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天欲明 / 一百五十四:王洪会

一百五十四:王洪会

    只不过偌大一个大宋,如胡铨这般,对荀懿持如此宽容的态度之人,其实还是小部分。

    不屑与之为伍的不在少数,譬如正坐在王伦对面的洪皓。

    馆驿之外是肆虐的寒风,吹过纸糊的窗,发出一阵阵哀嚎。

    洪皓瞪着眼前的不速之客,但王伦不急着说话,他只看着窗外,看着那烛影摇晃,好像着了迷一样。

    洪皓自认是一个定力极佳的人,即使被扣金国,被迫与那些游牧的女真人相处,他也能安贫乐道,每日教他们读书写字,自己温书抄经,可谓自得其乐。即使是被迫闲居,他也不曾开口说过什么怨怼。

    数年的被扣生活,他已经习惯了随遇而安。

    而他却受不了这室内目前的沉默。

    在烛光晃了晃,滴下第一滴红蜡时,他终于忍不住率先开口道:“是那位荀长史,让你来的吧。”

    他和王伦虽然都被困金国,但却因为金人隔离政策极少见面。而这会这位名义上的通缉犯登门拜访,必然不是什么好事。

    而他来的诉求,洪皓已经能够猜到了。

    但直来直去不是官场的作风,他还是要从那个女人——荀长史说起。

    他们之间的话题很难不涉及到那个女人,那个在北地风雪里向他们伸出一只帮助的手的女人。

    很多人接受了这只手,施宜生,宇文虚中,王伦,乃至于太多的汉臣……他们各有各的原因:

    有人为了公平交易,有人为了自己的家人——那些本应被送往金国却被她半路截胡,送到安西妥善安置的人,有人为了还她的人情,有人为了天下安宁……

    太多太多了,这样的理由洪皓已经听过太多,以至于竟不想问王伦他的原因。

    他已经意识到,那个女人的势力,已然悄悄蔓延到了大宋,而这批受过她人情,与她为伍的南归汉臣,正是她的最好武器。

    他看着王伦淡定的举止,想起似乎也是在这么一个风雪之夜里,冒雪而来的那个女子。

    按理说,安西都护府长史亲自而来,他应该迎接,至少表现出一点善意,而他没有,他派了个自己的学生,老远地把她拒之门外,正如他拒绝她的来信,拒绝她的说客那样干脆利落。

    鬼使神差一般,他在窗边探出头去,想要见见这位以谦卑美丽的言辞和强大丰厚的资产收买人心的女子。

    这本不是非礼勿视的君子所为,可他就是那样做了。然后看到雪地里那个裹着黑色斗篷的,身形修长美丽而略显单薄的人影。

    看到霜一般的月光映着她美丽的面容,看到她黑色斗篷下一点水蓝的裙边。

    看到她面带春风秋月一样的温煦微笑,聆听他的学生下毫不留情的逐客令。

    然后不知是天意还是巧合,在她唇角带着不曾掩去的笑意回身之间,他撞上了她的目光。

    宛如霜夜月明,大雪忽霁。

    好像什么已经无声无息地,降临了他的内心。

    他无法形容那是种什么样的感觉,但他清楚地记得他轰地一声关上了窗,蹲下身来,连她之后扬声说了什么都未听清。

    因为那一眼,让他觉得,近乎窒息。

    他抓住自己的喉咙,努力平息着不知名的情绪,取而代之的是巨大的愤怒。

    只是一个头发长见识短的海外州府女子而已,她怎么敢!她怎么能!怎么可以表现出这种超乎于他的气魄?

    难道身为女子,不应该温良贤淑,不应该小心翼翼地依附于他人么?

    所以他就杠上了这个女人。

    他的骄傲与尊严不允许他向她妥协,不论出于什么理由。

    他看着王伦久久不语,指尖一伸,正触到了那只青瓷茶盏:“你回去告诉她,如果要谈,让荀墨亲自来找我。”

    王伦噗嗤笑出了声。

    而后他越笑越大声,几乎整个人都伏在了桌上,毫无任何君子形象可言。或许那只是一会儿功夫,但对洪皓而言却是无法忍受的羞辱:“你笑什么!”他几乎要按捺不住自己的下一句话:你是和那个女人一样疯了么。

    王伦擦了擦自己眼角笑出的眼泪,重新端坐起来,目光定定地直视着洪皓道:“洪尚书不愿与荀长史为伍,只是因为,她是个女子?是个来自海外州府的女子?”

    洪皓愤怒地拍了桌子:“难道不是么?”

    王伦看了他一眼,那近乎是居高临下的目光,让洪皓几乎想要发火赶人。可下一刻王伦就开口,用一种冷淡中带着嘲讽的语气道:“洪尚书难道觉得,这次起复,是因为官家突然发现您才是君子?还是因为秦相公良心发现愿意放您一码?您明明已经知道,您受了她的人情了。”

    洪皓以相同的语气反唇相讥道:“哦?我怎么觉得这分明是利用呢?”

    王伦毫不在意地鼓掌了几下:“洪尚书难道不觉得,一个人只有有利用价值的时候,才值得称道么?”

    这简直是为荀懿辩护到几近恬不知耻的言论了,洪皓当场发作,拍桌子喊道:“你给我滚出去。”

    他是信佛的君子,能被逼得出了“滚”字,可见这等言论对他触怒到了何等程度。

    王伦看他如此态度,也不准备与他多言,只在出门之前冷冷地丢了一句:“洪尚书难道觉得,凭自己一人之力,能在朝廷长长久久地待下去么?”

    洪皓没有答话。他什么话也说不出口,只好端起那杯象征送客的茶。

    不劳他再开口说些什么送别的礼貌套话,王伦就走了出去,消失在了一片萧萧瑟瑟的冬夜冷风之中。

    数日后,江南东路提刑官陈俊卿通报,据徽州歙县知县狄彦上奏,在其境内发生一起意外火灾,发现死者一人,凭其衣着及随身物品,认出是曾使金国的王伦。

    同日,吏部尚书洪皓上《为国取贤录》,推荐人才五十余人,一改自秦桧专政以来,近侍官员空虚,六部尚书不全的风气。

    赵构大喜,以为有这些人足以安邦定国,急令礼部发下文书。

    又同日,安西都护府朝贺车驾,启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