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我有一座空间农场 / 第六十四章 做媒

第六十四章 做媒

    “是啊,年中刚定的婚事,那家姑娘长得俊俏,要的彩礼高了些。你们也知道,我家就那个条件,为了凑彩礼,就把婚期推到了明年。”

    王家村除了王氏的宗族,第二大户就是马氏宗族,马氏宗族的人口甚至超过了王氏宗族。

    就宋银凤家,有良田有农地另外还有一片茶叶园,比上不足,比下绰绰有余。

    她家下聘的那家姑娘,听说是隔壁村的村花,那姑娘模样生得俊俏,上门提亲的媒婆都快把门槛踏烂了。

    有资本就有选择的权力,彩礼银子就要了十两,另外还有红布和牲口,加起来少说也得十五两。

    听着好像不多,但是一般的庄户人家,勤勤苦苦的劳作一年,都未必存得下十两银子。

    其实,这也算是天价彩礼。

    宋银凤本来不同意的,娶一房媳妇弄得家里倾家荡产的,这以后的日子还过不过了。

    可是她家二牛自打见了那家的姑娘,就和丢了魂似的,干活也心不在焉,整天傻乎乎望着邻村的方向唉声叹气的。

    开始她也没在意,想着过段时间就好了。

    不曾想,他家二牛隔三岔五的就往邻村跑,每次就站在山头上偷偷的瞧那姑娘。

    日子久了,她也察觉到不对劲。

    有一回她就悄悄的跟在二牛的身后,这才发现了儿子的秘密。

    儿子都这样了,她能怎么着。

    一咬牙,她就托了媒婆上门去提亲。

    好在婚事谈得挺顺利,那家父母点了头,婚期订在了明年的五月。

    “嫂子说得哪里话,就你家的条件可比村里很多人家强。”

    “就是,媳妇进了门,给家里开枝散叶,多好的事啊。”

    好听话,谁不爱听。

    宋银凤笑着点点头,看着刘秀珠就直入正题。“秀珠啊,我今天来可是有正事的。”

    “嫂子有啥事尽管说。”

    “是这样,我瞧着苏盛年纪也不小了,该是说亲的年纪。正好我娘亲有个亲戚,家里的姑娘刚满十五岁,我就想来问问你的意思,要不要去相看相看。”

    其实这个事吧,不是宋银凤自个揽上身的。她娘家在隔壁的宋家村,每年初二回娘家,村里就她一个出嫁的姑娘,大包小包的往娘家拿东西,可把村里其他人家给羡慕坏了。

    她说的那个亲戚,是出了五服的远房亲戚。平时也不往来,不知怎的那家婆母忽然就找到她娘家,托她娘给她带了话,说是想在王家村给闺女找一户好人家。

    她这个情况,在王家村也是少数,只能说马家有家底,逢年过节的拿点东西回娘家,她家婆母也没说什么。

    想在村里再找出这么一户人家,哪里这么容易。

    今天在牛车上遇到苏盛,她忽然就想起了刘秀珠,她向来是个好脾气的人。日后媳妇进了门,应该是个好婆婆。

    以前四房穷,家里连饭都吃不上,她自然不会考虑。现在不一样了,苏家在李子坡买了地,又盖起了房子,往后的日子肯定也不会差。

    再看苏盛,老实巴交的又肯干活,是个靠得住的。

    这么一想,她就动了说媒的心思,所以才上门来探探刘秀珠的口风。

    刘秀珠一听这话,明显就是一愣。她是真的有点意外,她家最近出了这么多事,村里人传得沸沸扬扬的,她一直担心会因为断亲的事,影响了家里几个孩子的婚事,所以她都没敢找媒婆。

    她就想着,等家里房子盖好了,风言风语过去了,再去找媒婆。

    没想到,今个宋银凤就上门来说亲。

    愣了片刻,她立马就反应了过来,拉着宋银凤的手就开始打听那家姑娘的情况。

    “他婶子,你和我说说,是哪家的姑娘啊,脾气性格可好。”

    “就我娘家,宋家村宋来宝家的二姑娘,姑娘名叫荷花,今年刚满十五岁,会做家务会绣花,长得也端正。脾气也好,不爱嚼舌头,是个老实的。”

    宋银凤说的,都是她娘告诉她的,她娘和宋来宝都在一个村里住着,家里又有亲戚关系,自然知道得一清二楚。

    刘秀珠不住的点头,看着似乎对宋荷花很满意。

    媒婆说媒都是两头跑两头传话,两家人也不见面,就凭媒婆一张嘴,等新娘子进了门,两家人才第一次见面。

    熟人做媒就不一样了,可以私下里去女方家相看。当然苏盛是不能去的,就是刘秀珠和宋银凤,借着做客的名头,能去姑娘家里看看。

    刘秀珠很心动,想去那家相看相看,但是又担心彩礼银子。

    这么好的姑娘,彩礼银子肯定不少,家里现在没收入,彩礼太贵,她家可负担不起。

    “嫂子啊,我想问问,那家姑娘的父母可说了要多少彩礼银子?”

    宋银凤早就想到了这点,拍了拍她的手背,示意她放宽心。

    “秀珠啊,都是自家亲戚,哪能狮子大开口,人家姑娘的父母说了,彩礼银子给五两,还要一块红布,另外再给一对鸡鸭就成。”

    就这个彩礼来说,其实并不贵。一般村里人家说亲,大多数都是这个价,红布肯定不能少,那是给新娘子做嫁衣的,一对鸡鸭也不算多要,毕竟姑娘家成了亲,就是别人家的人,不是年节都回不了家。

    “不瞒嫂子说,我心里一直惦记苏盛的婚事,但是我家的事你也知道,就怕人家嫌弃我家。”

    刘秀珠的心里还有一点顾虑,彩礼银子不是问题,她家能接受,但是她家这个情况,得和人家姑娘的家人说清楚,免得日后姑娘嫁过来了后悔,往后家里闹得鸡飞狗跳的,那谁受得了。

    她心里想的,宋银凤哪里想不到。苏家四房这个事,说白了,还真不怪刘秀珠,宋老婆子是什么人,村里谁不知道,她能忍这么久也是她脾气好,换了别人,早就翻脸了。

    但是这个事吧,她还没和她娘说,她今天就是先来探探口风,如果刘秀珠答应了,她再回家和她娘细说,刘秀珠要是不答应,那还说什么,岂不是白忙活。

    “秀珠啊,你家这个情况,我得等回娘家的时候再同我娘说,我今个就是来问问你的意思,你要是同意呢,我就抽空回一趟娘家。”

    “哎,行啊,那就麻烦嫂子了,要是那家姑娘不嫌弃,咱就去相看相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