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天地庄周马 / 第十三章 哥德巴赫猜想

第十三章 哥德巴赫猜想

    而今,夜已经很深了,杨寒山也已经很老了。

    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他想,有人看了前面写的一些人,一些事,他们一眼就知道那个写书的人就是谁,无论他换多少个平台,无论他换多少个名字,无论他怎么写,无论他怎么想,无论他怎么做,他身边的人也好,非他身边的人也好,认识他的人也好,不认识他的人也好,应该说,有些人,就是不喜欢他这样的一种人!只要世界上一天还有杨寒山这种人活着,对他们来说就是一种威胁,即使他从来都没有给他们造成过任何威胁,可他们却并不那样想!因为,他们害怕杨寒山有一支笔,这只笔可以穿越时空,这只笔可以张冠李戴,这只笔武艺超群,这只笔可以无所不能!

    当然,杨寒山亦并不想求得别人喜欢,他之所以不同流合污,仅仅是因为他的经济实力有限,而其他的一些人却有着各种额外的各色合法或非法收入。而他,却只能靠着微薄可怜的一点工资养家糊口,他自认,他跟他们玩不起,他也不想跟他们玩,正如其他人不想跟杨寒山玩一样!他们觉得杨寒山碍手碍脚,他们觉得他不懂味,不识时务,不知变通!他们害怕杨寒山把他们写得很坏,害怕他把他们平日里的所作所为的假事,丑事和恶事写出来公诸于世!那样的话,他们就会感到无地自容,感到愧对后世子孙!

    他们觉得杨寒山太正直,太死板,太无私,他们处心积虑造瑶生事,处心积虑拉帮结派,处心积虑贪污腐化,处心积虑拉人下水,处心积虑打压排挤铲除异己,处心积虑想制杨寒山于死地,无非是希望杨寒山变得和他们一样坏,希望和他们同流合污!杨寒山活一天,他们一天都会感到害怕!有的人挨了庭杖,就以为是杨寒山给害的,可杨寒山从来都没有这样做过!他根本就无法相信任何人,又怎么去随便举报揭发呢,这不是自寻死路,自讨没趣吗!

    廷杖是中国古代对待官吏实行惩罚,即是在朝廷上当着众目睽睽之下行杖打人,是对朝中的官吏实行的一种惩罚。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又一说是北周宣帝,在金朝与元朝普遍实施,明代则实施得最著名。明代往往由厂卫行之。成化以前,凡廷杖者王去衣,用厚绵底衣,重毰迭帊,示辱而已,然犹卧床数月,而后得愈。正德初年,逆瑾(刘瑾)用事,恶廷臣,始去衣,遂有杖死者。

    廷杖最早始于东汉明帝,《后汉纪》曰:明帝时,政事严峻,故卿皆鞭杖”。(《太平御览》卷605·刑法部·16杖条),明朝时成为一种制度。

    明代廷杖始于太祖朱元璋,而茹太素是明代第一个受廷杖的朝臣。

    明洪武九年(1376年),明朝的刑部侍郎(相当于司法部副部长)茹太素给朱元璋报上一份材料,长达1.7万字。朱元璋看得眼花,就让秘书王敏念给他听,都念到6300多字了,还没上正题,净是些冗长的空话套语。朱元璋大怒,把茹太素叫来当面责问,并在朝堂施用杖刑。

    廷杖这种刑具制作的过程一般是由栗木制成,击人的一端削成槌状,且包有铁皮,铁皮上还有倒勾,一棒击下去,行刑人再顺势一扯,尖利的倒勾就会把受刑人身上连皮带肉撕下一大块来。如果行刑人不手下留情,不用说六十下,就是三十下,受刑人的皮肉连击连抓,就会被撕得一片稀烂。不少受刑官员,就死在廷杖之下。即便不死,十之八九的人,也会落下终身残废。廷杖最高的数目是一百,但这已无实际意义,打到七八十下,人已死了。廷杖一百的人,极少有存活的记录。廷杖八十,意味着双脚已迈进了阎王爷的门槛。

    廷杖是有分类的,就像每一种生物按门、纲、目、科、属、种归类一样,每一种刑具也有各自的位置。

    廷杖分“用心打”和“着实打”,至于采取何种打法由监刑官按皇帝的密令决定,如果监刑官脚尖张开,那么就是“着实打”,可能会导致残废,而如果监刑官脚尖闭合,那么就是“用心打”,则受刑的大臣必死无疑。大宦官刘瑾就曾在午门杖死过23个大臣。

    万历想立郑贵妃的儿子为太子,但遭到大臣们的极力反对,当时太子又叫国本,因此,这次斗争又称为国本之争。最后万历被激怒了,上疏干涉皇帝“私生活”的礼部祠祭司主事卢洪春被拖到午门外廷杖60。这以后,廷杖几乎成了万历对付那些对他和郑贵妃之间的关系敢于置喙的大臣们最主要的手段了。

    明黄道周《节寰袁公(袁可立)传》:“及在御史台,值他御史触上怒,将廷杖,诸御史诣政府乞伸救,辅臣以上意为辞。”

    “国本之争”前后争吵达15年,使无数大臣被斥被贬被杖打、万历皇帝身心交瘁、郑贵妃悒郁不乐、整个帝国不得安宁。直到福王赴洛阳就藩才算告一段落,但万历悲痛欲绝,他感到自己虽贵为天子,而终被群臣所制,让爱子离京而去。

    大臣们被杖之后,立即以敢于廷争面折而声名天下,并且名垂“竹帛”。死是人人都惧怕的,但只是屁股上挨几板子就可以名垂千古。因此,不管朝廷讨论的事情是对是错,纯为反对而反对,而冒险骗取廷杖的也大有人在。

    有的人进了大牢,有的人充军发配,他们同样以为是因为杨寒山的原因,以为是杨寒山揭发了他们!可是,他真的从来没有做过这样的事!

    杨寒山只是一个写小说的,而小说是写人的,过去的那些人,过去的那些事;现在的那些人,现在的那些事;甚至是将来的那些人,将来的那些事,其实每天都在不断重复重演!

    杨寒山不能改变世界上,世界也不能改变杨寒山,但他需要活下去,他也一定要活下去,即使前面是万丈深渊,即使前面是地雷阵,即使粉身碎骨,他也一定要勇往直前!

    有人说作者就是杨寒山,说杨寒山就是作者,说作者在书中大量引用抄袭。即使这样,书中引用的和抄袭的绝大部分也是与这本书有关的人和事,也是为了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所见所闻所思所感!

    毕竟,杨寒山活了几十年,也写了几十年,从来都没有想过靠写作挣钱,更没有想过靠写文章去升官发财,君子爱财,取之有道!

    杨寒山抄袭的和引用的,应该说,绝大部分都是他自己曾经写过的、曾经看过的、曾经说过的、曾经想过的和曾经干过的,那些人,那些事,那些话,根本就抄不来!

    杨寒山活着的每一天,活着的每时每刻,都要面对无穷无尽的压力,每天拉上窗帘,他的周围是无穷无尽的黑暗!

    杨寒山知道,他面对的对手很强大,也很庞大,他不得不每天点上油灯,不得不醉里挑灯,除了一剑封神,他根本就无处可逃,根本就无药可救!

    他想,“让那些妖魔鬼怪们去完成哥德巴赫猜想吧,我便是哥德巴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