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我劝你善良 / 第二十二章 米脂之变

第二十二章 米脂之变

    李朋朋送给吴自勉的粮食本来是准备用来对付蒙古人的,结果蒙古人收了一封市赏的圣旨,就带着大批物资退军了。

    但是这批粮食也没浪费,吴自勉拿来做了勤王兵马的粮草。

    他将延绥镇两万可用之军带走一多半,顶风冒雪的向东前进。

    即使是这样,他仍不忘做生意,还没行到一半,粮草、军马就被卖的差不多,延绥镇本有五千骑兵,现在都成了步兵。

    只能在山西就地补给,这样又捞了一笔。

    就在吴自勉发财,碎金镇过年的时候。

    鞭炮声下的米脂城内,有一间小屋,正酝酿着一场暴动。

    米脂县的秀才,或者说曾经的秀才张之言正躲在这间小屋里,对着周围的人说。

    “大哥,摸清楚了。县衙明天一个衙役也没有,狗官让他们回家过年了。而且延绥总兵带着人马去了直隶,陕北空虚,这可是千载难逢的机会啊,咱们干吧。”

    坐在上首的一个长脸汉子捋着自己长长的胡须,稍加思索就果断说道:“兄弟们,干了,咱们米脂十八寨早都受够了这些狗官欺压,明日便是起事的日子。今日歃血为盟推翻朝廷,他日你我共享荣华富贵。”

    “推翻朝廷,共享富贵。”屋内众人纷纷用手指沾上碗中的鲜血,涂抹在脸颊上。

    崇祯三年,元旦,宜造反。

    米脂知县罗炳文此时还在后宅与家人一起用饭。忽然听闻前堂一阵喧闹,刚想问问发生了何事,就见几个彪形大汉拎着刀冲了进来。

    “你等何人?”罗炳文惊惧之下,问道。

    “狗官,我等小民破家荡产,卖儿鬻女以求苟活,尚且腹中空空。你却在此大鱼大肉,吞食民脂民膏。吾等便是来替天行道的。你听好,吾乃定边张献忠也。”

    张献忠也不跟他废话,手起刀落,砍下罗炳文人头。身边之人不再迟疑,将府内男女老幼统统斩杀殆尽。

    之后他带着人冲上城楼,接管城门,放十八寨农民入城。

    又将城内大户纷纷砍杀,而获取到的金银粮草军械等则分发众人。

    于是景从者多,一日内就达上千之众。

    张献忠高坐在县衙大堂,面目阴沉:“城内只有这么点粮?”

    “大哥,的确就这么多了,咱们已经将那些大户的家宅挖地三尺,都没找到多余的粮食。那些人都被咱们打死了好几个,总不可能还瞒着不告诉咱们。”

    这是张献忠没料到的,米脂城内的粮食实在太少了,这都不够自己这些人吃一个月的。

    此时又有人出了个主意:“大哥,城外的艾家可是一个大地主,他们家主就是延安府的同知,不如去把他们家抢了。”

    手下大将张之言赞同道:“没错啊,艾家可是咱们米脂数得上的富户。”

    张献忠问道:“既然如此,之前为什么没有义军去抢过?”

    张之言回道:“大哥,咱们米脂太过靠近延绥镇,义军兄弟们当然不太敢过来,但如今延绥镇总兵带着一大半的兵马都去直隶了,如今正是好机会啊。”

    张献忠思索了一会儿,终于下定决心:“既然如此,兵贵神速,今夜休息一晚,明日一早便动身去艾家庄。”

    艾家的几个主事得知米脂有人暴乱,还杀了知县、县丞全家,当天就收拾细软全部跑去延安府城了。

    张献忠在艾家得了一大笔钱粮,又大肆招募人手,到元夕(元宵节)时已成了拥兵四千的大头目。

    他亮出旗号,遥尊王嘉胤为大大王,王自用为二大王,高迎祥为三大王,依次排下,自称为八大王。

    李朋朋是在张献忠亮明旗号后才得知米脂县被流贼攻占的消息,他一个反应就是商社的机会来了。

    什么叫流贼,那就是不事生产,每抢完一个地方就会流窜到其他地区。

    米脂县,那同样是上天赐予将军之地啊。

    “高一功,李大头听令。”李朋朋来到保安大队。

    “到!”二人站的笔直,很兴奋,这可是第一次真正的保安任务。后面站着的三百保安队员也是跃跃欲试。

    “命你们带领第一营前往米脂县城,首要任务是打探情况,如遇流贼尽量避其锋芒,务必保证自身安全,不要力敌,咱们天天训练越野和跑步是干什么的?那就是逃跑用的。记住了,逃跑不丢人,死了才丢人,保存有生力量是第一要务。明白了吗?”

    “是,保证完成任务。”

    在李朋朋惦记米脂的时候,张献忠同样惦记上了碎金镇。

    要问米脂哪里最值得抢,碎金镇甚至要排在艾家庄的前面。现在大家都知道碎金镇有钱有粮,还有不少稀奇古怪的玩意儿,是个好去处。

    张献忠也召集手下商议是否要去劫掠一番。

    “之言,你去过碎金镇,说说看。”张献忠问道。

    “大哥,那碎金镇还不如艾家庄呢。艾家庄至少还有一些持刀枪的家丁,碎金镇那几个所谓的保安连把刀都没有,看到咱们估计就只有逃跑的份了。”

    张之言不屑的说道。

    下面一群人也跟着哈哈大笑。

    自从起事以来,这群人在米脂附近可以说是战无不胜,那些士绅的家丁,都不是一合之敌。

    “好,你明天就带着本部人马,去看看那碎金镇里面都是些什么物事。”张献忠也没把碎金镇太当一回事,张之言手下可是有一千五百多人。

    他现在主要思考的是如何与王嘉胤部会和,毕竟自己的力量还是太小了。

    王嘉胤如今有上万人,高迎祥部也有六七千人。而且都是和官军斗了一年多的老人。自己手下都是些生瓜蛋子。

    第二日,高一功带着第一营的队员们,扛着枪,精神抖擞的走在官道上,好在这几天没有下雪,路不是很泥泞。

    保安大队实行的是后世强军的纪律,所以除了几个探马斥候或特殊情况,人人都是步行,高一功也没有特权。唯一不同的就是普通队员除了步枪就是长矛,而各小队的队长与高一功等人配的是刀。

    “大队长,你说咱们是不是要造反啊?”李大头身为教导员,当然也是走在最前面。“你看咱们又是枪又是刀的,现在又准备占领米脂县城。我怎么感觉不对劲呢。”

    “胡说什么呢?咱们身为保安大队,自然要保境安民。如今流贼劫掠了米脂县城,咱们自然要去救济那儿的百姓了。”高一功觉得这个教导员有点死脑筋,比李自成差远了。

    但李朋朋也是看中了他的死脑筋,才选他担任的教导员。

    第一营才走了十余里,前方斥候就回来报告,前方发现了一队流贼,大约一千来人。

    高一功顿时将李朋朋的嘱咐丢到了脑后,就要列队迎敌。

    “大队长,不行啊。来之前社长不是嘱咐咱们,一定要避其锋芒,保存有生力量嘛。不能随意与流贼交手。”

    “废话,我当然知道。但是我是经过计算的,咱们必胜无疑,并非随意与流贼交手。”高一功胸有成竹的说,“大头,你放心吧,以有心算无心,咱们还有这么好的铳,不打一次不是亏了么?再说了,咱们是在半路上碰见的,你说他们过来是干什么的?肯定是冲着咱们镇子来的啊,咱们跑能跑到哪去?”

    李大头还想争辩一二,高一功直接打断了他:“社长说了,平时的时候,可以听你的,但是一打起来,就必须听我的,你没记住么?”

    李大头知道自己说服不了大队长,只能协助应战。

    高一功当即下令准备迎敌,三百人站成三排,平均每排一百人。

    第一营中有两百老队员,他们站在前两排。虽然也是第一次面对流民,心中非常紧张,但经过半年多的训练,早已形成了一种条件反射。

    保安队目前使用的是线列步兵战术,就是所谓的排队枪毙。

    这种战术不是最适合米涅步枪的,但却是最适合这个时代的。

    熟练的步枪射手可以达到每分钟射击4次,而且米涅步枪的有效射程达到500米,杀伤射程也有900米。

    可以说在面对步兵的时候,就算对面是博尔特来了,也能做出6次有效射击。

    但高一功还是决定将对方放到300步以内再攻击(一步约为1.6米)。

    此时骑着马的张之言也发现了远方似乎有一坨黑乎乎的东西,立即让亲信去看看是什么。

    “二头领,前面有一队官军。”亲信哪敢接近,只是远远的看了一眼就跑回来告诉张之言自己的猜测。

    “胡说,这里怎么可能会有官军?你确定看清楚了?”张之言是了解自己的这个亲信的,于是又派了两个人再去打探一二。

    不一会儿,那两个人也跑了回来:“二头领,的确是有一队人,不过穿着不像官军。都穿着灰色的袄子。”

    “有多少人?”

    “看不太清,但是好像只有一两百人。”由于第一营站的过于紧凑,给了他们人数变少的错觉。

    张之言心中大定:“那肯定是碎金镇的保安队。他们是不是还带着灰色的帽子?”

    “对对对,二头领,您说的没错。”

    “好,这是送上门的啊。兄弟们,消灭了他们,咱们就去碎金镇吃香的喝辣的。”

    张之言连忙让手下准备:“列阵!”

    义军们没有什么战术经验,总之就是大家分开站好等着下令,然后一拥而上就完了。

    这边刚列阵完毕,对面突然响起了竹哨的声音。

    “嘟,嘟,嘟。”

    每响一声,那群人就“咚”的重重向前踏出一步。

    张之言忽然觉得有些不对劲,这些人似乎有些不同寻常。

    “嘟,嘟——”

    对面又是两声竹哨,一声短促,一声稍长。所有人原地踏了两步,就直直的立在那里。

    此时双方距离还有一里余地,张之言实在搞不清楚对方在干什么,不过他也看清了对面手中似乎拿的是火铳。

    但是对面说到底也就是两百来人。只要冲过最后的百来步就行了。

    “弟兄们,给我冲,杀光他们。”张之言下令了。

    几个亲信举起刀,也跟着大喊道“冲啊!”

    义军兄弟们露出狰狞的面目,嘶吼着,给自己增加勇气。

    手中的兵器也是千奇百怪,有扛着锄头的,有握着镰刀的,还有几个拿着木槌就冲了上去。

    第一营的线列,如同一列小舟,即将被义军的潮水所淹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