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回到1991去奋斗 / 第44章买衣服(求收藏推荐)

第44章买衣服(求收藏推荐)

    一场秋雨一场凉,连续下了两天雨后,气温可以说寒冷了。

    特别是从厂房里出来那瞬间,从二三十度一下进入几度的世界,就像伏天里一下进入商场,还是后背全部被汗水打湿那种。

    路上的梧桐叶子都已经掉落,落叶很美,但很短暂,陈林最喜欢的还是来年春天新绿挂枝的时候,嫩绿色的叶子小巧可爱,尽显生机。

    军哥告诉陈林刘局那边很忙,一直到年底都是这样,会尽量抽出时间一起聚聚。

    陈林没办法只能等待,好在他也不急,毕竟冬天不是养虾的时候。

    想着冬天不远,陈林想起了后世常喝的煮啤酒,就告诉了军哥可以推推看。

    谁知军哥说早就有了,陈林震惊,上辈子两千年后县里才流行的啊,这么早就有了么?

    陈林决定试试看味道如何。

    然后发现煮啤酒真就是煮开的啤酒啊!还是用电茶壶煮的。

    上辈子陈林也遇到过这种,但是当场就会退掉,并骂老板忽悠人。

    煮啤酒起源于省城,后世吹牛逼更是说追溯到了明清时期,但那会儿就是把酒加热,跟军哥一个水平,用的也不是啤酒。

    古代冬天温酒是常识,连华雄都知道,要是非要杠罗贯中就是明清的,那绿蚁新醅酒,红泥小火炉可就到了唐代了。

    也就省城瞎吹,网红城市嘛,下个大雨都会整上热搜,也是没谁了。

    后世还吹这是省城冬季夜宵特色,用什么本地白酒黄酒,然后配很多佐料,还扯上了健康保健什么的。

    都是鬼扯,喝酒无论如何都和保健扯不上关系,普遍也不会用什么白酒黄酒,就是啤酒。

    盆地人会加枸杞大枣和蜜橘一起煮,有的还会加醪糟,喝起来甜甜的,冬天更是暖心暖胃。

    陈林把配方告诉了军哥,让他试试,军哥将信将疑,陈林表示爱信不信,这玩意儿他不要提成。

    今天是29号了,陈林早夜连班,今晚不冲动,但马上辞职后就不是问题了,波波的弟弟妹妹指日可待,这里日是名词。

    24号分完钱,第二天大家都提了辞职,把厂长都惊动了,都是骨干啊!

    陈林几兄弟除了东东都是技术好手,思华更是参加生产技能比赛得过第一名,一下都要走,厂里还以为怎么了,好一顿劝。

    结果没用,陈林等人都铁了要辞,还要要回集资款。

    再不要后面可要不回了,不仅要不回,股份制改革说好了买断工龄,结果只给一部分,后续的2010年后都没给。

    员工们去县供销社闹,有员工激动伤人了,被抓了几个,关了好几天,而且不是拘留所,是看守所,戴脚镣的那种。

    由于是主动辞职,工龄买断什么的,陈林他们就不准备要了,只是要求退回集资款,还要给利息。

    厂里没办法,只能辞职了,但要求他们保密,因为辞去铁饭碗这事儿影响可太大了。

    陈林他们搞副业又不是没人知道,这要是知道副业变主业了,连铁饭碗都不要,那可能全厂都会人心思动。

    但这事儿怎么保密,一群人又不是一个人,陈林他们只能保证不宣传,默默的走。

    班还要上到11月底,陈林他们已经找好了房子,林三哥家租房的三个员工刚好搬进生活区了,隔壁邻居也一样空出四间屋子,于是陈林回到了老地方,林三哥家的孩子都高兴坏了。

    今天陈林四点下了早班,不想浪费思华的休班,于是带着思华上街了,说好的恋爱好久没谈了,今天安排了!

    结果思华叫上了陈母,波波也就跟来了,然后到城里,思华又把两个爸叫上了,说正好一起,都买一身衣服。

    这还安排个屁啊,二人世界变家庭逛街了,陈林的心比上连班还累。

    县里北街,百老汇往北继续走三十来米到一个三岔路口,一条道路与北街垂直,叫老南街。

    新马泰那边的新南街修好后才这样叫的,路口处面向老南街,右手边就是县里的百货大楼,里面的红色木头玻璃柜充满了时代气息。

    县里的商业中心扩展到了新南街,但老街这边依旧热闹。

    新南街那边以后会模仿省城春熙路,修一条步行街,但没多久就没落了,因为县里的发展上了快车道,更大的商业中心在陈林他们越过围城路抓小龙虾的地方拔地而起。

    百货大楼逛了一圈,给陈母和两个爸都买了一身衣服,上衣是蓝色工作服,裤子是绿色工裤,鞋子是解放鞋,还一人配了一顶军绿色帽子。

    陈林两口子特别看不上,本来准备买休闲一点,贵一点的,但这年代的老头都穿这个,俩老头也喜欢,跟后世买足力健似的。

    两个爹还有一个原因陈林他们也知道,就是怕他们乱花钱,就一直不松口,一定要这一身。

    陈林两口子没办法,特别是陈林,心想咋岳父也变犟了,我期待的是亲爹跟岳父学啊,怎么还带反向教学的?

    陈母倒是恨不得买最贵的,百货大楼里没还没看上眼,出去走走逛逛,半天没买到,陈父发火了,差点不准她买了,才赶紧选了一身。

    几人在中医院楼下饭馆吃了饭,上辈子再过几年在这吃了不少,直至岳父去世。

    吃完饭两个爸都回县医院了,县里两个最大的医院就这样挨在一起不远,可见县里当初的城市规划有多么水。

    后续思华和陈林带着陈母和波波在新南街逛了逛,思华选了一身,说是羊毛开衫,但两口子都是纺织厂的,还能被你个卖衣服的忽悠?

    于是好一顿砍价,老板败退,这一单基本没挣钱。

    陈林两口子也犯错了,还没意识到,这马上入冬了,选个开衫也穿不了多久了,但上班习惯了,最冷的时候都是里面一件外加一套工装,里面那件没冷到一定程度还可能是短袖。

    可马上就要不上班了啊,用不了多久还得来逛一次。

    陈林没买,波波也没买,但逛街还是让波波很兴奋,背带背背上都不行,一定要抱着。

    一家人往回走着,陈林今天副业早夜班,不用操心主业。

    “思华,今天逛了逛,你觉得卖服装能行不?”

    思华认真想了想:“我觉得不行,我看那些店生意都不太好,百货大楼也一样。”

    “哈哈哈,那是因为今天我们没帮波波买,这刚好降温换季,今天要是去儿童服装店,肯定会发现生意爆好!”

    思华脑子活,一下反应过来了:“所以我们卖童装?”

    “不仅仅是童装,学生的也要有。”陈林做了补充,然后跟思华讲解原因。

    因为波波还小,很多衣服是用表哥表姐或者是厂里大孩子剩下的,思华还没怎么给波波买过新的,所以她不太了解。

    大人们一件衣服可以穿几年,但儿童和学生们,基本年年都会买。

    一是因为儿童生长发育快,每年必须都要换,二是为人父母都心疼孩子,不管多难,每年都会为孩子把衣服置办够。

    听了陈林的讲解,思华又开始满脸崇拜,把陈林得意得不得了。

    “老公你真厉害,什么都懂,那我们就开儿童服装店,回去我就和朱朱她们合计,多想想,一定把生意做好!”

    “没必要有那么大的压力,县里卖孩子服装的不多,市场很大,你们一定行的!”

    “嗯!”

    思华兴奋的点头,然后就牵起了陈林的手。

    陈母和波波:???我们是谁,我们在哪?两口子也太不害臊了,儿子都这么大了,还跟小年轻一样在大街上亲亲我我!

    殊不知陈林已经麻了,妈的,连班就必须冲动是吧!辞,这逼班必须马上辞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