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非遗之上 / 第一百零六章 民风淳朴

第一百零六章 民风淳朴

    余不凡端着一盘西瓜放到了桌上,道:“道长不要客气。”

    李熠一笑道:“你看,这孩子不是挺懂事的吗?”

    余文也是一笑道:“不凡,谢谢道长夸奖。”

    李熠不由觉得好笑道:“谢什么?这本就是实话实说,哈哈。”

    余文一边吃着西瓜一边道:“道长,你以前接触过非遗吗?”

    李熠道:“实不相瞒,贫道主修的便是非遗之术,辅修的是道门之法,不过我喜欢道门的处世心态,于是多以贫道自称。”

    余文震惊道:“不知道长都接触过哪些非遗?”

    李熠吃完一块西瓜,道:“贫道到目前为止接触过分水油纸伞、万安罗盘、刺绣、蜀地竹编盖碗、锡伯族弓箭和风筝魏以及川剧变脸。”

    “不过川剧变脸接触的不是很深,略懂罢了。”

    余文道:“想必道长与其中至少两种非遗建立了契约联系吧?”

    李熠一笑,道:“贫道都建立了契约联系。”

    余文顿了顿,不可置信的看着李熠,道:“道长莫不是在说笑?!”

    李熠道:“贫道不打诳语。”

    余文放下西瓜,眼神之中皆是震惊之色。

    道长灵性不会紊乱吗?同时驾驭如此多灵性属性不同的非遗灵物。”

    李熠笑道:“山人自有妙计。”

    余文缓过神来,道:“道长厉害,那我便不介绍什么是非物质文化遗产了,直接讲什么是竹节人。”

    李熠道:“可。”

    余文让余不凡收拾了一下瓜皮,对李熠道:“竹节人是我国古代民间的一种玩具,不论是大人还是小孩都非常喜欢。它可以通过穿在它身上的线的紧绷程度做出不同的动作。”

    “有时候会给竹节人做上一些武器,增加乐趣。”

    说到这里,余文一笑道:不凡的关羽的青龙偃月刀就是我给他做的,把他高兴坏了。”

    李熠笑道:“兄台心灵手巧。”

    余文继续道:“但是竹节人不仅仅是一个玩具这么简单,它还是我国传统文化的象征。”

    “其象征着我国古代手工业的兴盛和天下太平的繁荣,只有繁荣时期,人们才有闲心玩竹节人。”

    “后来天下战争频发,竹节人也渐渐消失在人们的视野之中。”

    “直到上个世纪七十年代,竹节人才开始重新流行起来,甚至进入了课本。”

    “后来申请非遗项目,将其作为了非遗,也让许多人了解它。”

    余文喝了口茶,继续道:“我也是小时候偶然间接触到竹节人,之后便产生了兴趣一发不可收拾。”

    “灵盟曾经也邀请我加入他们,当竹节人教学的老师,但是我并不想离开这里,于是拒绝了。”

    “不过前不久超凡时代彻底降临的时候,灵盟再次派人来邀请我,我想着不为自己也要为不凡谋一个光明的未来,于是答应了。”

    “道长若是晚几日来,估计就碰不到我了。”

    余文哈哈一笑,道:“扯远了,我们继续将竹节人。”

    李熠一笑道:“不碍事,倒是挺有趣的。”

    余文继续道:“对于竹节人的制作还是较为简单的,一般来说分为四步,断料,摆盘,穿线,安装扣子。”

    “第一步断线。根据设计,选择断的长短。”

    “一般而言,胳膊和腿的长度接近身体的部分约为2cm,远离身体的那部分约为3cm。”

    “当然道长可以根据自己的喜好调整长度。”

    “第二步摆盘,在身体和臀部的位置打孔,手臂上一般打两个孔,屁股则是打三个孔。”

    “这些孔便是为了下一步的穿线做准备。”

    “穿线便是将所有孔穿在一起。”

    “现在来到了最后一步,安装扣子。我们在竹节人两个脚的位置分别装上扣子,可以减少竹节人和其他东西的摩擦。”

    余文顿了顿,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道:“至于材料,自然是竹子,有时候嫌麻烦可以用毛笔的笔杆。”

    “道长,可了解了?”

    李熠同样将杯中的茶一饮而尽,道:“贫道了解了,什么时候动手实践一下?”

    余文道:“道长不必太急,晚饭过后开始吧。”

    李熠笑道:“现在天色尚早,怎谈晚饭了?”

    余文一笑道:“道长此言差矣,现在已经四点过了,弄好饭差不多五六点,正好是晚饭时间。”

    李熠道:“这样么?那贫道搭把手吧,总不能让贫道白吃白喝吧,哈哈哈。”

    余文笑道:“既如此,那有劳道长了。”

    李熠笑道:“贫道本该如此。”

    一个小时很快过去。

    余文笑道:“想不到道长厨艺如此高超。”

    李熠一笑,道:“不过是之前做过一些罢了,过誉了。”

    余文道:“那现在就等米饭蒸熟就好了,道长若是饿了可以先吃着一些水果。”

    李熠摆手道:“贫道不饿,不过贫道倒是想要出去走走,不知这上林村可有小卖部?”

    余文道:“道长是要买些什么吗?我家里应该有。”

    李熠笑道:“不用麻烦了,告诉贫道小卖部在何处便是。”

    一会儿后,李熠走出院落,吹了下口哨,青牛摇晃着牛尾而来。

    李熠瞬间翻身上牛,手指着某个方向道:“走那边,去买点解馋的东西。”

    青牛听到是去买东西,顿时走路生风,极为欣喜。

    李熠大笑道:“你这牛儿,怎如此贪吃?”

    牛速如疾风,很快便到了小卖部所在之地。

    周围的人看着骑着青牛的李熠,对这个突然出现在村里的道士感到好奇。

    “这位道长到何处去啊?”

    一名老头坐在自家屋子前,摇着蒲扇对着李熠喊道。

    李熠回道:“老先生,贫道就到这个小卖部买点东西。”

    李熠翻身下牛,朝着眼前的小卖部走去。

    村里的小卖部都是村民开在自己家的,倒是省去了房租,不过收入却比不得城镇之中,但是为村民提供了便利。

    先前那名老头的家便在小卖部旁边,老头听到李熠的话,道:“道长,我们村里的小卖部可没有红烛和黄纸卖,我家里之前做法事还留下一点,我给道长拿去。”

    李熠一边走入小卖部一边回道:“贫道只是来买点吃的,老先生好意心领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