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幻境街探案录 / 第49天趣话:姜子牙摔琴

第49天趣话:姜子牙摔琴

    在商朝都城朝歌有一户姜姓人家,本是贵族,到了商朝末年家道衰落,连一个儿女也没有生下。为此,姜老员外和老夫人整日郁郁寡欢。这年秋一天午时前后,一片乌云飘来,顿时天降大雨,雷声一阵响过一阵。姜老员外扶着夫人,站在窗前望着外面的雨天,更觉晚景凄凉。

    忽然一声巨雷在院子上空炸开,接着一个大如米斗的火球落下,正好卡在院中那棵老树杈上。火球无法落地,空中打闪不断,雷声连连不止。窗前两位老人惊异片刻,老夫人说:“相公,快把那根树杈锯下来,让火球落地。”“不行啊!”姜老员外着急了:“那可是咱家的镇宅宝树啊,不能伤。”“你我连儿女都没有,又都这么一大把年纪了,还什么镇宅不镇宅的?”“不行啊,夫人!不能这样!”

    老夫人见相公不肯,便自己拿了锯冒雨走到树下,谁知刚刚将锯齿放在树杈上,就听咔喳一声,树杈断落于地。真是怪事,屋里屋外两位老人又都一呆。那火球落地,向上一弹,然后如气球般飘向空中。

    顿时雨过天晴。老夫人回过神来,转身要进屋,忽然听到身后一阵婴儿啼哭,回过身来,见地面上躺着一个婴儿。正是火球落地之处。老夫人哪里还管许多,扔掉锯子,跑过去抱起婴儿,跑向屋内。

    姜老员外早就听说过世上有雷生子,而且个个都能成为天下奇才。如今一个雷生子降在自己家中,说不清有多欢喜了,便和老伴一起,将这孩子收下,视为己出。老夫人为婴儿起名子牙,到了上学时,老员外又给子牙起名姜尚。

    姜子牙本是雷生子,自然聪明过人,才十六七岁,就将普通人一辈子也学不完的知识,全部融会贯通。胸中学问越多,自然胸怀越广,志向越大。可此时的商朝被纣王弄得乌烟瘴气,民不聊生,像姜子牙这样的人根本不会有出头之日。他便告别父母,云游天下,寻找明君。

    姜子牙听说魏国公子比较贤明,将来要继王位,就投奔了魏国,做了魏国公子的书伴。有一天,公子下朝回来,神情恍惚,唉声叹气不止。姜子牙问其原因。公子说:“我国同赵国一向交好,而且两国相邻,唇亡齿寒般的关系。如今秦国攻打赵国。赵国向父王求救。父王命晋鄙为大将军去援助赵国。”

    姜子牙来到赵国时间虽然不长,但他知道晋鄙是位旷世奇才,带兵打仗,无有不胜之理,便说:“有晋鄙带兵救援,公子还有何忧呢?”“嗨——你有所不知呀——”原来,赵国求救,魏王虽然发了兵,可他害怕秦国势力太大,一旦得罪了秦国,后果不堪设想。便一面让晋鄙带兵前往,一面暗暗嘱咐:“且不可与秦兵交战!”

    晋鄙遵从王命,到了前线却不与秦兵交战。结果,秦兵没了后顾之忧,便长驱直进,直逼赵国。赵王见情势危急,派遣使者再次来到魏国,向魏王求救。可是,魏王托病在身,就是不见赵国使者。

    如果秦兵攻克赵国,那么,秦兵决不会善罢甘休,还会长驱直进,魏国必然危在旦夕。公子知其厉害,如何不急?姜子牙听公子说完,点点头说:“办法不是没有。就是不知公子敢不敢做?”“只要能保住我国平安,还有什么事不敢做的?”“那好。”姜子牙一副胸有成竹的样子:“调用晋鄙的令符在哪里?”公子想了想:“在我父王寝宫。谁能拿出来呀?”

    “大王最宠爱的妃子是如姬。她完全可以出入大王的寝宫。我听说如姬的父亲被冤枉而死,是你设法为他平的反。你是如姬的恩人,求她做一件事,有什么不可?”公子听罢大喜,依计照办,果然第三天,就从如姬手中拿到了令符。“现在我可以调动晋鄙出兵了!”“问题还不这么简单。”姜子牙摇着头说:“晋鄙深知大王性格,如果他不相信这枚令符呢?”“他,他怎么敢?我是公子!”“将在外君命有所不受。晋鄙又是个旷世奇才,他没什么不敢的。”“那,那我这枚令符不是没用了吗?”“用,还是有用的。名正言顺吗。”公子看着姜子牙:“我怎么越听越糊涂了?”

    姜子牙不答反问:“听说你时常接济一位孝子,而且此人力大无穷,还会一些武功?”“确有其人。提他做什么?”“把他请来做你的随从,再加我,就可以出发了。”

    那人名叫朱亥,把公子视为恩人。只要公子开口,他怎有不答应之理?公子带着姜子牙和朱亥乔装一番,来到晋鄙的军营。公子拿出令符说:“父王有命,命你即日出兵,与秦兵交战。保护赵国,其实就是保护我们魏国。”

    晋鄙接过令符看了看,冷冷一笑:“公子,这是您的意思吧?”公子怒道:“怎么?你没看见令符吗?”晋鄙看看姜子牙和朱亥,又说:“令符看到了,也是真的。但我知道,您是如姬的恩人,大王最宠爱的也是如姬,这枚令符虽然在大王寝宫,可是如姬要偷——”姜子牙怒道:“大胆晋鄙,你敢抗旨吗?”晋鄙“哈哈”大笑过后:“抗旨不敢,只是本将军已接到大王秘旨,令符被盗,已不再有任何效用了。哈哈……”

    晋鄙仰头大笑。姜子牙暗示朱亥。朱亥从腰间拔出短剑,一个纵身跳到晋鄙面前。晋鄙只觉一阵风扑来,还没弄清怎么回事,朱亥的短剑已经刺进晋鄙心口。晋鄙笑声未止,人已倒地身亡。

    这一刹那的变故,公子料所未料:“你,你们——”姜子牙上前深施一礼:“公子,这是我的安排,不关朱亥的事。公子要罚就罚我吧!”“嗨——”公子无力地坐在椅子上:“晋鄙衷心耿耿,可是我国第一大将啊!”

    姜子牙又向前一步:“公子,晋鄙将军的才能,我姜子牙无限佩服,杀他我心里也不好受。可是,他只知道遵从大王之命。杀一将而保一国,若不杀他魏国难保啊!”“哎呀,算了算了,我不管了!”姜子牙走出大帅行营,举起令符高声断喝:“晋鄙不听王命,已被斩首。各营将士将听命于公子,明日起兵,与秦兵交战。”

    只有晋鄙一人知道大王密令,个个都不知其中原因。既有令符在,又有公子坐镇指挥,哪个敢不听命?姜子牙运筹帷幄,公子依计调兵遣将,同赵国大兵一起,打得秦兵落花流水般溃逃而去。

    早有密报到魏国。魏王听说公子杀了晋鄙,亲自率领大兵同秦兵开战,吓得一病不起,竟然呜乎哀哉了。

    公子继承了王位,可他并没有重用姜子牙,只是给了他一个小官。姜子牙虽然没有过于在意这些,可公子继承王位不久,便花天酒地,荒废朝政,比乃父竟有过之而无不及。姜子牙感到前途一片黑暗,便辞官离开了魏国。

    姜子牙又周游了一些国家之后,听说越王贤明,颇有大志,于是又奔赴越国。到达越国的当天夜里,一身疲劳的姜子牙正在一家旅店里熟睡,突然闯进一队官兵,不由分说,将他抓进大牢。大牢里关了很多人,经过询问才知道怎么回事。

    原来,都城外一个叫刘包的人,在挖地窖时挖出一箱子金元宝,要献给大王。因为他见不到大王,就用担子挑着送进了大王身边的宠臣李密府上。李密当时忙着为大王做事,也没有验看就收下了。第二天,李密让家人挑着担子给大王送去。大王满心欢喜地拿下担子上面盖着的布,顿时暴跳起来:“李密,你看看这是什么?”

    李密正猜测着大王会怎样赏赐自己,突见大王发怒,急忙走过来看:哪里有什么金元宝,整整一担子土块儿。大王怒气难消:“你说的金元宝呢?”“臣,臣,臣——”

    李密想说不知道,那等于犯了欺君之罪,只好说昨天夜里家中遭了盗贼,丢了很多东西,确实不知道连放在密处的金元宝也丢失了。越王相信了他的话,命他在一个月内破案,找回金元宝。可哪里去找呢?李密先将刘包下进大牢,然后命令手下军兵见着可疑的人就抓,若能交出两个金元宝就可赎身。他知道无法抓到盗贼,只有依靠赎身的金元宝来交差。

    凡是交不出金元宝的都要受到大王的亲审,多数人因为受不了刑罚而死在大堂上。这日,姜子牙也被带进王宫。当审讯到他时,姜子牙高声叫道:“小民是过路人,不是盗贼,但可以帮助大王破获此案。”大王向前一探身:“你若能破获此案,本王有赏,若破不了呢?”“愿献出项上人头。”“好,赐座。”姜子牙慢慢坐下,打量了一番满朝文武,然后说:“大王,小民想问问李密李大人。”

    大王恩准。李密只得上前一步。姜子牙问:“请问李大人,那刘包是怎样把金元宝送到贵府的?”李密回答:“用担子挑的。”“当时没有验看吗?”“因为忙于公务,疏忽验看了。我想一个小民,量他也不敢欺骗本官。”姜子牙转向大王:“大王,根本没有什么盗贼,问题就在刘包身上。”大王不解:“为什么?”姜子牙从椅子上站起来:“大王,一担子金元宝,一个人如何挑得动?只是不知道刘包为什么要陷害李大人。”大王想了想:“嗯,有理。把那个刘包给我带进来,孤王要亲自审问,看他为什么陷害李密,欺骗本王。”

    刘包刚被带到,只见他一下跪倒在地,高呼:“大王,小民有血海深仇啊!若不如此,便见不到大王,便无法报仇啊,大王——”“嗯——”大王先是一愣,随后问道:“有什么血海深仇,说出来,孤王听听。”

    刘包向前跪爬几步:“小民的姐姐嫁到张家,已经怀孕五个月。那日去田里给姐夫送饭,谁知姐夫吃了竟然中毒而死。小民姐姐的公公告到李大人处,硬说小民姐姐毒死了姐夫。李大人不分青红皂白,草率判了姐姐死刑。可怜姐姐腹内五个月的婴儿也难逃此劫。大王,小民的姐姐和姐夫恩恩爱爱,又有了骨肉,小民的姐姐怎么会毒死姐夫呢?大王,给小民作主哇——”

    大王想了想:“嗯,此案果然蹊跷。李密,你为什么如此草率判案啊?”

    李密向前一步:“大王,臣问过张刘氏,那日所送饭菜都是她一人所做,又是她亲自送去,这段时间没有任何人插手。张刘氏的嫌疑最大。而且,张刘氏自己也承认了下毒一事。所以,臣才判了她死刑。”“嗯——”

    大王正想说什么,刘包又向前跪爬一步:“大王,小民的姐姐是被屈打成招的!大王,给小民作主啊——”大王看看姜子牙:“姜先生,你以为呢?”“小民以为这其中必有隐情。”“那好,本王见你聪明过人,就请你帮助调查此案如何?”“小民愿为大王效劳。”

    姜子牙答应了大王的请求,出了都城去找张刘氏的公公,问明当日所送的饭食是鱼汤和米饭,然后沿着送饭的路线查看,一直到田间,都没有发现任何线索。姜子牙回到张老汉家里,亲自做了一碗鱼汤和米饭,放在一张桌上,然后坐在桌前呆呆地思想。忽然内急,就走出去小解,回来时突然听到一声凄惨的猫叫。再看地上,一只小猫正满地打滚,很快呜乎哀哉了。姜子牙一愣,难道这米饭和鱼汤本身有问题?急忙走近一看,发现瓷碗中有几朵荆棘花瓣。想了想,他用手挠挠头发,又掉下几瓣来。他突然想到送饭途中要经过一片荆棘林,便跑去采摘了一些荆棘花瓣,回来重新做了鱼汤米饭,将荆棘花瓣放进瓷碗中,又去市场买回一只狗,用掺有荆棘花瓣的鱼汤和米饭来喂。那条狗只吃了几口便躺倒地上,翻滚了一会儿就口吐白沫而死。

    张刘氏毒夫案终于真相大白了。

    姜子牙虽然破了案,可刘包因为欺骗大王最终没能逃脱一死。而冤案的制造者李密却毫发无伤。姜子牙觉得越王并不贤明,便及早离开了越国。

    姜子牙不再相信传闻,每到一个国家,他都要认真考察国王一番。可是,几十年过去了,他没有找到一个可以辅佐的贤明君主。此时,他已经六十岁高龄了,可他还没有丧失信心。这一年春,姜子牙来到了位于商朝最西部的周国。

    近年来,周文王的大贤之名已传遍天下。姜子牙到了周国,还是没有急于拜见文王,而是做起了买卖。一晃又十几年过去了,姜子牙以他的聪明才智赚了很多钱,已成为周国都城的首富,却仍然不能引起文王的注意。根据他的情报,纣王已把整个商朝天下搞得人怨沸腾,目前正是起兵伐纣的最佳时机,他如何能不着急?

    那日,姜子牙走在一条繁华的大街上,看到一个卖琴的人,突然心生一计,走过去拿起琴来看,突然大声道:“好琴好琴啊!”顿时有一些人围拢过来。其中一人问:“你说是好琴,能说出好在何处吗?”

    姜子牙慢声慢语地回答:“此琴来自瑶池。听说过霓裳羽衣曲吗?那是只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才能听到的曲子,也只有这把琴才能弹到妙处。多年前,神人来我梦中教会我弹奏此曲,可惜无此琴啊!此琴,我将用我所有家产买下。下月初七巳时,我将在鼓楼上弹奏霓裳羽衣曲!”

    姜子牙果然用全部家产买下此琴。下月初七巳时,姜子牙按时出现在鼓楼上。此时鼓楼下已经围得人山人海,人人都想听到这首只有玉皇大帝和王母娘娘才能听到的曲子。赶巧,微服私访的文王也杂在人群中。姜子牙看了一会下面的人群,将琴高高举起,大声说:“其实这是一把最普通不过的琴,我也不会弹奏霓裳羽衣曲。只因我姜子牙周游列国,一心要辅佐明君,拯救天下苍生,却难以完成此愿,虽然赚了很多钱,可是,要那些钱来何用?昨日倾囊买下此琴,只为今日在此摔琴!”

    姜子牙说罢,狠狠将手中琴摔下鼓楼。忽然,人群中一个白衣人拔地而起,于空中接住此琴,轻轻落在地上,拨动几下琴弦,看着姜子牙说出一句上联:“朝霞似锦,晚霞似锦,东海锦,西海锦。”姜子牙回道:“新月如弓,残月如弓,上弦弓,下弦弓。”白衣人叫了一声好,又出一上联:“成成败败,成成成败?成成成,败成败。”姜子牙当即对出下联:“是是非非,是是是非?是是是,非是非。”“好!”白衣人又赞了一句,一个纵身而起,飞上鼓楼,挟住姜子牙飞身而下,又一连几个纵身,两人都消失了。后来周国有个传说:姜子牙摔琴,摔出个文王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