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玄幻奇幻 / 种道金丹 / 第45章解元之才

第45章解元之才

    这时,客栈外忽有鸣锣之声响起。

    “来了!来了!有报子来了!”门口等候的小儿精神一震,连忙朝堂内大喊。

    堂中,有学子下意识站起,向前走出几步,随后又讪笑几声回到位置坐下,周围人见了,却习以为常。

    “当!当!当!!”

    人未至,先闻声,不多时,门外跑进一名报录的衙役,手中敲着铜锣,口中高呼,“恭喜孙山孙老爷高中!”

    “噫!我中了!我中了!!!”大堂一角,一位年过半百之人跳了起来,手舞足蹈一阵,面露狂喜,验过私印后,他从报录衙役手中接过一张字条,打开一看,上书河间府益阳县孙山中乡试第二百八十名,一旁角落盖有官府大印,以证真伪。

    孙山忽地老泪纵横,他清贫半生,考了三十年功名,今日终于得中,虽说河间府此届乡试录取名额只有二百八十人,他堪堪占了尾名,却也截然不同,从今以后,就是举人,荣华富贵唾手可得。

    他颤颤巍巍的从怀中掏出一个老旧的钱袋,将其中银钱尽数抖了出来,约有三两出头,随后将银钱尽数递给报录的衙役。

    一旁学子见了,非但不曾鄙夷,反倒主动上前结交,

    客栈东家面露欣喜,立刻道,“快,在门口竖一根帆,写上孙老爷的名号!”

    每届科举,若是客栈出了高中的举人,都会插上一杆帆,帆的数量越多,说明文气越浓,客栈的名头也就越大。

    这还只是乡试,若是到了殿试,哪家客栈有幸出了状元,客栈立马会改名换姓,挂上状元楼的名号。

    此后一段时间内,门外报录人一批批的经过,却始终无人进来,客栈内的氛围逐渐压抑,

    “贺哥儿,你不紧张?”白默看着李贺默默端起一盏清茶,打趣道。

    “不紧张。”李贺面色平静,自信道,“此次乡试,我必定高中。”

    白默看着李贺微微颤抖的手,哑然一笑,也不点破。

    许是应了李贺这份自信。

    不多时,客栈外乌泱泱的涌来一片围观的百姓。

    堂内众多学子对视一眼,心中有了预感,连忙坐直身体。

    “当!当!当!”

    许是错觉,白默觉得锣声比之前响亮了不少。

    几通锣声后,门外冲进三名,不等站定,口中直呼,“恭喜河间府福昌县李贺李老爷高中解元!!”

    客栈内轰的一声热闹起来,人声鼎沸,几乎要将客栈掀开。

    “贺哥儿,乡试第一名,你中解元了!”白默面露惊喜,回头叫喊一声,却发现李贺神情有些恍惚。

    几息后,李贺回过神来,他整了整衣衫,从容不迫的站起,脚步轻快的上前。

    报录的衙役对视一眼,脸上带笑,凑上前来,笑道,“还请李老爷用印,验明正身。”

    李贺面色平静从袖中取出一枚私印递了过去。

    衙役恭敬的接过,在纸上盖了一印,仔细对比一番后,躬身贺喜道,“恭喜李老爷高中解元!”

    李贺接过衙役递上的文书,确认无误后,松了口气。

    白默见状,从怀中取出几两银钱递给衙役。

    衙役笑呵呵接过,高喝道,“谢解元老爷赏!!”

    “我这小店竟然能出一位解元!”客栈东家脸上挤出了花,连声催促,“快快快,门口再竖一杆帆!要长帆!!”

    报录衙役前脚刚走,大堂内的众多学子便齐齐围上前来,与李贺搭话,将其围的水泄不通。

    李贺在这一刻变得似乎格外耀眼,从容不迫的和众多学子交谈。

    一旁,白默笑而不语,静静观看,“头名和尾名都在同一家客栈,倒也是件趣事......”

    半响后,尘埃渐定。

    客栈掌柜送的上房内,白默和李贺相对而坐,翻看着桌上的一堆请柬名帖。

    “城中富户,官宦子弟,才子文人。”白默咂舌道,“这些宴请贺哥儿可要去?”

    李贺皱着眉头在名帖中挑拣了一阵,摇头道,“先不忙,今夜有一场同年宴,明日还要去拜谢考官,过两日再考虑这些。”

    白默点头,感慨道,“庞眉书客感秋蓬,谁知死草生华风。我今垂翅附冥鸿,他日不羞蛇作龙。贺哥儿一朝得中解元,倒是真应了当日的诗,伯父若是有知,想来也会欣慰。”

    ......

    是夜,河间府锦绣坊。

    群英楼张灯结彩,整座群英楼已经被人包下,楼中往来之人,尽是此次考中的举人,亦称同年,如是入朝为官,天然就是同一阵营,所谓官官相护,不外如是。

    楼中,李贺和一众举人相谈甚欢,不时有人说些宫廷秘闻,引得众人哈哈大笑。

    白默不善诗文,身上又没有功名,他也乐得清闲,便自顾自抱着小黑在一张案席前大快朵颐,不得不说,这群英楼的厨子手艺了得,也难怪能将群英楼经营成河间府最大的酒楼。

    酒过三寻,菜过五味,宴会的气氛热烈起来。

    “好诗!!”人群中忽地发出一阵喧哗,“帝重光,年重时。七十二候回环推,天官玉琯灰剩飞......”

    “长吉之诗,不拘一格,意新而不蹈袭,句丽而不慆淫,长短不一,音节亦异。寥寥几句,便将一年十二月及闰月的不同节候特征尽数点明,难怪能被点位为解元。”一位年近三十的学子面色涨红,惊叹不已。

    说着,他自一张案席上取来酒壶,倒了两杯,走上前去,“长吉兄,来来来,我敬你一杯!”

    李贺接下,一饮而尽,对众人展杯,引来一阵叫好。

    “我早就听过长吉兄的诗名,今日得见果然名不虚传。”有人目光闪烁一阵,笑道,“听闻长吉兄曾为父守孝三年,前不久方才脱孝,小弟敬佩。”

    “竟有此事?”一旁学子附和道,“长吉兄孝义属实令人心折......”

    “说得极是,长吉兄,小弟再敬你一杯......”

    李贺不慌不忙,来者不拒,尽数饮下,看的白默直摇头,他低头一看,只见小黑同样一幅醉醺醺的姿态,趴在一只小碗里睡的正酣。

    白默不由失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