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风卷长云 / 第104章 问疾

第104章 问疾

    白皙纤细却骨节分明的手指搭在子楚细弱的手腕上。

    安郡王妃紧张的盯着那只手的主人,等手指收了回来,她才略有些紧张的问:“胥神医,世子的病怎么样?”

    羽纶气定神闲的站了起来,“世子的病根是被某些物质刺激所致。他平日发病时,身上是否会起一些赤色或紫色的斑点。”

    郡王妃点了点头,忧心道:“确实如此,在来临都的路上,他也病过一次,虽然病情凶险,却没有如以往发病一般出现斑点。”

    来临都路上那次也不知道是不是常四姑娘的多依果管了用,反正来临都这么久,子楚反而没有像在青州一样容易生病。

    “这病是否是春季容易发,而过了春季又会好一些?”

    郡王妃眼睛一亮,觉得终于看到了希望,“神医果然医术了得。世子这病确实开春季节发的频繁些,不仅身上有红斑,而且一咳嗽就喘,严重时,便会发热。

    神医可有法子治好。”

    羽纶拿出一个白瓷细口瓶子,递给郡王妃,“世子的病无药可治。”

    “无药可治?”郡王妃眸色一暗,狐疑地接过了羽纶递过来的瓶子。

    “世子的病主要是身体太弱所致,我给你的是一瓶强身健体的丸药,你只需每日清晨让世子服一粒,一个月后,他的体质会有改善。”

    郡王妃紧紧握着手中的细瓷瓶子,不敢置信的问,“就这么简单?”

    “这丸药只是一方面,你可以给世子找一个好点的师傅,让他习武。这比丸药效果要强百倍。

    等他身体足够强健,他这病慢慢也就断根了。”

    郡王妃心里半信半疑,子楚的身体难道还能习武。

    记得在他一岁多时,第一次发病,把她吓得要命。她不眠不休守了他好几夜,从那之后,她便把这孩子看的越发宝贝。

    天冷了,怕吹着风受寒,只能在屋里待着。天热了,害怕热着中暑,也只能在放了冰的屋里待着。

    一年四季,就这样精心调养这,子楚还是越来越羸弱。

    如今,胥神医居然让他去习武?

    “母妃,我觉得神医说的可以一试。”子楚认真的看着安郡王妃,“到临都半个月来,我天天都去看表哥他们蹴鞠,不仅没有发病,反而觉得身体轻盈了许多。”

    安郡王妃一看,可不是,虽然来临都后子楚晒黑了一些,但比起在青州苍白的脸色,如今脸上似乎有了血色,人也精神了些。

    羽纶笑着说:“若世子喜欢蹴鞠,也可以去学蹴鞠,只不过注意循序渐进就好。”

    子楚一双眼睛亮如星辰,“胥神医,我真的可以蹴鞠吗?”

    “当然,”羽纶温和地说,“只是一开始不要太激进了。”

    郡王妃也笑了起来,“神医,除了服你给的丸药和习武蹴鞠,不知道还要注意一些什么事项?”

    “青州气候温暖,湿气较重,花木繁盛,容易引发世子疾病。若是郡王妃不着急回去,我倒是建议世子在临都多住一段时间,等世子身体好一些了再回青州。”

    郡王妃点点头,“只要能治好世子的病,在临都住上一两载也无妨。”

    “我回去后会另配置一剂药丸,世子发病之初可以服用。”

    郡王妃道:“那就有劳神医了,只是不知道今后要去哪里找神医?”

    胥神医行踪不定,郡王妃好不容易才找到,生怕一不注意,又联系不上他。

    羽纶笑笑,“等我把药丸做好,自然会给世子送过来。”

    郡王妃原本还想问问他住在哪里,但想想又算了。大凡真有能耐之人,总事多多少少有一些怪癖,他既不愿意说,那就算了。

    下次要是真要找他,她再去求慕侯爷就是。

    羽纶从永昌侯府出来,径直去了长平侯府。

    他也不从大门走,而是径直翻过院墙,熟门熟路的直奔慕景奕的住处而去。

    梁启知道慕景奕和他的交情,只是撇撇嘴,自去取茶点。

    羽纶掀开帘子径直进了慕景奕书房,自己端起案上的茶壶倒了一瓯喝下,“这回,你总是没有事了吧?”

    一个月,找了他两次,除了慕景奕也是没人能请得动他了。

    慕景奕淡淡笑着道:“怎么样?是不是特别有成就感?”

    “我可不想。”羽纶盘腿做到慕景奕对面,拎着茶壶,摇了摇,苦笑道:“你明知道我要来,就是这样打发我的?”

    “正是因为知道你要来,我才拿了一个小些的茶壶。”慕景奕笑着道:“要不然你把我的茶喝饱了,还怎么喝我专门给你备的新茶。”

    “这还差不多。”羽纶笑着,将茶壶放在案上。

    梁启已经端着托盘进来,里面一个茶壶,另外还有两碟点心。

    “都是你喜欢的,”慕景奕淡笑道:“知道你怕吵,我特意让梁启去盛楼买了回来。”

    羽纶端着茶壶往茶瓯里注满了茶,喝了一口,才拿了一块点心吃着,“景奕,你真决定要留在临都了?”

    “家母已老,侯府又只有我一个独子,我若再去巡边,便是真的不孝了。”慕景奕唇角上扬,神情慵懒。

    羽纶默默将糕点吃完,“你之所以留在临都,令堂恐怕只是托词,最关键的还是因为如今的形势吧?”

    慕景奕喝了口茶,面色沉重,“今上沉迷吟诗作画,哪里顾得上民不聊生。如今内忧外患,而朝堂之上却是一片歌舞升平,有多少人能看到这繁华盛世下掩盖的重重危机?

    就算有人看到了,面对众多附庸小人,又有几人敢拼着性命,诤言谏之?”

    羽纶用手指蘸了茶水,在案上划着,“这就是你要请郡王妃做媒人的原因?”

    “安郡王虽然远在青州,但这么些年,将青州治理得井然有序,可见不是如表面一般与世无争的。”

    羽纶嘴角噙着一丝笑,“当年,安郡王也是意气风发,颇有一番建树,只是到了后来,圣上猜忌,才自敛了锋芒,去了青州。”

    “若是外敌来犯,这满朝文武还有谁有能力于之抗衡。”慕景奕站起身来,走到窗前,望着外面远远的天际。

    “除了安郡王,我实在想不出来还有谁有这样的胆识和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