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造反开局,老朱崩溃了 / 第三十章 杀鸡儆猴,登闻鼓

第三十章 杀鸡儆猴,登闻鼓

    赵勉说完,低下了头,静等太子的看法。

    “如此说来,其实事情都是出在费聚的身上?”

    朱标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关键。

    没想到这次案件如此粗糙。

    仅凭一个家奴的口供,皇上就抓了四个侯爵,一个公爵。

    要不是皇上威名太盛,恐怕满朝文武,没有一个是服气的。

    这种理由和莫须有有什么区别。

    不过这些人,也不能轻易放过。

    毕竟人已经进了刑部天牢,而且都是朝廷众臣。

    如果自己一句话都给轻易放了,那朝廷的威严全部都将扫地。

    以后朝廷的律法恐怕也没有人会放在眼里。

    朱标手指轻轻的敲击这桌面,皱着眉头。

    再仔细思考究竟该如何处理。

    不想杀,可是又不能轻易的放。

    还得把朝廷的颜面照顾到。

    属实是有点为难。

    首先韩国公李善长,年龄老迈,此事与他又没有直接关系,念其功劳和年龄,倒是可以无罪释放,想必不会有人说什么。

    毕竟李善长的威信摆在那里。

    曾经更是身为百官之首。

    现在主要另朱标头疼的就是几个侯爵的处理。

    朱标思来想去,还是要区别开来。

    不能搅在一起,浑水摸鱼。

    吉安侯陆仲亨,算是皇亲国戚。

    其子陆贤娶了汝宁公主为妻。

    而且他的实际证据仅仅只是僭越,违制使用,这个可以小惩大诫就行。

    就算不念他的功劳,也要看在妹妹汝宁公主的份上,饶他一命。

    延安侯唐胜宗,这个人朱标还是比较熟悉的。

    朱标之前看过他的卷宗,军功卓越,是一个不可多得的将才。

    而且本身并没有什么缺点,此次纯粹就是被连累。

    正好又撞到了父皇的刀口之上。

    据朱标所知,唐胜宗已经离开权力中心好多年了。

    这样的人,朱标准备留着,以后将有大用。

    而且这次天牢之行,想必会让他以后行事更加谨慎。

    以后用起来也会更加的得心应手。

    至于平凉侯费聚,朱标考虑了良久。

    此次事情,皆是因他而起,而且此人,平日里更是娇纵跋扈,仗着军功,多行不法之事。

    更是常常以淮西勋贵自居。

    朱标眼睛微眯,内心斟酌。

    如果此次都是如此轻易的放了,那些和费聚类似的人,以后恐怕会更加目无王法。

    想到这里,朱标决定快刀斩乱麻。

    自己正好准备宴请各位公侯,正好还缺少一场大戏。

    费聚正是合适!

    至于南雄侯赵庸,这个人可杀可不杀。

    朱标还没有拿定主意。

    毕竟犯有过错,但是又罪不至死。

    至于那条谋反,除了费聚之外,恐怕和其他人无关。

    但是此时恰逢自己准备立威,一时之间,朱标颇为踌躇。

    赵勉就在一旁安静的等待,也不着急。

    最后朱标还是决定,放他一马。

    因为杀鸡儆猴,有一人足以。

    如果杀戮过多,岂不是和父皇一样了。

    但是如果今后再犯,那就不能怪自己无情了。

    拿定主意,朱标把心中的想法,都告诉了赵勉。

    因为这些人还不能马上就放,还得配合着自己,唱一出大戏。

    赵勉没有多问,他是一个聪明的人。

    如今太子主持朝政,如何吩咐,他就如何去做。

    只要不对朝廷有损,别人也不会怪他。

    当然,养廉银这种没脑子的事情,是个大臣都不会同意。

    “微臣已经知道接下来该如何处理了,那这些人就先安置在大牢之中,静待太子的吩咐。”

    赵勉躬身说道。

    朱标点点头,这件事情算是安排妥当了。

    接下来就是看蓝玉那边准备的如何了。

    到时候静待开场,自己亲自上台唱戏就行。

    朱标看着外面天色,已经黑透了。

    书房中,烛光照耀。

    吕氏派人送来了一杯参茶。

    赵勉刚才商量结束,就已经离开了。

    现在书房中就剩下了朱标自己。

    忙碌了一天,刚喝口参茶,准备缓一下。

    毛骧又来了。

    朱标嘴角苦笑。

    真是一刻不得安宁。

    连个休息的时间都没有。

    没办法,毛骧掌管锦衣卫,一般都会每日来向自己禀报。

    如今更是特殊时期,毛骧来的更勤了一些。

    见礼完毕,毛骧恭敬的站在书桌之前。

    “说吧,今天有什么重要的事情?”

    朱标坐在椅子上,伸了个懒腰。

    长久不活动,四肢都有点僵硬。

    “凉国公蓝玉,今日府上聚集了不少的侯爷。”

    “不过并没有谈论什么重要的事情。”

    朱标点了点头,没想到蓝玉的动作还挺快,会去就办了这件事。

    毛骧面无表情,接着说道;

    “御史台最近有些不平静。”

    “不少御史闹着要进宫进谏!”

    说到这里,毛骧抬头,看了眼朱标。

    皇宫里的事情,他还是比较清楚的。

    那日发生的事情,依然历历在目。

    况且今天太子去见皇上,他就守在门外。

    毕竟以防其他人听见。

    “御史台?”

    朱标喃喃自语,重复了一遍。

    他记得,今天早朝,好像就是几个御史,闹得最凶。

    说话最是难听。

    “太子,要不要锦衣卫动手?”

    锦衣卫如今监管着文武百官,想要动手,随手找个理由就可以。

    朱标闻言,抬起了头,盯着毛骧的眼睛,重重的说道;

    “锦衣卫只负责监察之事,不要把手伸的太宽了。”

    “御史都是堂堂朝廷大臣,岂能是你说动手就动手的?”

    朱标不得不给毛骧敲个警钟。

    锦衣卫的威力太大,如果能掌握还好。

    如果掌握不住,首先伤害的就是自身。

    毛骧连忙跪地磕头请罪。

    他听出了太子话语中的寒意。

    这可不是说笑的。

    如今太子已经掌权,只要他发话,锦衣卫瞬间就会烟消云散。

    “起来吧!”

    “继续说!”

    毛骧擦了擦额头的冷汗,站了起来,接着说道;

    “今日应天府还出现了一件事,一外地来的典史,名字叫青文胜。”

    “敲击登闻鼓,而没有受理!”

    这是一件小事情,本来不应该汇报。

    但是现在情况不一样,毛骧觉得太子会有兴趣知道此事。

    果然,朱标来了兴致,让毛骧把此事来龙去脉查清。

    这可能就是一个很好的突破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