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周之臣 / 第一〇五章 约法

第一〇五章 约法

    “陛下有旨,请恒王殿下入乾元宫面圣,其他大臣就散了吧。”就在众大臣不知所措时,扶着夏俊英回乾元宫的于忠又走了回来,宣布退朝。

    “臣等恭送陛下!”皇帝虽然走了,但是该有的礼仪还是要有的。

    刘丛礼带着百官行礼后,看着跟着于忠走进乾元宫的恒王,双目中的杀机一闪而逝。

    “是不是出乎你的预料了?本以为选了个言听计从的,没想到却是个破罐子破摔的。”刘丛礼身后,魏东然的声音传了过来。

    “这是你指使的?还是其他人指使的?”刘丛礼瞥了一眼魏东然,冷声说到。

    “这是你的外孙,其他人除了上朝,根本就见不到陛下,谁能去唆使陛下做这些事?”

    “能每日跟在陛下身边的,就只有于忠等内侍了。魏兄,先帝在时,最信任的也是这个于忠吧?”刘从礼走着走着,忽然想到了这件事。

    “或许是吧!看看今日恒王和陛下的举动,夏家人终究不是傻子。”魏东然说着,迈步走出了含元殿。

    “哼!”刘从礼冷哼一声,也离开了含元殿。

    乾元宫,寝殿。

    恒王跟着于忠进来后,就看见夏俊英坐在榻上,望着桌案上的烛火发呆。

    “于公公,把所有人都带出去,寝殿周围不要有任何人。”恒王吩咐道。

    于忠挥了挥手,寝殿中所有内侍都走了出来,被于忠集合到了一起,关上了殿门。

    “陛下!二哥回来了!以后没人能欺负你了。”走到夏俊英身后,夏俊熙小声说到。

    “二哥!!!你终于回来了!我害怕!”夏军哭的涕泪横流,哪里还有一个天子的威严。

    “陛下别怕,二哥这不是回来了吗。有谁欺负陛下,就和二哥说,二哥帮你揍他。”

    “二哥,这个皇帝你来当好不好?你当皇帝三哥和四哥都不会反对,我们还是会像以前那样好的。”

    “陛下,你忘了刚才在殿上说的话了?你是陛下,是天子!是祭告了宗庙和天地的天子。天子,怎么能随便更换?”

    “那二哥就做大将军,二哥的身后是平安王和李大都督,有他们的帮助,二哥可以好好的掌控朝局。”夏俊英满怀希翼的看着夏俊熙。

    “好吧!答应陛下。不过,这件事需要和刘司空商议。刘家的势力很大,现在浮出来的,只是其中很小的一部分。”

    “一切都听二哥的,我就在乾元宫中等候二哥的好消息。”

    兄弟二人一直从上午谈到下午,中间的午膳都是由于忠送进去的。

    直到天色近黄昏时,恒王夏俊熙才缓步走出了乾元宫。

    回到夏都的恒王府后,立即派人请了平安王朱正和、大司马魏东然、司空刘从礼、太尉陈宇等朝中重臣前往恒王府。

    酉时末,朱魏陈刘四人齐聚恒王府。

    “陛下今日在殿上的举动,诸位也看到了。对于陛下的说法,诸位有什么看法?”人到齐后,夏俊熙先开口问到。

    “殿下,老臣看来,殿下可担任这个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至于尚书令,还是再斟酌一番比较好。”因病未能参加上午朝会的太尉陈宇,认为夏俊熙一个接受圣旨。

    “陈太尉,大夏立国七百余年,何时有过宗室出任大将军的先例?”刘丛礼厉声问道。

    “先例?没有先例的事情多了,难不成,所有的事情都要找个先例?没有先例就放在那里不闻不问吗?”陈太尉针锋相对的说到。

    “此事还是稍后再议。”

    “为何要稍后再议,这是多大的事情,还不足以现在讨论出结果吗?殿下,如今四方扰攘,永州方向不能再投入兵力了。五万龙武军团调走了三万暨南军,只剩下两万龙武军如何防御南方诺大的地方?成国已经在调兵遣将,只怕是不久之后,就会对暨南关发动攻击。还请殿下接受大将军之职,统筹全军。”陈宇打断了刘丛礼的话,恳请恒王接受夏俊英的圣旨。

    “殿下,陈太尉说的有礼,还请殿下不要推辞。”平安王朱正和也站出来支持恒王,这是一定的,毕竟恒王是他的外甥女婿。

    “既然你们都同意,那老夫有言在先,仅此一次!”刘丛礼被逼无奈之下,只能同意,就在下午,夏都收到了永州最新的战报。

    坪山大败、永安丢失、永盛丢失、永川丢失,武襄军、骁武军投降大周。曾善庆率军投降,杨玉和与暨南军离心离德驻扎于永熙城,一条条不利的消息看的刘丛礼险些和儿子一样中风。

    如今永州军权完全掌控在李云熙的手里,暨南军损失过半,六个中郎将两死一降。刘家在永州乃至于东三州的布局几乎被摧毁。

    暨南军的损失过半,在加上在永安城杀戮太丘兵士家属,势必让刘家在南三州的影响力也下降很多。刘丛礼需要先收回一些触角,积蓄力量,以期下一次的爆发。

    这个时候让夏俊熙成为总管天下兵马的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是一个很不错的选择。

    当然,这种事情发生一次就够了。

    “诸位既然都认为本王应该接受,也罢,那本王就领旨!不过在此之前,本王有几件事需要和诸位先说好。”恒王说到。

    “殿下请讲!”

    “第一,迎回先帝遗孀,本王听闻萧皇后已经有了身孕,这是先帝的血脉,任何人都不得残害。

    第二,景王和瑞王不以谋反论罪,以擅自调动军队论罪,二人封地全部削减,称号褫夺,圈禁于封地,没有诏书不得出封地一步。

    第三,萧氏和秦氏只诛萧青秦安二人,其余族人不再追究。张家和许家的剩余的族人也不再追究,全部逐出大夏。

    诸位大人,这三条就是本王对此次内乱的处理,各位有没有什么补充的?”

    听完恒王的话,几位重臣互相看了几眼,刘丛礼出声说到。

    “殿下,其他的还好说,萧家和秦家只诛杀萧青与秦安,此乃取祸之道。不如把萧秦二人褫夺官职,与景王和瑞王圈禁在一起;至于张许二族,张许义手中还有数千羽林卫,这支军队只听命于先帝和张氏一族,殿下要如何处置?”

    “羽林卫全部阬杀!张许仁张许义张许礼三兄弟和许墨全部逐出大夏。”

    此言一出,众皆默然。

    羽林卫还剩下大约五千多人,那可是堪比暨南军的精锐,说阬杀就阬杀了?这位殿下比他的几个兄弟要狠多了。

    “既然如此,臣无异议!”刘丛礼同意了夏俊熙的处理方案。

    “臣附议!”其他几个大臣也表示不反对。

    大夏建平元年二月二十八日,新登基三个月的大夏皇帝夏俊英因多病之故,住于乾元宫养病,政事全部由司空、平阳县公刘丛礼掌管。军务由恒王夏俊熙统筹全局,加封恒王夏俊熙为尚书令、大将军、都督中外诸军事。同时敕封恒王恩典,赞拜不名、入朝不趋、剑履上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