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天地庄周马 / 第七章 卖艺的少女

第七章 卖艺的少女

    前面说到那跑江湖的男子放下蟒蛇,搬出一床滚好的竹席,便将竹席解了绳子朝地上一把摊了开来。

    竹席足有两米多宽,三米多长,这时候,刚才那端盘子的女孩不慌不忙地走了过来。只见她两足分开,含胸拔背眼似电,沉肩坠肘势自然,深吸了一口气,束了束腰,径直横往朝席子边上一躺。男子见女孩躺下,便故意索性将席子和人都给卷了起来,并又捆上了绳子。女孩被裹在

    了席子里面,一头在这边,一脚在那边,根本就动弹不得。众人不知何意,正起了疑心,席子头尾未动而人却在里面周身运劲如抽丝!不一会儿,亲眼见着女孩的头脚本是朝席子不同的两端的,而人竟然能从裹紧的席子里面掉了一个头重新钻了出来,众人不禁愕然!

    这卢秀英看得入神,待众人散去,便偷偷跟了那一班卖艺人的悄悄尾随其后,一心要拜师学那缩骨的功夫!

    自此,卢氏一族便多了这一失踪的女童,一直苦寻未果,父母众亲更是望眼欲穿,只疑心是被那一班江湖骗子给拐走了。

    若干年以后,当卢秀英精诚所至,练得了一身真功夫忽然间莫名其妙地又回来后,这时已是到了卢家有女初长成,养成深闺无人识的芳龄。

    莫名其妙地离家出走,莫名其妙地又做了杨家的姨太太,这人啊,有时候就是这样的不可思议!

    杨寒山素不知母亲的人生经历,卢秀英也从不对任何人提及过去的那些人和过去的那些事,总是显得那样神神秘秘又坦荡忍辱!

    众人不知,当年收留卢秀英的那卖艺的男子,正是落魄乞食人间民国高手卢氏心意六合拳的创始人卢嵩高!

    卢氏心意,又称上海十大形,是在前人的武学基础上模仿鸡、鹞、燕、鹰、虎、马、熊、蛇、猴、龙十种动物创立的一种内外兼修的拳法。心意六合拳所采十形,内寓六合,故称十大真形六合拳。

    卢氏心意六合拳,十种动物意喻人的高、矮、胖、瘦、甲、由、目、申、干虚十种形体。

    卢氏心意六合拳讲究因材施教,对症下药,似鹞形者习鹞形鹞子入林,鹞有侧翅之能,可以自由穿梭于茂林修竹而不伤羽,见其形取其意,束身而起,侧身而去,翻身而走。似燕形者习燕形燕子抄水,燕有抄水之妙,惊起惊落,一贯劲直,力走坎一、中五、离九。似鹰形者习大劈挑领,鹰有捉拿之功,鹰毒决绝如板斧阔刀,挑而上、劈而下。卢嵩高心意六合练到炉火纯青之时,全身皮肉骨骼分离,身上的皮肤能拉至一尺余长而瞬间恢复原状完好无损,这种被称为“马窜皮”的功夫是拳术达于化境的标志。

    他曾对其得意弟子余江说过一句话:“前面是座山也要给我劈开半拉来,前面是座岭也要给我挑翻它。”当年,在上海那个藏龙卧虎之地,这话可不是一般人能吹得起的,就是黄金荣也得畏他三分!虎背者习虎形探虎把,亦称虎蹲山,虎有扑食之勇,束身而下,展身而起。身长如马者习野马奔槽,马有奔腾之功,横冲直撞,一往无前,塌而落,奔而出,踩而起。熊腰者习熊形单把熊出洞,熊有掀鼎之力,双把扣合,两膀开合,贯通如一。瘦猴者习猴形猴缩蹲,猴有纵身之灵,涨身而起,纵身而前,缩身而落。腰身细如蛇者习蛇形蛇拔草,猛蛇出洞,如拔草分山,如拔云见日,前后拔草,惊起惊落,虽千万人吾往矣,可畏势不可挡!龙腾者习大龙形,龙有搜骨之法,起如浪潮,落如浪绝。

    卢嵩高本是回族人,只因当年路过家门之地,又见卢秀英天资聪颖又诚心拜帅,才收下了这一位民间义女。

    卢嵩高,河南省周口人氏,生于1873年,卒于1963年,享年91岁。谱传是心意六合拳第八代传人,师承袁凤仪,是河南心意六合拳在发扬光大方面最具有代表性的人物。

    卢嵩高家境贫寒,一生坎坷,不识字,只会写自己的名字,但却自幼酷爱武术,极具悟性,也是近百年来唯一的一位以武术开宗立派且功成身退的人物。

    卢嵩高曾习回教门拳术,后拜袁凤仪为师。

    袁凤仪,河南周口人,绰号袁氏猿,幼习少林派拳术,后在岔河口高台茶馆巧遇往来于鲁山、周口之间做生意的心意六合拳一代宗师买壮图,而得拳术之真传专习心意六合拳。

    自得明师传授后,卢深得心意六合拳之精义,十余年如一日,晨昏苦练,终成一代承上启下,继往开来的拳家巨子。卢嵩高与尚学礼、杨殿卿同堂学艺,因他们三人皆系周口人,又都练成一身非凡的武功,故在河南武林有周口三杰之称。

    卢嵩高艺成后,先在老师袁凤仪经营的万胜镖局充当镖师。后因袁师年老体弱,无力从事镖局,镖局关闭之后,卢嵩高才不得不离乡辗转各地谋生。

    “光绪二十九年后至沪定居,以授拳为业”,不过很遗憾,上海民国武术界很难看到此人露面。

    1909年,英国大力士在上海羞辱中国人,陈其美等人邀请的是天津的霍元甲。霍元甲随后在上海创办精武学校,后改为精武体育会,影响极其深远。

    1918年吴志青等人在上海创办中华武术会,最先想到的是远在黑龙江的陈子正。中华武术会里授课的有陈子正的两个弟子,于振声、马金标、王子平等人。

    1923年4月举办的中华全国武术运动大会,也没有看到卢嵩高的影子,由于身份地位低下的原因,其时,卢嵩高在民国时上海武术界并不显赫。

    民间传言,卢嵩高曾击倒孙存周,一次,一位上海社会名流宴请孙存周、卢嵩高等,席间人们纷纷要求孙存周、卢嵩高一展身手,让大家开开眼界。众拳家实在推辞不掉,卢嵩高略一沉吟,稍欠身复向下一坐,一把上好的红木靠椅,在卢嵩高坐下的一刹那间,遂四分五裂。孙存周则表演了他的八卦“无影步”,在大厅转了一圈,犹如鬼魅,只见一团灰影闪电晃动,众人叫绝。

    后来,大伙兴致高涨,席间更有人怂恿两人比试,卢嵩高久闻孙的大名,不禁面露跃跃欲试之色,孙亦兴起,两人动手。

    两人站定,卢嵩高便一个野马奔槽,闪电般窜步击向孙的前胸,孙也了得,一个闪身,只被卢嵩高打到臂膀而已。卢嵩高又接着一个摇闪把,打在孙的胸前。突然卢嵩高摇手示意臂膀被孙内力震得疼痛,不再比试。实则是给孙留了面子。

    卢嵩高中年曾住蚌埠,代师传艺于师弟宋国宾,并协助宋开设镖局业务。后由蚌埠过南京后定居上海,在市区英德里,以传拳授徒为业。

    三十年代末,形意八卦名师张兆东曾对卢嵩高的武功作过这样的评价:他的武功在大江南北罕有匹敌,其打人十个单把式,而不同样,千变万化仍是一个单把式(动作名称),令不防不胜防。

    卢嵩高之技艺以出手敏捷、狠毒见长。他在上海与人交手,对手常手足尚未施展便已败北。

    卢嵩高在上海为击败不少名家巨子,刮地风腿及单把龙形格横为其擅长之技。

    卢嵩高留有练习虎形把的体会,他说:虎行风生,威在蹲山。威可以慑百兽,故虎为山中王,山为虎之势,失其势则威难发,即所谓虎落平阳被犬欺也。然虎之发威有三:一曰收纵以扑,二曰转侧以掀,三曰掉尾如鞭。此谓虎之三绝。而伏百兽,是虎威之所在。欲进先退是扑击之式,扑而未中左右明拨谓之掀,掉尾如鞭是虎把尾的动作。习拳者有虎在眼前施威、栩栩如生之感。

    传拳卢嵩高在上海传拳多年,门生弟子众多,然而得其传者仅解兴邦、于化龙、李尊贤、张兆元、王蓝田、凌汉兴、马小凯、孙少甫、马义芳、王守贤等。以上诸师多已过世,现存者唯于化龙先生尚能传拳授技。

    卢嵩高为人憨厚,平易近人,善交好义,在武林中德高望重,深受上海武术界的尊重。卢生性高傲暴燥,练拳悟性极高,对心意拳的打法研究最透。故在“三杰”中,以手法毒辣多变著称。

    形意八卦大师张占魁尝见过卢之与人较技,对他的单把绝技赞不绝口。他曾对人说,“卢嵩高的单把打人时变化无穷,根据不同的情况,进行不同的变化,但最后依然是那一个单把。令人难以招架。”

    卢年轻时曾以保镖为业,走遍大江南北,在绿林道上人头极熟,大家因其功夫高超,很给他面子。还有一些人干脆拜其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

    卢曾经在湖北武汉附近与当地回族的铁氏父子为解决绿林中的纠纷,与绿林团伙大打出手,对方数十人,用刀剑棍棒等。卢等三人用心意六合拳当中的独门兵器“盘龙棍”(两节棍),以猛烈的攻势将对方悉数打退,死伤多人。

    卢中年时放弃保镖来上海定居,为生计所迫,开场传授心意六合拳。当时,上海滩流氓横行,时常有人来踢场、捣蛋。卢以高超武功,一一将其制服,但因此也得罪了不少流氓团伙。

    有一次,一个被打的流氓向大流氓头子黄金荣告状,欲求其帮助报复。黄金荣在法租界的四马路茶馆设“鸿门宴”,邀请卢嵩高前往,当时在坐的有上海某警察局的一个局长,听说卢嵩高的功夫后,出言讽刺,问道:“是你的拳快,还是我的枪快?”卢说:“可以试试。”于是相距五米,由黄金荣叫口令,相约以“三”字为准,同时动作。比试时,黄“三”字刚一出口,卢即以“过步箭穿”突然扑向对方。对方尚未抠动扳机,手枪已被卢缴下。黄金荣因此非常赏识卢的武功,非但不计前嫌,还邀卢参加青洪帮。卢不愿参加任何组织,黄无奈之下,只得礼送卢回家,并规定凡其门下皆不准与卢为敌。卢嵩高在上海滩曾经打败了许多著名拳师,言其“威震上海”,绝非虚言。

    曾有一极负盛名的“大力士”在外滩吹嘘他能臂挂千斤,任何人不能搬动其手臂。卢听后,拈须微笑而上,突然一个“鹰捉”打在其手臂上,其人随即前仆于地,撞得鼻口流血。

    因此,卢在上海树敌很多,常有人想致其死地。一次,卢在家门口的井旁打水,忽有一壮汉扑来,欲将卢推入井中。卢当时双手提桶,突遇袭击,惊颤之间,一个转身,该壮汉便被莫名其妙地弹飞!

    卢在上海传授了大量的心意拳门徒,开始他严守心意传统,不肯传授汉族人。后来由于生活所迫,更由于解兴邦的诚挚所打动,于是破除积习,外传汉族。不过得其真传者,依然以回族居多。解兴邦、于化龙是其在上海最具代表的嫡传弟子。

    心意六合拳,创自山西蒲州姬龙峰,姬龙峰约生于明万历三十年(1602年),卒于清康熙二十二年(1683年),享年80有余。姬龙峰膝下从学者众多,惟有河南洛阳马学礼(回族)独得心意六合拳的精髓,后来马学礼艺成回到河南,传拳授艺,经买壮图下传周口袁凤仪一代,袁凤仪四大弟子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宋国宾学艺独精,并分别在河南西部、河南南部、上海、湖北、江苏、安徽、陕西等地传授心意六合拳,从而形成了“河南派”心意六合拳一大支系。

    心意六合拳的特点是由心生意,又由意传化为拳招,六合与心意相互联系结为一体,以心意支配行动,以六合贯串心意。基本功心意六合拳的基本功是“趟腿”和“四把锤”。“四把锤”即亲扑站、横拳、鹞子入林、鹰捉。

    出手横拳势难招,

    展开中平前后销,

    转身挑领阴阳势,

    鹰捉四平足下抛。

    该拳主要是模仿龙、虎、熊、马、猴、蛇、鹰、鹞、鸡、燕十种动物在追杀捕食搏斗时的动作,取其形,会其意而发展形成的拳术,特点是凶、狠、猛、疾、洒、刚、柔、擅长格斗。

    步法心意六合拳的基本步法主要是依赖鸡形的体现,不管是寸步、过步、箭步、垫步等,也不管是进攻还是防守,都不能离开鸡形的根本特征。在心意门拳法技艺里面更是有“打遍天下老鸡形”的美誉,这也是对鸡形步法重要性的体现。锻炼鸡步趟腿、鸡步掂腿是心意六合拳里锻炼基本步法和身形的主要方法,在实际盘练中二者又有各自的侧重点,鸡步趟腿主要侧重于腿步基本功的锻炼,同时锻炼心意六合拳里足踩膝撞等的一些技术,鸡步掂腿不但是心意六合拳基本腿法的锻炼,同时也锻炼了心意六合拳灵活多变的基本身形以及心意六合拳主要的进身方法。

    传承心意六合拳传入周口的时间大约是在清朝咸丰年间,由心意六合拳第五代传人买壮图传入。买壮图,回族,河南省鲁山县西关人,生于1829年,卒于1892年。买壮图叔伯弟兄7人,他系长门独子。

    买壮图自幼聪慧好学,但因家贫,仅念两年私塾,辍学后曾学中医,娶距鲁山县城45公里的三郎庙村张聚的侄女张氏为妻,婚后走亲戚,买壮图见该村许多青少年舞拳使棒,便也跟张聚学起武来,并由此痴迷于武术。据说由于张聚晚年丧子,怪罪练拳,不愿传授拳艺给外甥买壮图。但又怕外甥的纠缠,就传授了一个“鸡腿桩”和“踩鸡步”给他,并对他说,如此练习三年后再来学习。

    他以为外甥不能坚持下来,从此断绝学拳的念头。

    但是,没想到买壮图学拳之志坚定,每天在家门口的枣树下站桩,一站就是几个时辰,冬天身边的积雪都被他流下的汗水溶化。他在集上做买卖,每天从集上到村里的数里路上走过时,都用踩鸡步。村人见他这般样子都笑,而他却毫不介意。三年如一日总是这样坚持,结果不负苦心人,他的桩功和鸡步功都达到了令人惊异的地步。演示给张聚看时,张聚都叹服了,于是就把全部绝技都传给了买壮图。

    买壮图一如既往地努力练习,最后功夫达到了入神的境界。在心意六合拳发展史上,买壮图是一位承前启后,继往开来的人物。他创“买式四把捶”,将原有二十八式精减,仅留四手,今广为流传。他以鸡形步与人试技,能发人丈余,随即又如影随形般疾纵而至接住对方不至丢失脸面。为了生计,买壮图常年往来于鲁山与周家口(今周口市川汇区)之间做些皮货生意。

    有一次,周家口回、汉两族群众之间因故发生规模较大的械斗,经买壮图出面调停,使事端得以平息,之后,当地回族群众在周家口西寨清真寺宴请买壮图。他即兴表演了心意六合拳,其拳如虎之登山,如龙之行空,周家口回族武举人袁长青和著名回族拳师袁凤仪等为之倾倒,遂拜买壮图为师,学习心意六合拳。发扬光大心意六合拳,被回族群众称为教门拳。

    自马学礼以来,一直传回不传汉,到了民国初期,才打破了这一惯例。周家口人宋国宾系汉族,他与卢嵩高为结义兄弟,幼年从杨少同练习少林拳,经卢嵩高竭力引见,袁凤仪破例收宋国宾为徒。宋从师苦练多年,心领神会,精通心意拳法,艺成后在冯玉祥部做武术教官。

    建国后,宋国宾在安徽定居。皖省从其学艺者甚多,较知名的有何顺成、蒋安坡、李克俭、唐学英等。代表人物对周口心意六合拳影响较大的另一位人物是郏县的李海森。李海森是买壮图的表弟,他自幼喜爱武术。曾学习过多种拳术,后随表兄买壮图学习心意六合拳。由于他两人一起来往于鲁山与周家口经营皮货生意。清同治年间,他来周家口南岸教习心意六合拳,从其学艺者众多,得其真传者只袁长青、马四等数人。

    卢嵩高由于回族自古崇尚武功,以武勇著称于世,加上心意六合拳的独俱特色,民国时期,周家口回族中练习心意六合拳的人已经非常多。各清真寺都设有武场,收徒传技。其中以河西的西寨清真寺、河北的老东清真寺、河南的陈州街清真寺最著名。

    河南周口出了许多著名的心意大家。如众人熟知的周口三杰尚学礼,杨殿卿,卢嵩高;上海武协副主度,曾在上海大舞台打败过俄国大力士的王效荣;1944年参加日本东亚运动会,打败东洋武士获得过“东亚第一”的李尊师等人都是周口籍人。现代著名拳师于化龙等也是从周口走出的名家。周口心意拳经过“周口十三杰”的发展壮大已传遍祖国各地。

    卢嵩高,尚学礼上海传艺教出了不少名家大师,如王效荣等人。王效荣又发扬周口心意拳传承教出了李君伟、陆国柱、蔡鸿祥、李福妹、冯如龙等人。买金奎武汉传艺教出了李尊师等人,买金奎年老时又把技艺传授给了后辈买西山。其他如杨殿卿、陈金波、马颜才等人也各有传人。

    卢嵩高的弟子解兴邦,当时是地下党,在英租界巡捕房当教练,学过几句回语,为学拳就称自己是回民,拜卢师习心意六合拳。

    后来有师兄弟揭发他不是回民,卢嵩高就问他为什么这么做,解兴邦如实回答:“老师,我不是回民,是汉族,你看我这个汉族徒弟对你怎么样?”

    卢嵩高说:“你这个汉族徒弟对我很好。”

    解接着说:“我们汉族人对待老师特别尊重,像我这样的很多。”自此卢嵩高才肯收汉族弟子,相信汉族弟子。

    日伪时期,一位四川来的拳师在上海斜桥设擂,并为胜负许下重金,几日下来无人能胜。

    这时,有位河南拳师姓李,也是回民,上擂比武,两人打几十个回合,不分上下,最后四川擂主被这位李某一腿打下擂台,自此李某在上海扬了名,日渐骄傲起来。

    后听人说卢师功夫厉害,很不服气。一日傍晚,他找到卢师教拳的地方,推门进来。当时卢师正坐在客堂间的椅子,上他便高声叫阵:“卢嵩高,听说你的心意拳很厉害,我看看怎么个厉害法?”

    卢师闻声后虎身而起,示等话音落下便喝到:“你站好。”一个过步践窜便来到一丈开外的李某身前,虎身而落插中门,紧接着一个挑领,梢随声起,声随梢落。只见李某从门里摔到在门外,腾空摔出丈远,他爬起后,满面通红,一声不响地转身走了。没过多久,李某离开了上海。

    日本投降后,上海又来了许多美国兵,很是张狂。一日,我和卢师在复兴公园打完拳后出来经过淮海路,就见到两个美国士兵边走边挥动着拳头,像是在拳击,行人纷纷避让。卢嵩高非常生气,对徒弟李书文说:“书文,你从旁边走,看我怎么教训这两个家伙。”只见卢嵩高若无其事地双手插在黑长衫的袖筒里慢腾腾迎上去,挤到二人中间,胯部一个灵动,两个美国兵一个倒在左边,一个倒在右边。两个美国兵倒在地上,看着这个干瘦老头头也不回的从中间走过,只是莫名其妙地转转蓝眼珠。路上行人纷纷侧目,不明白这是怎么了?

    解放后,上海各行各业十分兴旺,习武的人也很多,武术协会也经常组织一些武术老师在上海各区的体育馆进行表演。

    有一次,卢嵩高在跑马厅演示了一趟四把捶,深深地吸引了台下一位武术师――海灯,他当时不认识卢嵩高,第二天便经人引荐,带着佛家四色礼品登门拜访卢嵩高,卢嵩高也去看望过海灯老师。当时,海灯住在HK区一间阁楼里,他在上海期间主要传授梅花桩、长拳和器械套路,常表演二指禅功夫,在上海有很大影响。

    此后,海灯法师常到卢嵩高家喝茶,并讨教心意六合拳功夫。

    一日,卢嵩高一时高兴,便想试试海灯老师的功夫,便一个“猴竖蹲”蹲在他身前,蹲得比海灯大师还矮,笑着说:“海灯大师,伸伸手。”海灯笑而不答,一动也不动。

    过去出了名的拳师是不会轻易与人动手的,卢嵩高则不然,一生好武,喜欢与人交手,以至于有一位在上海很有名的太极拳家在介绍卢嵩高时说:“这位老师是专门练打人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