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武侠仙侠 / 奉天:问道 / 第一章:村井里老者说书,山峭上少年偶遇

第一章:村井里老者说书,山峭上少年偶遇

    岚国是大周王朝偏远地区的一个小国,西当有嵯峨山脉,巍峨高耸,虎踞龙盘,将其与中原隔绝;东临渤海,大小支流纷纷奔涌而行,东流入海。

    其中有一岷江自西而东,浩浩汤汤,日夜不息地流经临海的太初村,汇入渤海之内。江畔上一排排垂柳随风摇曳,似少女的裙摆,微微飘荡,临岸的野草逐渐泛黄,在一抹斜阳的映射下显得多了几分暖意,少了几许萧条。

    那村头的老树旁,正蹲伏着十几个村民,男男女女,有老有少,正有滋有味地听着面前一位衣衫褴褛的老者说话。

    那老者五六十岁上下的年纪,样貌怪异,须发尽白,身上那件藏青色僧衣已经被洗得褪成了淡灰色,其上到处可见碗大的破洞,身旁插着个写着“云游”二字的幡,满嘴黄牙,盘腿坐在老树下的石墩上。

    只听得他轻咳了两声,拿起石墩上的石块,敲打在地上“铛铛”作响,口中念念有词:

    “话说那前朝之动乱,祸起萧墙,龚氏二皇子不满天子之意,联合倭寇妄图将中原之人屠杀殆尽。待得其夺去中原厚土,遂翻越嵯峨大山,跨越岷江大河,来到此地。忽见得大雾弥漫,阴风阵阵,有一白袍仙人自渤海而出,手持二尺长剑,大喝‘刁众扰我清净’,而后只几个呼吸间,大军溃败,落荒而逃。连那二皇子和倭寇头领也被仙人斩首,头颅滚落数丈之远,死不瞑目。”

    “败军之中有一周姓人士,正值不惑之年,曾屡立战功,在军中赫赫有名。故而受群臣所拥护,自立为王,改国号为大周,周王朝由此而立,如今已三百余年。后周王念及此地为其称王造势,赐名‘太初’,这便是这太初村名头的由来。”

    他说一段就得用手上的石块敲打上几次,饶是这么一段乡村野史被他这么一讲,倒真叫个跌宕起伏,荡气回肠。

    只听得那一众村民连连称赞,各个目露憧憬,心生向往。

    那老者又道:“这太初村得名以来,更有传闻说此地偶有仙人到访,鸿衣羽裳,仙姿秀逸,孤冷出尘,风采翩翩绝世。但这始终只是有心之人捕风捉影,道听途说,饶是有成百上千个人,成百上千个说法,倒硬是没听说过谁真能有幸一睹那仙人之姿。”

    众人无不闻者叹气哀伤,想这“太初”名号已被埋没上百年之久,却没能再见一见那隐世的高人。

    只坐在老者下首的却有一位布衣少年,十来岁的样子,背着个破烂草篓,长相普通,只一双潭水般的双眸流转着令人琢磨不透的幽光,眉宇之间英气十足,却隐有煞气传出。

    这少年曾是中原人士,十几年前中原动乱,周氏王朝岌岌可危时,入侵的外族敌寇将战火撒向了赵国土壤。少年所在的村庄在战火中被摧毁,父母亲人全都惨遭毒手,全村人竟无一幸免。

    少年之父拼死将还是婴儿的他放入村后山的山神庙中藏身,这才躲过一劫。翌日,天大寒,雪虐风饕,偶遇一神医外出采药,闻得这山神庙中隐有婴儿啼哭之声传来,遂伸出援手,将少年搭救,收他为徒,一齐云游四海。

    初见时,少年脖颈处悬挂一块宝玉,上刻“沐”字,神医念其旧情,不望其长大成人后鹏程万里,震古烁今,只愿能够知书达理,堂堂正正,故起名单字一“轩”,全名沐轩。

    那沐轩在老者说话时就颇为不耐,此时又听得众人为没见过仙人而怨声载道,心下更是忿忿,适才没忍住开口道:“莫作怪,见不得仙家有甚奇怪,这仙家要如此轻易被我们这些乡野村夫之辈见得,那恐不能叫仙家,叫其泛泛之辈也未尝不可。如今见不得仙家,不如顾好本分,图个逍遥自在,何苦在此抱怨。”

    众人被沐轩说得脸上微微一红,如此被一个总角之年的孩童出口教训,心里总是过意不去,但面上却不好发作,只得收拾起心情,默不作声。

    那上首的老者眼前一亮,这少年说话虽是狂妄,但也不无道理。便仔细观瞧起少年样貌,初看时只觉得长相愚笨,但细看之下,却发觉那少年负气含灵,皓齿明眸,活脱一仙童长相,心下也是越看越喜欢,忙问道:

    “吾观小友深藏若虚,绝非寻常人等,不知师从何门何派,从何而来,又去往何处呢?”

    沐轩听得他这话,眼珠子滴溜溜乱转,心下也是矛盾,虽说这老者慈眉善目,自己也有心与之交好,但常言道:知人知面不知心,他一气问出如此之多,却也不知所为何意。

    当下面色不变,轻描淡写地回道:“无师无友,无门无派,四海为家,云游天下。”

    老者闻言哈哈一笑:“小友只道是对吾提防得紧,却不知身背后的背篓已然暴露,无妨无妨,正如小友所言,逍遥快活就好,何必强人所难。”

    说罢不等沐轩再次开口便收拾行囊,扛起身侧的幡,拨开人群欲起身离去。

    众人见老者离去,也顿觉无趣,于是一哄而散,各自归家。

    沐轩站在原地,眼望着老者渐行渐远的背影,只道是有缘无份,说不定适才没想那么多,只做个忘年交,岁岁朝朝有人给讲故事听,不定还能让师父身上的病好转些,如此也甚好。

    转念又一想,不由得直拍脑门,大呼糊涂。今日出门原本是为师父隐疾复发上山采药而来,途径这太初村,却无意间被这说书的先生引来驻足,险些误了大事。

    沐轩看着身背后空落落的草篓,想到卧病在床的师父,心中不免焦急,当下也是不再过多停留,顺着岷江江畔的小路绕着这太初村一周,往村后的山林深处去了。

    太初村这后山虽小,但山林密布,奇珍异兽,飞瀑奇岩无所不有,更有传闻说山野深处长有一花,生得百媚千娇,其香扑鼻,方圆几里之外亦能感受,如若将其采下,配上草药熬制七七四十九日,闻者延年益寿,食者包治百病,沐轩此行就是为它而来。

    这沐轩之师本是一介赤脚医生,复姓欧阳,单字一谦,妙手回春,医术高明,平日里周游各国惯了,岂料刚来到这岚国太初村附近,竟突发风寒,一病不起。

    病发时欧阳谦只道是寻常小事,没太在意,仅用些草药敷衍,可谁知不出几日病情却急转直下,近日里更是连床都下不了,连用多服草药仍是于事无补。

    一日里龟甲测算,寿元已不足三年,整日里叫苦不迭,屋里又没了余药,只得差遣着沐轩上山采药,临走嘱托他切忌去往药香浓郁,灵气蓬勃之处,诸如此地,多洪荒猛兽,贸然前往,恐被异兽所伤。

    对于师父之嘱,沐轩自然谨记在心,可谁料他刚出门不到二里地,便被来往行人的消遣谈资所吸引,从中听得太初后山,育有一花,花身百尺,茎叶分离,食其茎可药到病除,食其叶可益寿延年,食其花更能生死人,肉白骨,可谓天下第一奇花。

    听得沐轩心情激荡,早将临走时师父之命忘得一干二净,且不论这花叶能让人突破这寿元的极限,就单这茎的功效,就足以让千万人赴汤蹈火,前赴后继了。

    沐轩自小跟着师父闯荡江湖,过得都是些苦日子,什么都好,就是爱财,当下自然也是颇为心动,虽说此花只是徒有传闻,并无人亲眼目睹,但总归是个希望,不论这茎叶花,只要有法子取其一份,不仅救了师父,这后半辈子恐怕都不用再为钱财而发愁。

    沐轩离了太初村,一路径向北行,他虽未曾习武,也不懂仙术,但年轻力壮,再加上平日里又跟着师父四处行医,脚下也甚是迅捷,走出了十余里地,眼见已经是到了太初村后山的深林之中。

    忽听得前方水声潺潺,沐轩正感口渴,于是忙上前两步,拨开一丛灌木,便见一条山溪自脚下流过,汇入不远处一汪浅潭之中。

    阳光下潭水被映得清澈见底,波光粼粼,沐轩心中大喜,紧走几步,来到谭边,刚要伸手入潭,却忽听得身后处传来一俏生生银铃般的呼声:

    “你要敢喝那潭水一口,今个就得死在这儿。”

    沐轩心中一凛,伸手的动作顿了顿,急急忙回头观瞧,但见他身后一老树的枝桠上正坐着个女娃娃,歪着头紧盯着沐轩,双脚在枝桠上荡呀荡呀,好似甚是好玩。

    那少女估摸着得有十六七岁,一身白衫,笑靥如花,肩膀处趴着团毛茸茸的事物,细看之下,有鼻有嘴,双眸微微闪烁,隐隐散发出碧绿的幽光,那竟是只身长一尺有余的小白狐。

    沐轩适才以为有歹人威胁,这才急忙转身,结果回头却是个与自己年龄相仿的少女,如此便放下心来,问道:

    “姑娘,方才说的喝这潭中水便得一命呜呼,所谓何意呀?”

    那少女咯咯一笑,说道:“我自是知道这潭水剧毒无比,你还是离潭远些,少教那潭底的家伙将你掳了去,白白丢了性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