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没人能阻止我匡扶汉室 / 第十一章 鼓励开垦

第十一章 鼓励开垦

    见自己家公子两三下就是收拾了这个臭酒鬼,小雅顿时眼里充满了小星星,欢呼雀跃了起来。

    随后,刘诰得意洋洋的带着小雅离开了花园,只留下了一脸郁闷的郭嘉。

    待刘诰离开后,郭嘉便是有模有样的学起了之前刘诰施展的锻体拳法。

    所谓知耻而后勇,相信待他学会这“军体拳”后就可以一雪前耻了……

    刘诰用完早膳后,洗漱了一番,便是来到了县衙大堂。

    目前他的名望值卡在了六千多,一点动静都没有,这让刘诰觉得自己必须得再做点什么。

    眼下一时半会儿还收服不了郭嘉,要是再不加把劲搞名望,半个月后那自己可就真没了……

    此时,骆俊正一脸严肃的与一众新平县官员商议着屯田事宜。

    看见的刘诰的到来,骆俊立马就是带着一众官员起身相迎。

    “诸位不必多礼!”刘诰笑了笑,罢了罢手,示意大家坐下。

    “公子您怎么来了?”替刘诰在主位腾出个位子,骆俊不禁疑惑的问道。

    刘诰笑着坐在了主位上,淡淡的笑道:“有件事我要找骆相好好商议一番!”

    “公子但说无妨!”骆俊心头一紧,直觉告诉他眼前这位世子殿下要搞事情。

    这三天来,这位世子殿下把曲辕犁生产事宜交个一个也不知道从哪随随便便招来的莽汉后,除了吃吃喝喝就没对政务多过问一句,今天怎么突然心血来潮了?

    “本公子想了解一下目前陈国有多少耕地!”刘诰说道。

    “启禀公子,目前陈国记录在册的耕田有近六十万亩!”骆俊回道。

    “才六十万亩?”刘诰听的眉头直皱。

    在这个生产力底下的时代,亩产粮食最多才三百斤,按照小麦一年播种两次来算,整个陈国有百万人口之巨,一年至少需要五六十万多万亩地来养活!

    这还是年景好的时候,万一要是遇上个旱灾涝灾什么的,粮食欠收,就容易出现饿死人的情况!

    刘诰眉头紧锁,一脸凝重。心里正琢磨着以后自己能不能在成就商城里搞点土豆番薯玉米之类的高产农作物出来。

    有了这些东西,随随便便养活个两三亿人还是可以的。

    当然,现在这个汉末乱世,经过黄巾之乱和各种天灾人祸后,人口还有没有三千万都是个未知数。

    “以往税赋是如何征收的?”随后,刘诰继续问道。

    “往年通常都是十税一!最近两年很多地方已经征不上税了……”骆俊叹息道。

    当听到十税一时,刘诰表情则是愣了一下。

    他隐隐约约记得曾在书上看过,隔壁曹老板实施屯田制时,其税收一度达到了官八民二的程度!与之相比,陈国目前所实施的税收政策已经堪称仁政了!

    也难怪这两年虽有饥荒,但陈国却并无大乱。想必家家户户都有往年留下的一点余粮,还不至于被饿死。

    不过,也仅仅只是饿不死而已,能不能撑过这个冬天,还得看此次秋耕的成果!

    “目前耕地还是太少了些!看来必须要加快曲辕犁的生产了!”刘诰若有所思,觉得自己涨声望值的机会来了。

    “骆相,本公子倒是有个小小的建议!”

    “公子请讲!”骆俊点了点头。

    “眼下陈国急需产出粮食,应当发布励农法令,鼓励百姓开垦荒田,正好本公子的曲辕犁也可以派上用场!”刘诰笑道。

    “公子所言极是!只是这曲辕犁一时半会儿也造不出来……”骆俊欲言又止。

    巧妇难为无米之炊,想要鼓励开垦,不太现实。

    目前陈国军屯和民屯总共也才十余万人,在缺乏耕牛的情况下,能保持六十万余亩的耕地,已经是极其的不容易。

    如果没有更好的工具或更多的耕牛,盲目扩大耕地规模浪费人力不说,严重的话还会耽误了播种。

    “骆相只管颁布法令便可!这曲辕犁自明天起,本公子就会先让人送一批到县衙来!”刘诰沉吟道。

    也不知道张二铁那家伙现在已经做了多少曲辕犁了,不知道能不能先推广出去一批。

    骆俊还在犹豫,一时间做不了决定。

    “此事就这么定了!骆相如果无异议就赶紧着手去办吧!”

    刘诰此刻心心念念的全是励农法令颁布后蹭蹭上涨上涨的名望值,没等骆俊开口,便是起身准备离开。

    这时刘诰突然就是想起了“招兵买马”的任务。

    只见刘诰又坐了回去,一脸讪笑的看着骆俊,说道:“骆相,还有个事儿……”

    “公子还有何吩咐?”骆俊一脸幽怨。

    这世子殿下还真是让人不省心……

    “那个……本公子在新平县闲着也是闲着,所以想在你那儿再支点钱粮出来,让我组建一支百人的亲卫!”刘诰搓了搓手,一脸期待。

    “陈王不是已经派来了李胜将军和一百羽林卫了吗……”骆俊一脸郁闷。

    这已经纯属是败家行为了!绝对不能答应!

    “那可不一样,我要的是自己亲手训练出来的亲卫!”刘诰笑道。

    “不可!此事下官可做不了主!待下官报与陈王再做定夺!”

    涉及军政大事,骆俊可没有独断的权力,果断的拒绝了刘诰。

    “那就有劳骆相通报我父王一声了!”

    见骆俊不上道,刘诰无奈撇了撇嘴,只能作罢。

    眼下最重要的事情还是先攒够一万名望值,先给自己续一波小命。这招兵买马的任务倒是也不急于这一时。

    随后刘诰便在骆俊等人的恭送下离开了大堂。

    与骆俊商议完,刘诰又是在一众羽林卫簇拥下风风火火的赶到了新平县郊外生产曲辕犁的大型工厂。

    此时,宽阔明亮的工厂内,数百工匠分工明确,正热火朝天的生产着即将对后世农业产生重要影响的曲辕犁。

    在张二铁的统一调度下,工匠们有的负责打造铁铸的部位,有的则是负责制作木质的部分,还有一部分则是充当起了组装和搬运的角色,组成了一道井然有序的生产线。

    刘诰来到作坊后,看着眼前惊人的一幕,不禁在心里狠狠地赞扬了张二铁一番。

    这不就是后世最常见的生产流水线嘛!自己果然没有看走眼,这张二铁果然有几分本事!

    思索间,张二铁看见刘诰进作坊后第一时间就是谄笑着迎了上来。

    “公子您怎么来了!”

    刘诰笑眯眯看着眼前这个意气风发的精壮莽汉,询问道:“曲辕犁生产的情况如何?”

    “启禀公子,前两日由于工匠们刚到作坊,并不熟悉制程,目前只生产出五百架!”张二铁憨笑道。

    “五百架啊……”刘诰沉吟着,眼中若有所思。

    以为刘诰是对产量不满意,张二铁连忙使劲拍了拍胸口保证道:“请公子放心,眼下大部分工匠已经对制程了然如胸,相信今日仅一天的产量就可以到达五百架!”

    “干得不错!好好干!以后少不了你的好处!”刘诰满意的上前拍了拍张二铁的肩膀。

    仅仅靠眼前这一百来号人,一日能产出五百架曲辕犁,对于目前这个时代的工业水准来说已经是很不容易了。

    这也让刘诰对于张二铁的能力有了一个崭新的认识。

    受到了刘诰的褒奖后,张二铁一脸欣喜,随即便是激动的下跪行礼,恭声道:“愿为公子肝脑涂地!”

    刘诰点了点头,然后转身对着随行而来的羽林卫校尉吩咐道:“叫人来取走产出的曲辕犁,送到县衙去!

    “诺!”羽林卫校尉应声退下叫人去了。

    随后,刘诰在张二铁带领下视察了一番生产线后,便是离开了工厂回到了新平县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