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1928:巨商崛起 / 第六百二十一章 危局

第六百二十一章 危局

    尸检的事情一闹,以戴立为首的特务们彻底成了人人喊打的过街老鼠。

    谭端也没惯着他们,这次准备死磕到底,唐腴胪的头七还没过,遗体先送往法院给法医们去验尸了。

    唐家二老哭的呼天抢地,唐瑛也是整天以泪洗面,连云裳服装也停业七天,以此慰藉哥哥的在天之灵。

    至于戴立在殡仪馆的那番孟浪之话,也被诸多黄色小报原封不动的抄了过去,甚至有人开始写起叶洛和谭端的“同人文”,在黑市极为畅销。

    这些事情,所有锅自然都扣在了戴立头上。

    特务处的特务们和淞沪警察厅的警察也差不多把事情原委查清楚了。

    整件事就是金陵刺杀校长之案的后续。

    杀手还是危楼的那批人,只不过错把穿了一样衣服的唐腴胪当成了宋子文。

    那时唐腴胪手上还提着公文包,比一旁的宋子文看起来更像宋子文,遭受了无妄之灾。

    至于戴立所说的危楼和叶雨樵的瓜葛,反正证据是没的,刺杀当天,叶雨樵在家带叶荷叶浩兄妹,目击者十人以上,清清白白。

    叶洛和谭端的绯闻更是没有丝毫实证,因为六月份跑去了庆市,叶洛甚至都没来得及唐腴胪的婚礼。

    这波搬起石头砸自己的脚,戴立有苦难言,只好各种登报发文澄清,并以特务处之名公开向两家人道歉。

    戴立在上海滩臭名昭著,但又没人能治得了他,现在看他吃瘪,无数人弹冠相庆,很是开心。

    他的公开道歉信,除了国党内部报纸外,没有一家杂志报刊敢接受。

    叶氏报业现在笼罩着整个上海滩的文艺界,做这一行的,谁敢忤逆二少爷的意思?

    一场风波过后,唐腴胪的遗体还是送往了火葬场火化。

    隔日,谭端和唐瑛穿着孝服,捧着他的骨灰从静安寺火葬场一路到上海滩公墓,在诸多军政界要员的陪同下,终于让唐腴胪入土为安了。

    唐腴胪的死也警示了国党那些高层。

    不知不觉中,他们已然成了人人欲除之而后快的恶人。

    金陵,憩庐。

    校长夫人的母亲忽闻儿子被刺杀,也没听清楚具体情况,就直接昏倒了。

    没几日,她因重病不治而亡。

    校长夫人连忙赶回海南老家奔丧,校长却是走不开,只好让秘书官派人陪同。

    处理完手头要紧的政务,校长放下报纸,问道:“叶洛和美国洪门,真捐了那么多粮食?”

    “此事属实。”回到金陵的宋子文抿了口茶,“我专门让人检查过,都是最优质的玉米和小麦,暂时可以缓解江淮灾区的饥荒问题。”

    “唉,天灾人祸,贼寇四起。那些赤军,偏偏选择在这个时间点刺杀你,娘希匹!”

    校长郁闷的咒骂道,

    “还有这陈济棠和白崇禧,也真会挑时候!子文,你暂时把手头的工作放一放,去江城一趟,争取把汪某人拉拢过来。他要多少钱,我给!他要当行政院长,我也给!”

    宋子文迟疑道:“汪某人现在是江城伪政府的领袖,***厚禄恐怕难以说服他吧?”

    “哈哈,就他汪某人那样还想当领袖?”校长不屑的一笑,“他就是被陈济棠推到前面的一块挡箭牌而已。”

    如今江城和金陵属于敌对关系,加上这次刺杀事件,宋子文可不愿意去冒险,他推脱道:“赈灾工作事务繁忙,我还是过段时间再去吧,至少得先把粤桂联军给击退。”

    校长仔细一想,觉得拉拢汪某人的时机确实还不够成熟,便点头道:“也好。对了,你以国府赈济水灾委员会的名义,给叶洛颁发一道嘉奖令。还有,他不是和鲁省的韩复榘闹了矛盾吗?”

    “是,就是水利工程的事。”宋子文点头。

    “这韩复榘,开始想要在鲁省拥兵自重了,也是时候该敲打敲打了,这事你去处理吧。让韩复榘把坑叶洛的钱全部吐出来!”

    校长早看这货不爽了,每次打仗就风吹两边倒,占住了鲁省后就不愿意走了,颇有自立为王的倾向。

    宋子文得令后立即离开了,母亲去世,他也得抽空去吊唁一番,事情太多太忙。

    校长一个人坐在沙发上,精神疲惫的揉着太阳穴,如今他在国党内部成了人人喊打的落水狗。

    全国水灾严重,可江城国民政府居然不顾灾情,选择在这个时候出兵开战。

    就在昨天,粤桂联军的将领在汪某人的敦促下,由陈济棠为主帅,白崇禧为先锋,携带唐生智等各部,挥师五万北上进攻湘省。

    造反的粤军已经和桂军联合出兵,而湘省守将又是不靠谱的何健。

    校长对何健很有成见。

    他手下的军队全是唐生智的旧部,很可能打着打着,粤、桂、湘三军就联合起来反蒋了。

    此时已到九月初,粤桂联军大举北上的局面下,湘军岌岌可危,全国各地还被淹得一塌糊涂。

    校长一边筹集捐款赈灾,一边要筹集军费出兵,已经穷得叮咚响了。

    叶洛和美国洪门致公堂的那些粮食,还真给他缓了一口。

    此前听说叶洛去了庆市,他还担心这小子又要搞什么幺蛾子,是不是考虑准备放弃他,投奔其他军阀去了。

    现在看,叶洛可比国党里所谓的一些老人坚定多了。

    而此时,阎锡山也坐着日寇的飞机,从大连偷偷飞回了老家山西。

    部下担心阎锡山的安全,问道:“司令,你回山西,不怕受到校长和张汉卿的双重压迫吗?”

    “他们顾不上我的。”阎锡山笑着回答,“水灾和汪某人都够他们两个头疼了!我这次回来,就是为了一举击溃他们!”

    天灾内乱,外敌入侵,局势动荡,经济崩塌,阎锡山选了个对他而言东山再起最好的时机。

    而且他清楚日寇对北方的计划,张汉卿那小子,再过一阵,就要从威武的六帅变成人人鄙视的小六子了!

    阎锡山心里最牵挂的其实是叶洛。

    中原大战前,他为了拿分红,不惜将盐署和海关抵押给叶洛,那都是白花花的银子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