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劝你善良 / 第三章 搞粮食

第三章 搞粮食

    夜已沉。

    “啪啪啪”

    来到明朝的第一个晚上,李朋朋浑身难受。

    头一次睡窑洞,本来还有些新奇,但当他迟迟无法入睡的时候,心态就变了。

    翻遍了系统也没有找到诸如蚊香,花露水,杀虫剂这种东西。

    只能伸出巴掌与蚊子斗智斗勇。

    被吵醒的李锦还劝解他,这还是因为干旱的原因,蚊虫比往年少的多,睡着了就感觉不到了。

    得了,李朋朋躺平了,来吧,吸吧,早晚撑死你们。

    到了后半夜,翻来覆去的李朋朋终于还是昏死了过去。

    日上三竿,李朋朋在李自成第三次呼唤的时候起床了。

    破败的官道上,李自成看着他一脸的熊猫眼,问道:“社长是不是昨晚没睡好?”

    昨晚李朋朋也假模假式的给新设立的朋朋商社制定了职位。

    胡司令还有十几个人,七八条枪呢,自己总不能是个光杆司令吧。

    于是自己任命自己为董事长兼CEO,可惜这俩人不明白什么叫CEO,又改成社长。

    李自成任总经理,李锦任副总经理。

    “嗐,别提了,我认床,到新地方是这样的,习惯就行了。”

    李锦也没戳破他,提溜着李自成的木矛,紧紧地跟着他伯伯。

    三人制定的计划是,先在城外招20个流民当护卫,最好是拖家带口的那种。再由李自成和李锦寻一片荒地扎根。

    而自己则联系人将粮食运送过来。这倒不怕暴露,因为系统总会用最合理的办法将物资提供给他。

    米脂城外,还是一片死寂的景象,城门依旧紧闭。城外的灾民依旧躺着等死,只有官府雇佣的收尸人推着车子到处寻找已经没气的尸体。

    毕竟只有大灾的话,米脂城内或许还不会受到太重的影响,但是尸体不及时处理出现大疫的话,那么谁都活不了。

    不知道谁突然喊了一声,“招人啦。”

    哗啦啦的围过来一群人。

    李朋朋还是第一次近距离见到这个时代的普通群众。毕竟他昨天见到的几个人最差的也在史书上留下过一个名字。在艾家庄也只是远远的看到过几个劳作的佃农。

    他真正的第一次理解到什么叫骨瘦如柴,什么叫衣衫褴褛。这两个词也难以形容眼前的众人,尤其是当中有着大批营养不良的大头娃娃。人群后面还躺着更多不知道是死是活的身体。

    与想象中、电视里的灾民差距太大了。

    李朋朋仿佛是被什么触动了心弦,他改变了计划。

    “鸿基哥,这些灾民我全都收了。”

    “城外最起码有一两千人,你这。”李自成有些犹豫。

    李朋朋打断了他:“放心吧。锦哥儿,你先挑十个人维持下秩序,每人先给半块饼干。鸿基哥跟我去取粮食。”说着从包中取出了一整包压缩饼干交给了李锦。

    李锦也不含糊,既然全都要收,就随便点了个10个看起来还比较壮实一点的,每人发了半块。

    李朋朋积分瞬间进账60。直接用33分换了三吨白面。

    系统随即提示他面粉已经送到了,只需要去城内的何记粮行取就行了,领取道具就在包里。还温馨的提醒了道具不可以用作他用。

    李朋朋连忙打开包,里面多出了一张纸,拿出一看,花花绿绿的,居然是张银票。合着系统所谓的合理办法,就是让自己花银子去买?

    凭票给付白银三百两。

    天启五年。

    山西顺福商号。

    其他的像是鬼画符一样的东西他反而是看不懂了,也不知是故意做出的记号还是自己本来就不认识的字。

    转身问了问李自成,李自成只说城内麦子的价格已经是每石四两银子左右。这么算下来,自己手中的银子能换六七十石小麦,磨出面粉也差不多有三吨吧,虽然不太清楚如何换算,但系统不至于骗他。(明末清初银铜兑换比例大概是1:700.)

    看着城外灾民正在慢慢汇聚在一起,城墙上的守城兵丁突然紧张起来。昨天县里的老爷还说南边的流贼北上了,已经到了绥德,还叫咱们注意点,难道今天就到米脂这儿来了?

    又见灾民中有两个人向城门这走来。

    “站住。什么人?”

    看着城墙上的人,李自成笑骂道:“瓷锤,额你不认识咧。”说着把头抬起来。

    “枣儿哥,你咋又来了呢。”城墙上的人认识李自成,似乎关系还不错。忙让人下去开门放二人进来。

    “这是额东家,李老爷。”

    那兵丁穿着一身破旧的兵衣,脑袋上系着一条麻布,打量着李自成和李朋朋。

    “扎势的很,夜儿个刚被驿站辞了,今天又找到事咧。”

    “博社咧,额还忙着咧。有空请你咥饭。”李自成也不理他,引着李朋朋就往城内何记粮行走。

    灰色的砖房,土黄的窑洞,中午正是火热的时候,街上都没几个人。似乎来到了什么特色景区。

    李朋朋是第一次来到明代的县城,米脂城面积不大,横竖都不超过两公里,就连城墙都是嘉靖年间才修建的。

    城不大,有钱人却不少,三百两银子也就是几十石粮食,连个水花都打不出来。何记粮行也很痛快,有人要买高价粮,总不会不卖吧。要知道这个时候山西的粮食,一石也才一两银子左右。

    “爷,您喝茶。”店里的小厮点头哈腰的端来了一杯茶。

    李朋朋大咧咧的坐在椅子上,一上来就直接拍出了银票,冲着300两银子的面子,受惊的何记的掌柜杜大统拿出了珍藏的紫阳毛尖。

    嚯!烫!李朋朋一口气没提上来,险些把杯子摔了。倒是站在旁边的李自成眼疾手快,一把接住,放在了桌子上。

    后院。何记的东家何有财和杜大统正在商量着什么。

    “东家,艾家的车队前些天被流贼截走,我看陕西又要乱起来了。这价钱咱还能再涨涨啊。”杜大统弓着腰悄悄的说道。

    “咳咳!糊涂,你这说的是什么话,陕西乱起来咱们的生意还怎么做,哎,该死的流贼,百姓苦啊。你看前面那个小和尚是什么来头?”何有财一副悲天悯人的模样。

    “东家,听口音像直隶那边的,用的是晋商的银票。就是身边跟着的是前些天弄丢公文的那个驿卒李鸿基。”

    “直隶的干嘛要到陕西来买粮?不应该啊。”何有财思索了一会儿,“那银票没问题吧。”

    “真的不能再真了。我都瞧仔细了。顺福商号,祁家的银票见了多了。”

    “那咱们就稍稍涨一点。你到前面说五两银子一石。试探一下,看看他是什么来路。”

    杜大统一脸佩服的表情,暗道:“不愧您才是东家啊,我准备涨二钱,您这直接涨了一两。”

    何有财又说道:“县衙那边怎么样了?”

    “东家放心吧,罗老太爷那边都打点好了,到时候咱们米脂的赈灾粮何记可以吃下五成。就是有点担心延安府艾同知那边要是知道了会不会节外生枝?”

    “艾同知那边已经送了五百两。艾家家大业大,不在乎这些。五成也有几千石粮食,咱们一转手就赚回来了。”何有财胸有成竹的说道,“到时候再给老爷们分一点就行。”

    李朋朋的茶都续了两次水了,杜大统这才姗姗来迟。

    “贵客久等了,实不相瞒啊,这流贼肆虐,山西,河南的粮都进不来,所以嘛,这粮价今日又涨了一些。”

    “嗯?现在是什么价了?”李朋朋倒是不在乎,反正花的不是自己的钱。

    杜大统竖起了一个巴掌:“五两银子一石。”

    李自成被吓了一跳,怎么昨天还是四两,今天就变成五两了?刚想要问问,就听身旁一个声音传来。

    “买了。拿粮食吧。”

    李朋朋是什么人,那是天选之子,自带金手指的男人,别说是五两银子一石,就是五十两,五百两,他眼睛都不会眨一下。反正系统只是给他三吨白面而已,那钱他又花不了。

    杜大统比李自成还要震惊,看来咱们还是说少了啊,这都不带划价的。不过感觉眼前之人似乎来头不小,也不敢反悔。

    “您稍等。”拿起银票就奔了后宅去了。

    粮有了下一步怎么办?李朋朋问起了李自成。总得给灾民找个住的地方啊,一两千人呢。

    李自成微微思索了下,一时还真不好回答。

    米脂附近好一点的地基本都被艾家或者其他士绅家占据了。再沿着无定河向北的话就太靠近延绥镇,兵荒马乱不说,还容易被边镇的卫所惦记着。他经常往来于榆林卫和银川驿,那边镇的将领什么德行还是比较清楚。

    李朋朋见他久久不说话也不去打扰他。忽然想起系统商城中好像可以兑换地图,只是要从军用栏目中选择,需要的积分还不低。只能等救济了城外的灾民后再说了。

    “六十石麦子已经准备好了,不知小官人何时运走啊。”原来是杜大统从后面走了出来。

    “当然是现在。”

    杜大统却有些为难:“现在?这城外可都是饥民啊。若是被饥民们看到,怕是惹出事端,不妨等到夜里,您再让手下人悄悄的拉出去?”

    李朋朋有些不耐烦:“我这就是准备拿去赈济灾民的,啰嗦什么。你给我运到城外去就行了,剩下的不用你管。”

    “啊?”杜大统呆住了,这辈子头一回见到有人花钱买粮赈济灾民的,况且这人不是本地人,也难说说邀买人心啊,只能呵呵赔笑道,“小官人真实宅心仁厚,菩萨心肠。敢问小官人尊姓大名?日后定然万家生佛啊,咱们何记粮行也能沾沾光不是。”

    “好说,我是朋朋商社社长李朋朋。”拱了拱手,又指了指李自成,“这是我们商社的总经理李鸿基。日后少不得要叨扰一二。”

    杜大统扫了一眼李自成,心中暗道,这社长我清楚。这总经理又是什么?不过听起来感觉挺厉害,总之还是不敢小视。

    不一会儿,杜大统指挥着手下装好了麦子。六十石,三吨粮其实并不多。搁后世也就是一卡车的粮。何记也就用了四辆马车,还装的比较宽松。

    随着粮食起运,李朋朋花钱赈济灾民的事也传开了。城内也不乏吃了上顿没下顿的人,还有不少跟着看热闹的,纷纷跟着粮车就要出城。一时间将队伍围的水泄不通。

    还是杜大统自言自语的一句话帮他们解了围。

    “出城容易进城难啊。”

    “对啊,出城吃了一顿下顿可就难了。”

    “这娃儿瓷马二楞,你大叫你回家咥咧。”

    来得快,散的更快。

    “呸,谁让你多嘴了。”李朋朋暗自啐了一口,恨恨的看了杜大统一眼。

    他不怕人多,但凡有一个给分的,都能多换些东西,总归是有用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