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我有一座空间农场 / 第九十章 兄弟三人商谈

第九十章 兄弟三人商谈

    “有什么晚不晚的,现在学也来得及,难不成你还想去考状元。”

    柳沐心思细,想得也多。现在家里要开始做生意了,既然是合伙的买卖,总得有一个正经的账本。以后盈亏,分多分少,按账本分配就是了。

    “说什么呢,我还能考状元啊。”苏盛用肩膀撞了他一下,顺势给了他一个白眼。

    开玩笑,考状元,他可不敢想,能考个秀才,就算他家祖坟冒青烟了。

    不过,现在都是空想了,因为他已经错过了考童生的年纪。

    苏月听到说话的声音,扭过头一看,是自家的几位兄长。

    笑嘻嘻的冲着他们三人招招手,“大哥,二哥,柳大哥,你们怎么来了。”

    王二癞痢几人也听到声音,纷纷回头看向身后的三人。

    “大哥,二哥,苏大哥。”

    几个人各叫各的,只有王二癞痢笑着叫了一声东家。

    “王二叔,打扰你上课了吧。”

    “没有,没有,我们只是干活枯燥,就顺便背背书。”王二癞痢解释,事实上,他也没在上课,因为这几句三字经,苏月早就教过了。

    “没有就好。王二叔,有个事我想和你商量一下。”

    苏盛把王二癞痢叫到一边,他和柳沐不停的说着什么,王二癞痢没有说话,只是不停的点头。

    傍晚时分,大伙儿都收工回家了,苏盛,苏槐还有柳沐没有跟着一起走。

    三个人坐在草棚里商量着明天去鱼市送货的事。

    陆大有和柳沐的交情不错,今天柳沐带着苏盛去谈卖鱼的事,他很爽快的就答应了。只要一斤以上的鱼,不管什么品种,他都收。

    当然,不同的鱼,给的收购价也不同,特别是黄伢子,和许掌柜开的价格差不了多少。

    苏盛的意思,两头都不得罪,不管抓到多少黄伢子,两头各送一半,毕竟都是长久的生意。

    然后说到了河虾,陆大有那的河虾是不对外零售的,因为他和城里几个富户人家的采买关系特别好,他的河虾是直供给有钱的富户。

    有钱人穷讲究,对河虾的品质要求特别高。

    河虾必须新鲜,个头要超过一指,半死不活的人家也不要。

    所以,陆大有特别交代了柳沐,每天必须给他挑出一批好虾,一天也不能少。

    也就是说,不管有没有鱼,柳沐每天都要去一趟鱼市送河虾。

    “柳大哥,河虾都是自然生长,难免有大有小,这要是把个大的都跳出来,许掌柜那,怕是不好交代。”

    “我也知道为难,但是不也没办法嘛,陆大有给咱的价格不低,他提点要求,也是应该的。”

    说起来,陆大有也是个实在人。按着正常鱼市的收购价,柳沐他们其实没多少赚头,和开店一样,要算上来回的车马费,人工费。

    要是按鱼市给的价格,他们三个人最多就是赚点辛苦钱。

    但是陆大有按着鱼市的价格又给加了一成,别小看这一成的钱,日积月累的加起来,可是一笔不小的收入。

    “我看不如这样吧,不管抓多少河虾,三分之二留给陆大有,剩下的,都给许掌柜送去。”

    苏盛提了一个折中的法子,两头都是东家,两头都得顾不是。

    “说到许掌柜,还有一个难事,许掌柜上次让我们多送一些野鸭子过去,可是这几日,也不知道是不是因为咱家盖房子,惊扰了那些野鸭,这几日的收获很不理想,几天了,家里只有四只野鸭。”

    苏槐每天都去检查捕兽夹,前两天还好,抓到了两只野鸭,后面几天再去,次次都是空军。

    “许掌柜也知道野鸭难抓,想来不会为难咱们,这几日咱们上平顶山,不是也抓了几只野鸡和野兔,等明日进城,咱一起给许掌柜送去就是了。”

    许掌柜那,苏盛倒是不担心,为什么呢,因为苏月上次挖到了松茸。柳沐和他说过,许掌柜开了高价收松茸,虽然野鸭少了,但是他们还有野鸡和野兔,而且都是活的,再加上松茸,许掌柜那的生意应该不会出问题。

    而且这次进城,他打算把苏月采的松子一并带上,先送去许掌柜那,如果许掌柜不收,他打算去镇上最大的茶馆问问。

    茶馆里有说书先生,每天都有很多客人去捧场,喝茶自然要搭配糕点和小吃,松子这种稀罕东西,也就只有茶馆这样的地方才会收。

    “对了,大哥,咱家不是还有蘑菇嘛,要不一起给许掌柜送去。”

    “蘑菇还没晒干呢,新鲜的送去,也不知道许掌柜收不收。”

    蘑菇这一类的山货,从来都只有干货,晒得不够干,人家也不要,因为干蘑菇价格贵,有水分压秤,而且还放不住,没几天就长毛发霉了。

    “那咱先问问。”

    说完生意上的事,苏盛顺便和柳沐说了关于河岸分配的问题,

    按着苏月之前规划的,南岸归苏家,北岸那一头归柳沐家。

    两家各占一段河岸,抓多少鱼虾都算各家的生意。

    苏月之所以这么规划,也是有她自己的私心。都说亲兄弟明算账,两家人的关系再好,也不能把所有的生意都搅合在一起。

    包括她提议的养鸡鸭,种桑蚕和果树,还有建鱼塘。

    她有的是赚钱的点子,她能带着柳沐一家一起赚钱,但是两家的生意最好还是分开,各干各的。

    她不希望因为利益的关系,最后搞得两家人不和。

    这种事情她见得多了,所有要防范于未然。

    柳沐皱着眉,搓了搓胳膊,有些不解。

    “咱两家还分得这么清楚,一起干就是了。”

    柳沐的想法很简单,竹篓是苏槐编的,他和苏盛一起收笼子,再一起去送货,得的银钱分成三份,一人拿一份。

    苏盛自然明白他的意思,因为他也是这么想的,但是前几天苏月特意找了他,和他说了其中的利害关系。

    他后来仔细想想,也觉得苏月说得有道理。

    生意是生意,兄弟是兄弟。分清楚,对大家都好。

    而且柳沐家就他一个劳动力,自家占了三分之二的收入,柳沐家的收入就少了。

    “柳沐,我觉得月儿这样分配挺好的,你家占一头,我家占一头,生意咱还是一起做,你说是不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