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13章 坑宗室

第13章 坑宗室

    当时的一石米大概是90公斤,以现代米价计价假设米价6元一公斤,正二品官员的月工资就达到了三万多元。一半实发,一月俸禄差不多一万六千元。一般啦。按照明朝折价一石折八分银,差不多月俸50两银不到,实收一半25两不到。

    “假设他本人家里有8000亩土地,家族有土地5万亩。他是广东广州府人。广东田土每年可收三季,每亩收成随随便便可到3石多,那么辽饷剿饷加税全国平均每亩2分2厘银,广东银子多,按每亩5分银计,他家8000亩土地要多交400两银子。家族多交税银2500两。那他每年的俸禄能拿到的不到293两银子。你觉得他为了这290两银子的俸禄,自家多交400多两税,家族多交2500两的税。划得来吗?”

    皇帝从小接受的都是儒家的道德文章的教育,所以他考虑问题的时候是很少从这个阶级利益的方面去考虑的。他没想到经过朱经理这么一分析,为什么整个官员群体的人都不愿意去多征税,原因就很清楚了。根本不全是他们口中的仁政。

    “他们不知道国家要是没有钱维持,最后会亡国吗?他们难道没有一点点忠君之心吗?亏得他们整天的把忠君爱民挂在嘴上,难道他们说一套心里想的是另外一套?”皇帝感到自己三观摇晃了,恨恨的说。

    可不是说一套做一套,那句话怎么说的?嘴里说的全是主义,心里想的全是生意。就是指这种。

    朱经理不同意朝中没有忠臣的说法,开始替他们辩护。

    “他们不是没有忠心,忠心还是多少有一些的。李尚书不是奸臣,也还算是小忠臣。他们只是对形势判断的不对,他们认为就是少收税,大明也能维持下去,不会亡。如果大明亡了,也许他们还在家乡组织家族拿起武器,跟鞑子干仗呢。”

    “就是这样的人,还算是小忠臣?”皇帝觉得这忠臣的标准也太低了吧。

    “因为每个人都是有私心的,这很正常。你不能要求别人没有私心。你有没有去店里买过东西?比如说你看中一件衣服,上面标价50两,那你想买的时候你就一定会去砍价,如果你能压到他的本钱以下,你就会觉得,哎呀,真的是好爽啊。”

    “朕从来没有在店里买过东西,也不懂商业的事。”

    “好吧。现在他们这一帮士大夫们其实就是在压价,他们并不希望大明完蛋,他们只是希望大明朝能以最低的成本维持。他们希望能拿出最少的利益来维持大明朝。如果大明朝真的完了,他们也觉得自己可能会受到损失的。”

    “这样的还是忠臣?”

    “他们当然是忠臣。因为他们努力在用最低成本维持国家正常运转。你说李代问就是个廉洁的大臣,从来不贪污啊,他们这样还不算忠臣吗?他们没想造反啊,也还不想改朝换代,新朝可不一定比大明更便宜。”

    朱经理心里想的就是,运营一个国家就跟运营一个公司是差不多的,比的就是谁的效率最高,成本最低。效率高者胜出。

    经过朱经理庸俗化的解释,皇帝多少有点明白了。

    皇帝当然知道大臣们人人有私心,自己这十几年来天天挂在嘴上要求大臣们要忠心,但是一直都感觉到他们不是那么忠心的。

    大臣们的私心是什么,崇祯皇帝一直以为他们只是争权夺利,人人想往上爬当高官。现在看来,他们普遍地没有把当官看得多重!要不然不会辞职几十次。俸禄没多高,大多数人能摸鱼混日子,有身官衣在身,保家宅家族平安,就够了。至于升官,平安无事混资历,够了。

    “朱经理,你果然见识高明。朕当了十几年的皇帝,一直不知大臣们最在意什么。十几年来,朕靠这帮私心大臣,就没办成几件事。他们只会按老规矩办,办砸了,就说祖宗法度一直如是。我总结一句话,这帮大臣是这么个德行:

    皇帝觉得朱经理是知音,知音难得,平常可没人能听到皇帝的吐槽。皇帝很刻薄的说:“文臣只会吹,武臣只会退,勋贵只会醉,内官只会跪,宗室只会睡!国家能靠谁?”历史上崇祯死前手写血书,说“然皆诸⾂之误朕也!”心中对大臣充满失望和愤恨。

    朱经理心说,你给的待遇掺水太多了吧?人家不肯用心也不是没理由的。搁后世,你这样刻扣工资的老板,下面的人早就全跑到友商那里递简历了。于是开口安慰:“不会这么差吧?你可能太悲观啦,大家俸禄低,才会不尽力?”

    皇帝说:“也不是一开始就折钞的,崇祯初年大都能实发的。十几年下来,就成这样了。”

    “应该还是可以想出法子多收点税,这样大家待遇好了,士气高了,才好办差呀。”朱经理按照后世经验,继续出主意。

    “收税收税,加了辽饷加剿饷,又加练饷。越加饷,反得越多。多收的税,远远比不了多出的军费。李自成在河南宣布三年不纳粮,短短几个月从者几十万人。

    呀,崇祯不蠢呀。这是收税招兵造反形成恶性循环了,收税多导致老百姓钱少了活不下去,造反的就多,造反多导致军费多,军费多只能多收税。这种情况是典型的恶性循环,大家全陷在里面进入互害模式,恶性循环往往只能靠外力强力打破,难怪历史上是由满清来收拾旧山河的。

    崇祯继续恶毒地喷:“无权多缴税,有权少缴税,国家难收税;待到国亡日,人人吃大亏,个个该后悔!”

    朱经理安慰说:“也不会都是私心大臣,还是有不顾个人利益的大忠臣。”

    “谁是大忠臣?”

    “孙传庭就是。他家里世代都是卫所的武官,但是他还是把卫所的土地收回来,加收籽粒。这就是不顾自己的阶级立场和阶级利益,完全站到国家这边,是个大忠臣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