开垦出来,以前没收税,后来搜检出来交税,很小部分是没收的田地,少部分是官地卫所屯田划来的。宫里派内官收了税以后交给皇宫用的,也就是我们只能收税,不能卖。”

    朱经理心说,也就是没有土地所有权,只是税收而已。

    “一年145万两白银收入并不少呀,你怎么花掉了那么多?”

    “开支的项目很多呀。万历时有1万多个内侍,现在只剩下8000了。宫女也减少大半,现有900多人。这些人都是要花钱养的。

    “怎么要那么多太监宫女?”

    “太监有十二监四司八局二十四个衙门。天寿山十几个皇陵要人去看管,还有南京的宫殿,南京的太祖陵墓,凤阳的祖先陵墓,还有西苑的宫殿,还有八百净军,东厂,还有很多厂,兵仗局,石作,火药局,皮房,织染局,台基厂,盔甲局等等,这些厂也要派太监去监督的,还有监军。”

    朱经理心想,要那么多人干什么啊?真是人浮于事,可以分流啊,裁员减薪啊,市场化改革,社会化服务,承包,PPP,要是我来,开支起码能砍一半。那些太监都敢把自己切了去当太监,没胆子去贪钱吗?肯定贪的。

    “那还要那么多的宫女干什么?他们会不会很花钱啊?”

    “以前万历皇爷爷的时候,每年的脂粉钱就是40万两,就是花在这些宫人们和宫女身上的衣服用度月钱等。现在我让皇后带头节约,节省了不少。皇嫂,还有朕养母李太妃,还有父皇的太妃和皇兄的嫔妃,还有皇爷爷的老太妃,这些人还是要赡养的,再怎么省费用一年还要10万多两白银。”

    哇,这一块费用砍了七八成,看来宫中的女人们是软柿子,还是比较好捏的。

    “那皇后没意见吗?”朱经理还是现代人思维。

    “也管不了那么多啦,自从崇祯11年鞑子兵南下直隶山东,国家国事艰难,我再也没有心情去找后妃侍寝,还花那么多的脂粉钱干什么?”

    呀,崇祯皇帝是不是身体有问题啊?老是熬夜伤到了根本,应该不会吧?他已经有了好几个儿女。那就是精神压力太大,没有兴趣,这个有点严重啊,可能精神有点问题,有点像抑郁症。难怪最后他也不南逃,而是去自杀了,看来精神可能有点异常。这以后自己讲话还得小心点,别刺激他了。

    “还有什么人要养啊,还有什么费用?”

    “还有五千多人的锦衣卫,两千多的大汉将军(宫殿上穿铠甲的高大卫兵,仪仗性质),三千多人的南京锦衣卫。还有锦衣卫伤残人员的抚恤,殉职人员家人要抚养,东厂锦衣卫衙门的办公费用,还有他们的武器装备的维护,衣装的置办更新。还有朕的亲军勇卫营,驻京时的赏赐。还有各个宫殿的维护修补,防火防水等等。”

    朱经理心想,好吧,你家大业大,家里占地方也太广了,保安队伍庞大。

    “每年还要有天地日月、社稷之神、历代祖先、历代帝王、先圣先贤的祭祀;先师孔子、先农、先蚕、先医、旗纛、司户司灶中溜司门司井五神等等祭祠。”

    朱经理又想:神仙也太多了,祭这些神仙有什么鬼用,后来又想,不对,神仙可得罪不起,谁知道是哪个神仙把自己给送来的。自己也是靠着他祭祖先的时候祖先显灵,才闪亮登场的,祭祀没用这个话可不能说。

    “还有逢年过节,皇亲国戚功臣勋贵的赏赐,各家历代老亲王的祭祀。”

    好吧,还有几百年传下来的亲戚。亲戚来往,理解,但是有来有往才是好亲戚啊,怎么全都是皇家掏钱呢?不过想想也是,不去占便宜,白白地巴巴跑去磕头,傻子才去干只磕头不占便宜的事情呢。

    花钱的地方太多了,有没有赚钱的地方?那么多的工厂,那工厂每年总有赚吧,军工厂啊,现在每天每年都在打仗,大炮一响黄金万两。想到这里,朱经理问:“盔甲局火药局兵仗局这些总有赚吧?”

    “哪里还有赚啊,都得贴钱进去。都是按照万历年间的价格付给工厂的,比外面的工厂便宜差不多一半,那些工匠们都很俭省的。”

    “那你不能够让兵部那边涨价吗?”朱经理都无语了。

    “涨价会户部没钱啊,户部没钱不还是要找朕要拨内帑。”

    “他要你拨款你就拨款,不能不给吗?让户部的人想办法,让各地的衙门认真的去收税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