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臣 / 第七十六章 抉择

第七十六章 抉择

    永和城外,夏军大营中。

    “杜延东这个废物,七千多人的太和军,用了这么长时间连一个山寨都没打下来就算了,竟然还被人偷袭了,落了个全军覆没。”刘观泉一把将手中的茶杯扔在了地上,愤怒的声音就连离中军大帐不远处的几个军帐都能听见。

    就在刚才,太和军溃败,杜延东被阵斩的消息传到了永和城外。这一消息让在场的几人目瞪口呆,当得知胡轩仅仅带了几百人就在太和军中如入无人之境,击溃太和军的一共也就不到三千人后,刘观泉兄弟三人和曾善庆都沉默了。

    “二哥!这个胡轩怎么会突然出现在永州?骅儿你不是说他被困在夏都了吗?”刘听泉看着站在刘观泉身后的刘骅,不满的说。

    “三叔,我离开夏都的时候他和张许义一起,正在被左卫营和白金营围攻,就算是脱困,也没有可能这么快就到永州了。”刘骅不解的说到。

    刘骅,已死的刘骅居然出现在了这里。

    “左卫营和白金营!哼!一个是废物点心,一个怕是不愿意和张骥的儿子交手吧?”刘听泉冷哼道。

    “就算是胡轩从夏都脱困,可这一路他是这么过来的?沿途郡县都是瞎子吗?好几千人的队伍就这么大摇大摆的到永州来了,你们说,怎么对付?”刘观泉看了众人一眼,问到。

    “不会有好几千人,羽林卫已经去了金安关,要不然进攻杜延东的就不会只有几百人了。”曾善庆修正了刘观泉的话。

    “父亲,给我一支兵马,我去灭了剿了他们。”刘骅站出来请战。

    “我等也愿往助战!”几个校尉也随之站了出来。

    曾善庆给站在一旁的顾飞使了个眼色,示意他也站出去。

    “好!刘骅,顾飞!”刘观泉开始点将。

    “末将在!”刘骅和顾飞一起行礼。

    “你二人率军一万五,去宿平县会和杨玉和将军,联手进攻康赵寨。若是胡轩已经退走,就封锁栗子山到永和城的道路,别让他们和武略营会和,在康赵寨和永川城之间彻底剿灭他们。”

    “遵将令!”刘骅和顾飞领命退了出去。

    “大都督,末将也出去看看,永和城还是尽早攻下的好。”曾善庆站起身,朝刘观泉一拱手,也跟着刘骅等人退了出去。

    “有劳曾将军了!”刘观泉也站了起来,把曾善庆送出了中军大帐。

    等曾善庆走远了,刘和泉看着两个哥哥,担心的说:“二哥三哥,你们说胡轩会不会带着康赵寨和永和城的残兵败将去投靠大周?”

    “不会吧?他怎么说也是张骥的徒弟,还不至于这么就投了大周。再说了,张家兄弟还在金安关。”刘听泉觉得胡轩不至于对大夏的忠诚度这么低。

    “说起金安关我就来气,夏俊林那个小王八蛋,居然跟着夏俊宝一起造反了,现在的皇帝可是他亲弟弟。不帮忙就算了,居然还敢造反。”刘观泉气愤的拍着桌子。

    “二哥,这也怪不了四殿下,父亲和大哥商议废立天子的时候,从来就没有考虑过四殿下,对他太不公平了!”刘和泉的声音很小。

    四皇子夏俊林从小就和这个最小的舅舅关系最好,当年先帝驾崩,刘和泉就有过扶持夏俊林当皇帝。只是夏俊林是先帝五子中最透明的一个,他刘和泉在刘家说话基本上也是没人听的。

    “说这些做什么?俊英已经登基了,他就应该好好辅佐。跟着夏俊宝起兵,先不说能不能成功,就算是成功了,皇位也不会是他的。”刘观泉的气倒是消了不少,对于夏俊英这个外甥,他也有点觉得过意不去。

    “这一点倒是可以和父亲大哥说说,或许可以利用这一点让他们两个反目。”刘听泉阴恻恻的说。

    “三弟,你给父亲写封信,把这件事告诉父亲。老四,去看看攻城弩和投石车准备好了没有。”刘观泉安排两个弟弟去忙各自的事情。

    刘听泉和刘和泉一起走出了中军大帐,到了岔路的时候,刘听泉一把拉住了往攻城部队走的刘和泉。

    “老四,你先和我来。”

    “三哥,什么事啊?”刘和泉一头雾水。

    “你到我那,给四殿下写封信,把刚刚我们说的和四殿下说清楚,最好能劝他和夏俊宝内讧,这样北边的威胁就不存在了。”刘听泉小声说到。

    “好!我这就去写。”刘和泉也觉得自己三哥这一招好用。

    永和城,将军府。

    “昨天夜里,樊启胜派人射了一封信进来,信上说胡轩已经回到了康赵寨,杜延东已经授首。还有,昨夜那场大火是林茂放的,永州军的军粮被烧了将近一半。”杜守谦把一张写在丝绢上的信放在了桌子上,推给了对面的宁德志。

    “真的?不会是刘老贼设计的陷进吧?”宁德志拿过丝绢,看完后递给了下边的卢涛平。

    “信是樊启胜写的,这一点我可以确认。至于他说的是不是真的,我不敢打包票。但是以我对樊启胜的了解,冒着风险专门射这封信进来,不会是为了逗我们玩。”杜守谦说到。

    “信上说了胡轩归来和杜延东授首,还有昨夜林茂突袭放火的事,并没有提及如何破解永和城之围。不知道胡轩还有什么顾虑?”卢涛平思索一番,提出了一个问题。

    “能击败杜延东,胡轩麾下怎么说也要有五千人上下,加上武略营的五千多人,万余人有我们配合的情况下,想要解围还是有可能的。现在他们不说,明显就是不敢来。”宁德志带着怒气说到。

    “话不能这么说,按时间来算,胡轩应该是刚刚回到永州,怎么也要修整一番。再说了,他从夏都回来,也不可能带多少人过来,击溃太和军的,应该是武略营的主力过去了。”

    “我说杜兄,你怎么一直帮胡轩说话?”杜守谦的话让宁德志很是不满。

    “杜聪将军前往永安城之前,曾经对我说过,若是他此去有失,就让我去夏都把胡轩找回来,武襄军以后就由他指挥,这就是我帮他说话的理由。”杜守谦高声说到。

    “杜将军说过这话?怎么和徐将军说的一样?”宁德志嘀咕道。

    “这不就是了,既然两位将军都这么说了那咱们还争什么?等着胡轩将军在外面想办法就是,我等这段时间只要守住永和城就是。算算时间,他们应该开始攻城了,诸位,各自上城守卫,管将军,你还能指挥军械营吗?”

    “没问题,只是如今弩箭的消耗很大,投石机打完石弹也快用完了,再不想办法补充的话,怕是弩车和投石机就不能用了。”丢了一只手的管程焦急的道。

    “弩箭和石弹,我和宁兄昨天已经给你收集了一些,你带人去取来就行。刘狗贼军中配备的弩箭和我们的一样,昨晚乘着夜色在城墙上捡了一些做为补充。至于石弹,把永和城中闲置的房间全部拆了,这样可以弄到不少的石弹,虽说是小了点,但是也不是不能用。”杜守谦替管程解决了后顾之忧。

    栗子山,高家村西北方。

    “有道叔,你是说许妍她们就是在这片山谷中遇到袭击的?去玉仙宫怎么会走到这里?”看着四周的密布的山林,胡轩很是不解。

    从康赵寨去玉仙宫的路很简单,出寨向南不远就是官道。上了官道一路向西抵达宿平县,沿着宿平县到陆川县的官道向西就到了玉仙宫,怎么走也不会走到位于康赵寨西北的高家村这边,这里再向前就是太和州的地界了。

    “小将军容禀,那日的经过末将已经调查过了。当时寨中有不少人要去玉仙宫,高家村那边也有不少。赶车的几个就决定绕道高家村,再沿着往太和州去的大路向西北走一截,从玉仙山的北门山上山,没想到在这里遇到了袭击。”康有道一边查看四周的动静,一边回答到。

    “这里面问题很大,寨中百姓前往玉仙宫应该不是临时起意,应该是每年这个时候都会有是不是?”见康有道点头,胡轩接着说到:“改走高家村应该是临时决定的,这么短的时间里就有人准备好了埋伏。看来,寨子内部已经有人混进来了,他们目标很明确,就是许妍。按照有道叔你说的后来又来了几波找许妍的,看来,许妍只是失踪了,并没有落到他们的手里。”

    “我这就去暗中排查,一定要把这个混蛋揪出来。只是张小姐会去哪了呢?”

    “我让林旭带人,在这附近找找看,实在找不到也只能希望上天保佑了。有道叔,先把寨子中和这次受伤的弟兄撤到墨云山里去,和墨云山中众人汇合后向东走。剩下的人跟着邵校尉,一起去永和城,接下来,我们要想办法解了永和城之围。”胡轩强忍着心中的痛,下令到。

    张许妍失踪,胡轩心里很痛,也很后悔,他应该告诉张许妍,无论如何不能离开寨子的。

    在夏都时,他答应了张骥;丘陵郡分别时,他又答应了张许义和张许礼,会好好照顾张许妍。可是现在张许妍下落不明、生死不知,他能做的,却只有安排人搜寻。

    不是他不把张许妍放在心上,只是康赵寨、武襄军和骁武军的近三万人还需要他,时间不允许他在这里过多的逗留,他不能用三万人的命来换张许妍。

    就在胡轩等人遍寻张许妍不着的时候,高家村东北方向,墨云山深处的一个小山村之中。

    这里的山民多以打猎为生,他们在山里过着与世无争的生活。一般情况下他们不会走出山林,只有在特定的时日会到附近的集镇上用猎物换取一些食盐等必需品。

    十余年前,一个三十岁左右的妇人带着一个五六岁的男孩从山外来到这里,从此就在村里定居了下来。

    十余年来,刚来时还很懵懂的男孩已经长大了,还成为了村子中年轻人中最好的猎手,每天出去打猎都会带回很多猎物。村子里的人都叫他阿猿,意思是他的身手像山里的猿猴一样敏捷,反正他的娘亲胡大娘也是这么叫的。

    十几天前,阿猿和几个年轻人出去打猎,一直到天黑了还没有回来,胡大娘心里着急,就请村长派人去山里寻找,结果还没出发,阿猿就带着人回来了。

    回来的除了他们几个之外,阿猿的肩上还扛着一个昏迷的女子。阿猿说她是从南边的悬崖上掉下来的,差点被老虎吃掉,好在阿猿几人赶到,格杀了老虎,救下了这个姑娘。因为猎物中多了一只老虎,阿猿还要把昏迷的姑娘带回去,几个人抬着老虎走的很慢,这才到了天黑才回到村子。

    被阿猿带回来的姑娘一直昏迷,十几天过去了,还是没有醒来,直到今天,正在清扫院子的胡大娘听见了一个怯懦的女声:“这是哪儿?我是谁?我怎么会在这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