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股民崇祯 / 第78章 参观紫禁城

第78章 参观紫禁城

    四月十一日清晨,空气中弥漫着湿润的气息。昨夜开始一场小雨悄然降临,金水河上的雨点荡起一圈又一圈的涟漪,与周围的御道、石桥相映成趣。

    小雨绵绵,无声地落在宫城的红墙黄瓦之上,汇成微小的水滴,沿着高高的屋檐滴落。皇极殿,在蒙蒙细雨中更显得朦胧和庄严。

    身穿红袍的高官们,披着蓑衣,撑着雨伞,排着队走进了皇极殿。

    今天是朝会改革后的第1次上朝,正三品以上在京的官员参加,参会的就是大九卿,六部侍郎,都督府和京营的高官和勋贵,一个地方官官员顺天府尹,当然还有内阁的五位阁老。次要部门的长官,就是小九卿,都没参加。

    明朝大九卿为六部尚书及都察院都御史,通政司使,大理寺卿。

    小九卿为太常寺卿(从三品,主管祭祀)、太仆寺卿(从三品,管马)、光禄寺卿(从三品,主管宴享)、詹事(负责辅助太子,正三品,太子未成年,暂时没人)、翰林学士(正五品,相当于国立和政府大学的教授编修管理书籍)、鸿胪寺卿(正四品,管招待外宾)、国子监祭酒(从四品,最高学府校长)、苑马寺卿(从三品,也是管马)、尚宝司卿(正五品,掌宝玺、符牌、印章)。

    因为参加的人少,再加上现在外面正在下着小雨,所以干脆就不搞御门听政了,大家全去皇极殿中开会。

    这是众大臣第一次享受雨天在殿内开会的好处。搁在以前,大家伙全部都得穿着蓑衣打着雨伞,在外面开会议事。除非雨太大,皇帝通知休会,要不然,全得在雨中淋着,给朱家打工,就没个容易的时候!

    议完了几件烦人的政事,皇帝开口说:“昨天,朕在京师的街头,见到还有不少的饥民流民,他们在京里要饭吃。上个月,朝廷下旨要把这些饥民送回家去春耕,怎么还有这么多的饥民呢?”

    顺天府尹郝晋出来禀报:“陛下,那些愿意回去的,顺天府都已经发给粮食路费,让他们回去了。现在这些留在京师的,都是不愿意回去的。”

    “为什么不愿意回去呢?在京师他们能吃得饱吗?”

    “京师的粥厂也是人多食少,一些强壮的就能排在前面领到一些粥食,老弱妇孺,很多没办法吃饱。

    臣也曾找人去查问过。有些人家里就没有地。有些人还在外面欠了钱还不了,家里的土地房屋都被人家收走了。有些人家里是被土寇抢过的,还有土寇在周边的山里面,他们不敢回去,还有些人怕鞑子还会入关杀人抢劫的,也不敢回去。”

    皇帝看向几个辅臣,问:“几位阁老,可有何良策?”

    范复粹说:“皇上泽心仁厚,臣等以为,如今唯有多拨钱粮,尽量救济一途。”

    皇帝看向户部尚书,李待问奏:“皇上,如今正是青黄不接之时,朝廷的钱粮都已各有用途,再没有多余钱粮可以救济京师的灾民。如今国债已经筹了一些银两,不知皇上是否可以拨一些银钱给那些灾民。”

    “昨天卖国债,筹了多少银子,可有确切数目。”

    “䘵米仓那里有800多两银子,户部衙门这里筹到11万多两银子。”

    “退朝后详细的账本,送给朕。”

    皇帝看向孙传庭,问:“孙卿,你做过顺天府丞,你说说看,有没有办法,可以妥当安置饥民。”

    孙传庭:“臣以为,如果有适当的荒地,能够让他们去开垦种植,那么对于国家,对他们个人,都是很有好处的。”

    户部尚书李待问:“各处土地,都是有主的,那要怎么样,才能去安排他们去耕种呢?”

    皇帝问:“各位阁老,可有何良策?”

    次辅张四知:“皇上,可以命顺天府属下各县,去查问各地士绅,能否安排饥民,去租种他们的土地。

    皇帝:“此事,由顺天府尽力处理。”

    顺天府尹郝晋:“臣遵旨。”

    皇帝:“朕二月已有诏,召回故辅臣周延儒,贺逢圣,张至发。如今,可有确切消息?”

    通政司使:“启禀皇上。张至发有本,言病重难起。周延儒和贺逢圣,道路遥远,且目前地方不靖,运河时常不通,行人司还未有确切消息。”

    皇帝:“本次国债发卖,小民多不信。有旨意:朕欲在文华殿接见小民,如周天子采风故事,使小民能相信朝廷,愿出钱买债。诸卿可还有事?无事退朝。”

    孙传庭:“臣参奏都督府和戎政府。前次陛下命臣清理直隶卫所土地,臣去都督府索要卫所土地鱼鳞册,都督府和戎政府互相推脱,都说没有土地鱼鳞册。”

    皇帝:“英国公,你先说。”

    英国公:“启禀陛下。直隶卫所原属于皇上亲军26卫,在正统年间,土木堡一战,英庙所属亲军多亡失,臣先祖故英国公张公讳辅,亦于是役战没。后来这些卫所与京营合并,交给戎政府管理。故而,都督府从未管过直隶卫所。所有鱼鳞册,也从不在都督府。”

    成国公:“陛下,臣先祖朱公讳勇战没于土木堡后,皇上亲军是由时任兵部尚书于谦直接指挥的,后戎政府虽接管各卫所兵,但从未从兵部接管鱼鳞册。”

    皇帝心想,这只是要一份土地鱼鳞册,竟然扯到二百年前土木堡之战,也真是能扯。

    皇帝:“英国公成国公,你们是不是想说,这鱼鳞册应该是在宫中,或者是在兵部?”

    英国公和成国公:“臣不敢言。”

    皇帝:“各位阁臣,有何建言?”

    阁老谢昇:“陛下,臣以为此事太过久远,可令翰林院查国朝旧档,看可有切实记载。各卫所该还有一份档册,可由都督府和兵部下令上交。”

    皇帝心想:这又扯到翰林院,翰林学士今天要是上朝,还不知推到哪里?

    英国公:“陛下,臣弹劾孙传庭不忠。皇上此次发卖国债,臣等发数代之积,不遗余力,而孙传庭身为朝庭高官,竟然一文不拔,臣请皇上申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