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轮回之再耕耘 / 第10章 时疫

第10章 时疫

    就这样余二这个憨憨就跟算术杠上了,一日日的自觉的跟在我屁股后面当小跟班,再也不闹着要去帮他娘的忙了。

    因为他找到了另一件在他看来更有意义的事。那就是每天下午带着个家丁头上套个抠了两窟窿眼的面粉袋子在朱家后门给小乞丐们分馒头,当“大侠”!

    是的,只要每次做错了题,他都是要验算的。验算方法嘛,就是缠着厨娘多做几十个馒头给他,比如30除以4是“余二”,41除以3还是“余二”。很快他在鄱阳县城里就有了一个响亮的名号了“不出山~大侠”!因为他给人说他行不更名坐不改姓,就叫“八除以三”,结果小乞丐们没听懂,口口相传最后就成了“不出山大侠”。据说,余大人听到后都哈哈哈的笑弯了腰。

    日子就这样在忙忙碌碌中一天天的过去,没有痛苦也没有太多意外,当然,更没有惊喜。就连我都快要忘记了到这里来接受“继续教育”、要在这异时空的专业领域里有所建树的使命,有种就这样安逸的躺平也不错的错觉。

    然而,任何容忍自己在安逸中回避现实的做法最终总是会被现实狠狠打脸。该来的时疫终究还是来了。

    那是一场秋雨后的下午,余二照例的去发馒头,结果很多小乞丐没有来。一问才知道很多人都因为那场秋雨着凉病倒了,咳嗽感冒一日之内就在鄱阳县城里流行开了。

    虽然其实我很清楚这些,原本来是可以提前预防的,只是人总是会怠惰、懦弱,如果可以在温室中回避一切的困难,我又为什么要主动去兜揽呢?我又不是救世主,我这样为自己辩解道。却终究还是躲不过内心的不安,因为来这里我就应该是干这些的啊!

    鄱阳县城里更忙乱了,所有的大夫、医馆和药店都忙的脚不沾地。有钱人们开始纷纷准备离开鄱阳县城,因为他们害怕封城自己也染病缺医少药的死在城里。余大人则开始连晚上都不回家了,因为这件事他担着主责,如果时疫不能迅速平息,他负责的鄱阳、景德镇、万年、婺源、德兴、上饶六县的救灾工作就等于至少失败了一半!数十万人将流离失所,甚至丧身时疫。这一来,弄得我想找见余大人提出补救措施都找不见人了。

    时疫开始后的第五天,余夫人也感染了时疫病倒了,朝廷颁旨申斥余大人、命余大人以带罪之身全力扑灭时疫救治百姓。也是在那一天,我见到了两眼深陷、布满血丝,明显消瘦了一圈的余大人。也因为,我终于想从余大人那里听到所有能够获取的有关时疫的信息了。

    “大人,大夫说夫人得的是时疫,但主要是伤寒所致?”我探究的问道。

    “嗯,城内的百姓也是如此。大夫们各有各的方子,药房抓药都来不及,这个好了、那个又病了,谁都不知道究竟哪个方子更有效一些。随行来江西的张御医正在往鄱阳赶,也许等张御医到了情况会好一些吧。”

    “哦。”我点了点头不再言语。既然有御医,那这样我还是算了吧,我又不是医生。我默默的退了出去。

    但又总觉得不做点什么心里不安。于是就当起了余家两个娃娃的教师爷。

    “余二,饭前便后要洗手,听到没!”“婉英,这两碗板蓝根糖水你跟余二一人一碗喝了吧?”

    时疫开始后的第七天,也是御医到鄱阳后的第二天。治疗时疫的方子还是没有被统一,医馆药铺照旧乱糟糟。甚至连余夫人的病情都有越来越重的趋势,搞得我都不禁担心起来。

    于是我主动申请了伺候余夫人的差事。偷偷摸了摸她的脑门,好烫,再不退烧恐怕真的要危险了。我这样想着,然后就悄悄的摸出我的那一板感冒灵胶囊给她喂了两粒。没想到我以为有多严重的病呢,一板感冒灵胶囊喂完,她的烧竟然完全退了,除了还有点虚弱外,第三天余夫人就能下地走路、正常吃饭了。就连御医都觉得不可思议。

    这下该轮到我鄙视那个御医了。高冠峨带,我以为有多高明呢,吓得我连给余大人出主意都不敢了。竟然连个感冒都不会治,真不知道这御医是怎么当上的。

    正当张御医和余大人兴高采烈的以为找到了对症的药方,打算全县推行时,余夫人阻止了他们。因为尽管她在半昏迷状的高烧中,我给她喂的那几粒感冒灵终究和别的药是不同的,她又怎么可能不知道。

    于是,我被叫去了“三堂会审”。

    最终,鄱阳县城里颁布了这样一张政令:

    1、全城百姓不得随地大小便,随地大小便者罚打扫街道三日

    2、全城百姓出门务必带口罩,简易口罩的制作方法每日午时在菜市口由张御医教授

    3、建议全城百姓饭前便后洗手,每日早晚喝板蓝根糖水一碗,板蓝根糖水可在各城门排队领取

    4、鄱阳驿站、府衙及各医馆临时征辟为患者集中治疗场所,统一供饭供药,除医护人员外闲杂人等不得随意进出

    5、菜市场临时关闭,统一搭建行军帐篷,供给未确诊病患集中居住,闲杂人等不得随意出入

    6、除特殊情况外,时疫患者统一服用“感冒清热冲剂”,由各集中治疗点统一发放药物治疗

    当然,“感冒清热冲剂”的配方也一点都不稀奇,无非就是百度后世“感冒清热冲剂”的配方略改了一改罢了,“荆芥、薄荷、防风、柴胡、紫苏叶、葛根、桔梗、苦杏仁、白芷、苦地丁、芦根”。

    然而,即便就是这样,连我都没想到的是,时疫竟然就这样轰轰烈烈的来又悄无声息的被送走了。而这个普普通通的方子最终也还是被太医院郑重的收录了。按史官的记载,那就是“对扑灭鄱阳一带的时疫有不世之功”……

    稀里糊涂的,这就算立功了吗?我究竟做了些什么?这才明白,这世上并不是只有高科技才是有用的,并不是所有的“专家”都像神仙一样灵验,真正有用的也许真的只是那些普普通通的东西而已。只是,有时候,我们想不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