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杨过的人生模拟器 / 第五章 兄长

第五章 兄长

    瘸腿的胡姓中年有条不紊安排着马队。

    众人将马匹和货物围绕在中间,然后掏出水和干粮就着吃了一些,就此安歇。

    清晨,天微微亮。

    杨过平日里练枪打熬身体,起的很早。他有些得意,自以为是第一个起身的,于是先准备到前面的柿子林里小解一番。

    刚进入林中,就听到了嗖嗖嗖的声音。

    杨过定眼一看,这人正是柴荣。

    只见他张弓搭箭,百米开外,箭无虚发,将枝头寥寥无几的几颗柿子射落枝头。

    杨过暗衬:“看着他的年纪也比我大不了多少,箭法竟然如此精熟,我若是要学肯定比他不差,也不知道他肯不肯教我。”

    杨过自言自语道:“就算是他不教我又如何,如果有弓,难道我自学的话会比他差了吗?”

    杨过看着柴荣手中那张弓心生羡慕,那是他消费得起的,就算是日日捕鱼去卖,一日赚得几十文钱,也不知道何年何月才能买的起。

    “改之,你在笑什么,怎地入此的开心。”

    柴荣早已结束晨练,将草丛里掉落的箭矢拾起放入箭袋,正准备回去,却发现了站在林边嘿嘿傻笑的杨过。

    偷看别人练箭被人发现,这可不大好。

    幼时母亲为了追忆父亲,时常练枪,那时杨过就躲在一旁偷偷的看。

    被母亲发现之后,见她微微一笑,杨过便求着母亲教他武功。

    只因杨过年幼,再兼穆念慈自杨康死后神伤不已,早早撒手人寰,所以杨过并没有能继承到穆念慈的全部武艺。

    他只记得母亲曾叮嘱过他:“不可以偷看别人练武,如果别人发现,被人打残事小,有可能还会结下大仇,导致小命不保。”

    “不过亲近的人除外,你死缠烂打些,你郭伯伯为人忠厚,将来求你郭伯伯多教你些武艺傍身没什么坏事。”这是穆念慈躺在病榻时说的话。

    杨过小脸一红,心想:“要是怪我偷看他练箭的话我瞬时就走,绝不多停留片刻。”

    柴荣发现了他,然后举着弓说:“你要不要看看。”

    看见杨过开始时,目不转睛的盯着自己手中的弓和箭,自己叫他偏偏转开了头。

    柴荣暗自感到好笑,偏偏想起自己数年前的自己,兄长拉弓射箭,自己在一旁偷看,被发现后也不就是这副模样吗?

    来!柴荣主动把弓递到了杨过手中。

    若是对柴荣熟悉之人看到必定惊奇,这把唐代制式的柘木长弓可是他的心爱之物,非挚爱亲朋不可随意给人触碰,这才认识一日就主动将弓送到了别人的手中,这是真是让人大跌眼镜了。

    《周礼》中说要做出好的弓所必须用的七种木材,柘木为最上品。

    柘木是一种生长在海拔一千米左右的一种乔木,用这种木材制造出来的弓十分的坚实耐用,当然要成型一把真正的唐制柘弓还需要无数道繁琐复杂的技艺,其价值自然不菲。

    杨过见柴荣举箭拉弓数十次,倒也不陌生。

    只见他接过手来,立时便举起弓就去拉,柴荣连忙阻止。

    却也已经来不及了。

    初次练习,拉不开也到罢了,如若拉到一半气力不足猛然放手,即便是空弓,那后果可是会很危险的。

    只听绷的一声,杨过将弓拉了一个满月,空眩声嗡嗡作响,将刚刚栖息在林子上的几只飞鸟瞬间惊走。

    这弓可是一石的步兵弓,只有士兵中的精锐才能射此弓,已经称的上是强弓了。

    就算是柴荣自己也不能如此随意的拉动。

    柴荣看着杨过,目光闪烁,脸上的表情又是惊讶又是欣喜:“小小年纪,竟然有如此的膂力,当真不凡。”

    他问杨过:“你可是学过射箭吗?”

    杨过摇了摇头

    “那你还拉的动吗?”柴荣又问。

    杨过不说话,示意可以再来。可再次举起弓后,待了一会儿,半响没有动静。

    柴荣心道:“果然只是恰逢其会罢了,想我长他六岁,也只能张弓搭箭射出数二十次而已,再多了不免虎口崩裂。”

    看着杨过小脸憋的通红,好似使出了了九牛二虎之力一般,也就堪堪拉开半个圆。

    即便如此,也足以让柴荣惊叹了:心道:改之小兄弟,看着瘦瘦小小的,不想却有此力气,待到他在长上几年,那还了得。

    不过须臾,只见杨过深呼一口气,一连将弓拉了三个满月,这操作简直惊掉了柴荣的下巴。

    原来杨过不说话,是为了找第一次拉弓时的感觉,那时只觉的一股热流从丹田涌上,双臂轻轻一拉便撑开了弓。

    杨过如此聪明,一想便知道是平日里练的那套心法起了作用,平日练着,一方面是因为,那是母亲留给他唯一的几个念想之一。

    再就是为了消磨时光,不想竟然如此神奇,又这般好的作用,用尽全身力气勉强才拉开一半,谁知道只要将丹田热气导在双臂上,以往又强又硬的长弓,轻轻的就被拽开了。

    少年人玩心甚重,来来回回拉了十几多遍,不过一会儿,本就不多的丹田内劲早已榨的油尽灯枯了。

    再想拉开,已经难了,柴荣只当他是力竭了。

    只见杨过把弓拿在手中摩挲着,过了好一会儿,才恋恋不舍的还给了柴荣。

    柴荣接过手问

    “喜欢吗?可惜,这是姑父送给我的,现在不能转送给你,只能借给你,等回了太原,我禀明姑父,便把它送给你。”

    杨过看着柴荣心生警惕,心想:“他为什么对我这般好。”

    随即又摇了摇头,人家对我这般好,即便的有什么图谋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再说了自己孑然一身,看起来并没有什么值得让人干这么赔本的买卖的。

    杨过倒好,也不说要也不说不要,只是以退为进。

    不多时,两人一前一后出了林子,走在道上两人也不言语。

    杨过在柴荣身后扯了扯,说道:“你教我射箭好不好,等我学会了可以帮你杀人。”

    柴荣大笑,心道:这小子终于还是忍不住了。

    他道了声好,说道:“只不过不能随便杀人,杀人只是为了救人。”

    杨过点了点头,表示已经记住了这句话。

    “我痴长你几岁,你如果不嫌弃就叫我声兄长吧。”

    “好!”杨过的眼角有些湿润。

    “诺!先拿着吧!从明日起,我教你拉弓。”

    就这么着,这把价值五六千文铜钱的唐制步兵制式弓,就被柴荣送给了仅仅相识一天的小兄弟。

    而在这个年代,一个小商贩辛辛苦一年可能也不能攒下这些钱。

    贫瘠些的土地也不过两三百文一亩,柴荣这一送就送出去二十多亩田地。

    这兄长认的也太值了,真是太大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