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27章 防治瘟疫

第27章 防治瘟疫

    朱经理开口了:“你看皇太极与你相比,谁更高明呢?”

    傅宗龙答:“臣观皇太极之奸狡犹胜其父,故臣远不及矣。”

    “所以你的计策,皇太极该是一眼就会看穿的。皇太极还会同意谈和吗?他为什么要谈和呢?”

    傅宗龙一怔,想了又想,“臣实不知。”

    对了嘛,在金融市场上千万不要小瞧了你的对手盘,你认为对手是傻逼,很便宜的卖出来,结果你买在半山腰了,又或者你认为对手是傻逼,那么高的价钱还追着买的股票,结果呢,等你一卖出,后面还涨了一大截,这种事情常常都会发生的。

    “就算皇太极同意了,他手下的诸将和兵丁会同意吗?他们现在就靠来南边关内抢劫发财,那皇太极断了他们抢劫发财的路,大明又不给赔款,他们那些人会同意?皇太极跟朕一样,就算他因为某些原因想谈和,下面的人恐怕也不会答应的。”

    “皇上的意思是,唯有战胜一场,才可能谈和?”

    “你可知道,这世上什么生意最赚钱?”

    皇上怎么突然问这个问题了,我又不是生意人,哪知道什么生意最赚钱。哦对了,刚一出狱就听说了,皇上穷得要去借国债,那肯定是想从什么生意里捞钱吧。

    傅宗龙老老实实的回答说,“臣不知。”

    朱经理在那瞎扯:“无本生意最赚钱。你想啊,手里拿着刀枪,身上背着弓箭,冲进村庄大喊大叫,见人就杀,见东西就抢。这样的生意不用花一文钱,别人的全部财产都归了自己。做这样的生意会让人上瘾的,那些满鞑子怎么肯跟我们和谈?”

    傅宗龙听到朱经理的话,心中很是疑虑,再偷偷的瞄了一眼,没有错啊,御座上的人是皇帝啊,怎么讲话像个山大王呢?以前自己在贵州抓到的那些苗蛮,最爱做的事情不就是无本生意吗?他怎么知道这门生意的?

    他做过山大王?肯定没有。对了,他们家祖上是干无本生意发家的,难怪他知道,我们文臣都是读圣贤书的,想的不一样。这皇帝最近穷得狠了,听说府库空空,可能正在琢磨去哪做无本生意,也不知道他盯上了谁。怎么感觉有点危险呢?我还是离他远点好。

    “皇太极前几年既然传信来想和谈,总归不会完全是说谎吧。臣智术短浅,不知皇太极暗藏什么阴谋,也一时无法替陛下想出应付方略。臣愿去前方统兵,为陛下效犬马之劳。”傅宗龙已经想过了,跟孙传庭一样,他也知道皇帝讨厌他,放他出来应该是要去前线替皇帝打仗的,那还不如自己态度主动一点,争取好一点的位置。

    “此事不急。你还是去思考一下,皇太极为什么要跟我们谈和呢?他手下的鞑子们,什么情况下会愿意跟我们谈和呢?还有就是,怎么样才能打好锦州这一仗,怎样平定流寇,你再想想吧,找些熟悉情况的人了解清楚。有什么所得,再来奏对吧。”

    皇帝回到乾清宫,就开始看奏章汇总报告,有些奏章还要找出来细看。这个工作不难,但是很烦,因为奏章上没有什么好消息,都是坏消息。到处有兵灾民变,蝗灾旱灾,连江南都有兵灾旱灾。到处有瘟疫的消息,河南到直隶南部开始出现瘟疫。

    “皇爷,辽东五百里加急。”殿门外的王承恩手里拿来了一份紧急军情奏报,进了御书房拿给皇帝看。

    皇帝拿来奏报,一看是洪承畴发来的:3月24日,锦州城的外城和东关城门一带,因为蒙古鞑官那木气和桑永顺的叛乱,而被鞑子攻占。后来,锦州守军反攻,夺回东关,现驻守内城,鞑子占据外城。那木气被鞑子册封为蒙古的贝勒。

    朱经理在心里叹气,祟祯皇帝的运气不是一般的差,3月份丢失了外城,早不报晚不报,自己这里正要发行国债,希望能够有个好消息,前线就送来一个大的坏消息,一点办法都没有。

    皇帝问:“要不要召集内阁和兵部的尚书侍郎,大家一起来议一议,看要怎么办?”

    “不必了,他们的办法无非是两种。陈新甲和傅宗龙认为要跟建虏谈和,然后调集大军入关,消灭闯献等流寇;孙传庭认为先不要去管辽东,紧守城池关隘就好,然后抽调大军,先回关内消灭流寇。可是流寇是那么容易消灭的吗?十几年来他们越战越强,官军都成了他们的陪练,帮他们练兵了。朝廷成了他们的运输大队长,尽给他们运输甲仗兵器。”

    “那还有什么计策?”

    “既然这些官员都没办法,不如我们去问那些在前线跟鞑虏打过仗的一些老兵,让他们讲讲他们看到的事情,看看问题到底出在哪里,能不能有些办法?”

    朱经理认为这官僚系统一层一层的,在传递信息的时候肯定有衰减和错漏,不如直接去问信息的第一手来源,看看能不能找到什么关键点和办法。

    “那些兵卒,要么是一些愚昧的蠢人,要么是一些狡滑的坏蛋。去问他们,怎么会有什么好主意?”

    “是这样吗?谁说的?”

    “文武官员都这样说,戚继光的《纪效新书》里面也是这么说的。他们要么就是贪图军饷和赏赐而不惜命的蠢蛋,为了讨要粮饷搞兵变;要么就是打仗的时候,看到形势不对就会赶紧逃跑,杀良冒功,狡猾的坏蛋就是这些人。”

    皇常说的也许有一部分是实情啊,大明军队里面的兵卒如果不是素质太差,怎么会老是打败仗呢?

    “兼听则明。这些问题为什么会产生呢?太祖的时候不是带了那些兵卒就打下了天下吗?为什么到了现在,这些兵卒就变成这个样子呢?问题出在哪里呢?会不会是军官和官员们贪腐,在中间产生了非常不好的影响,这些官员们是不会向上报告的。所以我们要通过询问最下面的士兵去掌握真实情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