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轮回之再耕耘 / 第39章 收徒

第39章 收徒

    几个少年的侃侃而谈,显然是惊艳了这位太医院的姜大人。

    “这几位是?”他竟也好奇起了几个孩子的背景。

    在得知小豆丁和大个子竟只是余夫人在鄱阳救灾期间收养的孤儿,只在我跟前当过跟班时,更是惊讶万分。

    “白大人带过的孩子都如此惊才绝艳,也无怪乎皇上会擢拔您为掌苑了!”姜维林赞叹道,“他们讲的很多东西听来都甚有道理,却又是闻所未闻,不知白大人又是从何处习得?”

    又来、又来了,好吧,白正根我的亲爹呀,上!

    我们一路走一路聊,不知不觉间就到了园所屋舍所在的那几个院落。

    吴公公叫人送了红糖姜汤过来,几个人围坐在屋里烤着炭、捧着茶碗,暖融融的随意、舒适极了。

    啊,这就是我心目中理想的养老方式啊~

    在聊到药朵园的山背后就是余家的呦呦庄,而且情况布局跟药朵园很像,几个少年经常去那里学习劳作或游玩时。姜大人又来了兴趣。

    “不知下官是否有幸,可以去一访呦呦庄?”

    “那自是可以的。”余二这个主人家发话了,“离那么近,随时想去都可以啊。”

    “那不如我们现在就去?”我看了看外面的日头,也差不多该吃午饭了,那就正好一起过去吃顿饭好了,“吴公公,您几位也一起过去吧?庄子里的厨子是特别教过的,做的小菜比外面的好吃。”

    于是,一行数人,就这样来了呦呦庄。

    一顿饭吃的众人是酒足饭饱,满意不已。吴公公年纪大了,吃饱了竟直接在客房的卧榻上睡着了。姜大人则是吃的油光满面、兴奋不已,不停的问东问西就跟个好奇宝宝似的。

    到了地头,就连看到堆肥他都好奇不已,毕竟现代堆肥的方法和郑朝的都还是有些不同的。看到这些,姜大人叹道,“想我郑朝麦产都不到一市石每市亩(1市石每市亩=1125kg/hm2),即便是水稻都不过是一石半每亩,多少百姓一到冬天又或是荒年都只能忍饥挨饿、甚至倒毙街头。若是肥料能提升粮食产量,那恐怕我朝太医局、各惠民局都可以省下一半的力气来救治百姓了。”

    “当真?”胖乎乎的袁罗仰着脖子问道,毕竟以他的出身又怎会挨过饿、见过饿殍遍野的景象呢。“真的会有人饿死吗?听沐姐姐说,海外有两种粮食,一种叫土豆、另一种叫红薯,亩产可以高达三四十石每亩,而且很可能我家所辖的海南、两广那边就已经引种了,只是还未被发现。若是如此,莫不如我写信让我父王找人去寻寻,或者派人出海去麻逸和浡泥那边找找?”

    “真的?那再好不过了,袁世子,你若真能派人找到这样的粮食,那可是大功德!自然也是利国利民的大功劳一件呢~”一边的余婉英却是跟她娘一样是个悲天悯人的性子,激动的抓着罗胖的手使劲的摇着。

    随后,自然是要领着姜大人去药材区看看的。虽然,规模不大,毕竟这个朝代很多中药还完全靠野生采挖,想要找到些种苗并不是易事。

    到了这里却是小豆丁和大个子带路了,因为这一片地方小,小孩子管的过来。所以,主要反倒是他俩在管理了。

    只见前面每一块地里都插了写着字的木牌,分门别类的为不同生长属性的药材做了标记。

    姜大人一边走,一边不住的点头。

    临行,他欲言又止的问了我这么一件事:“白大人,您也知道医家都是师徒相传传下来的。此地离药朵园不过半炷香的脚程,也确实是方便。下官有意想收小豆丁和大个子为徒,不知您是否可以割爱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