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我有一座空间农场 / 第四十四章 成了香饽饽

第四十四章 成了香饽饽

    回到家,已经四点左右,村长让人带了话,柳老太太在柳沐他们下山之后就带着孙子孙女回了家,她就是怕村里人说闲话,故意闹了这一出,算是露个脸,以后应该不会再来闹。

    柳沐没多说,握着他娘的手宽慰了几句。

    “娘,村长说了,往后不会来闹了,您也别放在心上。”

    也不知道是不是苏槐说的话点醒了她,这一次,何氏没有哭,平静如常的只是淡淡一笑。

    “罢了,我也看开了,往后只要我们一家人在一起,旁人说什么我也不在意,她且再来闹,我就拿大扫把给赶出去。”

    看得出来,何氏的心境有了巨大的转变,就像迈过了一条鸿沟,有种豁然开朗的清明。

    柳沐家的事,暂时算是告一段落。

    接下来的几天,苏家可是忙翻了天。

    刘师傅给列了一张清单。

    苏槐拿着那张清单去了一趟镇上,东西不买不知道,一买可是吓一跳。

    两家人一起盖房子,所需要的材料自然多。光是木材就订了六车,这还没算上主梁,主梁有讲究,太细了不抗造,木料选错了还容易遭白蚁,刘师傅特别交代了等他去选。

    另外还有砖头和瓦片,砖头没有现货,需要订做,因为每家用的砖规格都不一样,而且砖头太占地方,一般都是接了订单现做。

    苏槐去的沈家砖窑,这家砖窑和刘师傅有合作,正好砖窑现在没接单,沈老板答应半个月之内完工,因为是熟人介绍的,还给打了九折。

    瓦片倒是有现货,青瓦五文,红瓦二文,再贵的就是琉璃瓦,上了釉青和瓷器似的,特别的好看,不过那价格也是贵得叫人咋舌,一张瓦片就要五十文。

    苏槐摸都不敢摸一下,深怕给碰坏了。

    店小二是个实在人,就给他推荐了红瓦,青瓦红瓦虽然价格差三文,其实质量差不多,无非就是青瓦的颜色难调,所以贵了两文。

    虽然红瓦的价格最便宜,但是在苏槐看来,这价格还是有些贵了,要知道,一枚鸡蛋才一文,一张瓦片可就是两枚鸡蛋,他就觉得贵,有些买不下手。

    他正琢磨着要不要回家和苏槐,柳沐商量一下,店小二颇有眼力劲的主动提了能打折。

    买够三百片瓦,给打九折,另外还能免费的送货上门。要是家里没地方放,还可以定时送货。

    苏槐细细一算,三间房差不多就需要这个数,打九折也能省下好几十文,一咬牙,他就订了三百片瓦。

    第二天,就见一车车的木料,一车车的瓦片,一趟一趟的往苏家送,给那小院堆得满满当当的,都没落脚的地方。

    后来实在堆不下,就只能堆在院子外头,好在苏家靠近村尾,堆些东西也没人说话。

    马车,牛车来来往往的运东西,村里人都知道苏家和柳家要盖房子。

    正如苏盛预料的一般,一开始,大家伙得知苏家和柳家要盖房子,除了苏家隔壁的几户老邻居,村里一个来帮忙的人都没有。

    这天下午,苏家忽然就来了一大群人。

    带头的是村东头王麻子的婆娘孙玉芳,她家也不是本地的,家里只有五亩薄田,平时家里的日子过得紧巴巴的,这一听说苏家盖房子给工钱还管一顿饭,她就带着几个交好的大婶子来了。

    “刘婶子,在家呢?”孙玉芳进门就笑呵呵的打招呼。

    刘秀珠还没反应过来,要知道,孙玉芳这些人平时可不会上她家来,能不在村里说几句闲话都算是好的。

    “孙家媳妇,你咋来了。”

    “婶子啊。”孙玉芳自来熟,说着话就挽上刘秀珠的胳膊,搞得好像她们很有熟络似的,“我听说你家里要盖房子,我家王麻子最近得空,就让他来给你家帮帮忙。”

    “是啊,刘婶子,我家来喜也在家闲着,不如也来给你家帮帮忙。”这回说话的是田来喜的媳妇沈秀英。

    “婶子,还有我家黑子,黑子力气大,手脚也麻利。”高家的三媳妇李秀娥也跟着开口道。

    她们一开口,后面跟着的几个老婶子和小媳妇都跟着介绍起家里的男人。

    现在还不到农忙的时候,家家户户的男人都在家闲着呢。

    你说免费帮忙呢,大部分的村民都怕沾上苏家和柳家的闲话,帮忙事小,惹得一身的闲话,实在犯不上。

    但是有工钱,那就不一样了。

    平时农闲的时候,村里的男人们也会镇上打零工,干得都是力气活,一天也就只有十来个铜板,还要自己带吃食。

    苏家就在荒地盖房子,离着家里这么近,还能管一顿中饭,这么好的事,自然大家伙都愿意来。

    刘秀珠被一大堆人围着,就听着她们七嘴八舌的说个不停。都是一个村里的,应了一家就得应另外几家,要不然可不就平白的得罪了人。

    她本来就不善言辞,哪里应付得过来,但是她的胳膊被孙玉芳拉着,又一下子脱不开身。

    就在这时,苏月从屋里走了出来,只是一眼,她就猜到是怎么回事。

    俗话说,无事不登三宝殿,这一下子来了这么人,用脚趾头想都能想到是什么事。

    “婶子们,你们咋来了,来来来,赶紧坐下聊。”

    苏月笑嘻嘻的走上前,拉着孙玉芳的胳膊就给按在了院子的竹椅上。

    “哎呦,月丫头啊,这几天没见,婶子咋觉得你越发水灵了。”孙玉芳是个会说话的,反手拉着苏月的手就开始套近乎。

    “还别说,你这么一说,我也发现了月丫头长开了,这俊模样谁瞧了会不喜欢。”沈秀英也跟着拍马屁,原本都是喊苏月三丫头,这会改成了月丫头,就好像当她是自家的侄女似的。

    李秀娥更有眼力劲,瞧着苏月转头就夸刘秀珠,“要我说啊,还是刘婶子长得俊,月丫头这是随了婶子的。”

    苏月的额头顿时就多了三条黑线,不是她说,是真的尴尬。

    原主和刘秀珠的长得颇像,都是瓜子脸,柳叶眉,眼睛不大不小,鼻子不高不塌,中规中矩就是小家碧玉的模样。

    但是因为家里的原因,母女俩常年干活又长期营养不良,所以脸色又黑又黄。

    黢黑又蜡黄的小脸配上干瘦的身材,实在和好看两个字扯不上什么关系。

    尬吹,能不尴尬嘛,尴尬得都能用脚趾头就地抠出一个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