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大明:造反开局,老朱崩溃了 / 第四十六章 太子坐于堂,一言断之

第四十六章 太子坐于堂,一言断之

    朝堂之上,太子正襟危坐。

    太子还是以前那个太子,不过现在的众人,都对太子有了新的认知。

    这些骄兵悍将们都能在一夜之间被降服,更何况这些手无寸铁的文官之流?

    众人的心中再也没有了轻视之心。

    眼看诸位侯爷的事情,太子已经有了决定,众人不在议论。

    詹徽此时不慌不忙的又拿出了一份折子。

    这份折子是之前和太子商量过的,今日才整理好。

    “太子,臣还有本要奏!”

    众人向着詹徽望了过去。

    最近几日几乎都没有什么事要上奏,詹徽怎么转了性子。

    詹徽没有理会这些眼光,得到朱标的示意之后,才开始朗声说道;

    “臣身为督查院御史,近日督查院发生一件击登闻鼓事件!”

    诸位大臣张大了耳朵,登闻鼓可不是小事。

    这是皇上钦定的,有人击鼓,详查之后必须汇报。

    只是不知道此次所为何事。

    只见詹徽接着说道;

    “经过督查院详细查探,击登闻鼓之人乃是龙阳典史青文胜。”

    当下詹徽把所有查到的事情说了一遍。

    重点讲述了龙阳拖欠朝廷税收之事。

    “太子殿下,这就是击登闻鼓事件的有关信息,还请太子定决!”

    詹徽说完,就站在了一边,不再言语。

    朱标做思考状,看着殿下的诸位大臣。

    “杨靖杨大人,此事牵扯到朝廷税收,你如何看待?”

    户部尚书闻声出列,这拖欠银款巨多,可不是一件小事。

    “太子殿下,臣以为,此事还需派精明干吏去往龙阳详细查之。”

    “其中事件是否有所隐瞒,是否有所偏薄,不可听一人之言!”

    朱标点点头,这话说到了点子上。

    “杨大人,本太子问你,上次所说,清查各地的仓库,进展如何了?”

    杨靖闻言,支支吾吾。

    “太子……这……这……”

    半天没有说出来一句完整的话。

    确实,户部仓库的帐,他是一清二楚。

    但是各地的仓库,账目复杂,项目繁多,一时很难清理出来。

    而且其中千头万绪,户部如今还不知道该从哪里下手。

    朱标也是明白其中的情况。

    毕竟所有的事情,不是说一句话就能解决的。

    “杨大人,你身为户部尚书,清查各地仓库之事刻不容缓。”

    “本太子认为,千头万绪,不如快刀斩之。”

    “抓起一地,树立典范,其他可按照此地行事,岂不是容易很多?”

    杨靖眼睛一亮,他也想过如此,只是这几天一直在思考究竟该从哪里开始。

    联想到刚才龙阳的情况。

    杨靖抬头望向太子,明白了他的意思。

    “臣愿意亲自带人前往龙阳,详细查清此事!”

    朱标点了点头,不过仅凭他一人估计还不够。

    如今最需要的就是时间。

    朱标想要在最短的时间内把这件事情做好。

    “杨大人,你的建议本太子同意。”

    “但是仅凭户部还是势单力薄,本太子希望短时间内就能看到效果。”

    “凉国公蓝玉不是请辞吗?刚好这件事派他陪同你一起。”

    “如若是遇到解决不了的,可以找蓝玉!”

    说着,朱标又望向了詹徽。

    “詹大人,此事乃是督查院的职责所在,还请督查院派一名御史随同前往。”

    詹徽和杨靖躬身领命。

    朱标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私下里他已经安排毛骧派锦衣卫盯紧此事。

    虽然击登闻鼓的事件看着是一件小事,不用如此劳师动众。

    但是朱标要的可不是这些。

    此次关系到查清地方仓库,树立典型,朱标不希望有任何差池。

    而且几方互相监督之下,谁也不敢徇私舞弊。

    这样,才能把事情做得更好。

    群臣不敢有其他异议,如今太子的权威已经正式的建立起来了。

    决定了这两件事之后,早朝便没有了其他重要的事情,很快就散朝了。

    下了朝之后的朱标,兴冲冲的向着御书房走去。

    这皇宫之中,最近冷清了许多。

    侍卫巡逻的时间,也比平常多了几次,但是一般人很难发现。

    很快,朱标便来到了御书房。

    推开门进去,朱元璋正坐在椅子上看书。

    虽然朱元璋是放牛娃出身,但是也读过几年私塾。

    还是认得几个字的,主要的还是他很热爱学习。

    毕竟一个文盲是治理不好诺大的一个国家的。

    “爹!儿臣给你请安了!”

    朱标进门后恭敬的行礼,这是为人子之道。

    既然来到了这里,就要遵守这个亘古不变的规矩。

    朱元璋把眼睛从书上挪开,瞥了一眼朱标。

    眼光如炬,一眼就看出他那内心按捺不住的兴奋。

    朱元璋轻轻的皱了皱眉头。

    “怎么,这是来你爹我这里请功来了?”

    “不对,现在的国政大权都在你的手里,那你这就是来炫耀来了!”

    “爹,你还不了解儿子我吗?我怎么会做出这种事。”

    行完礼之后,朱标也不客气,径自的找了把椅子坐了下来。

    “说实话,我发现我还真不了解你。”

    “有时候咱都怀疑你还是那个咱认识的标儿吗?”

    朱元璋盯着朱标,毫不客气的说着。

    因为朱标的改变确实太大了。

    他印象中的朱标绝对做不出来这许多事。

    那些侯爷的事情他已经知道了。

    这还要多亏了朱标从不隐瞒他,做了什么都会正大光明的告诉他。

    这是朱标用实际行动证明,自己当皇上,肯定要比他做的要好。

    “爹,如假包换!不信的话,你再仔细看看?”

    朱标此时心情愉快,也是忍不住逗笑了几句。

    “哎!”

    朱元璋长叹一声,站起了身子。

    “咱以为一直都认为自己年富力壮,不肯服老,更是时刻想着解决各种隐患!”

    “咱是从死人堆里爬出来的,所以,咱对付那些不听话的人,向来是一刀杀之。”

    “一直杀到他们害怕,杀到他们听话为之。”

    “最后就是只要是咱的决定,就没有人敢反驳咱!”

    “如今,咱才发现,这也是一种局限!”

    “人啊,只有跳出那个圈子之中,才会豁然开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