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八零:成为糙汉知青的小祖宗 / 第二十六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第二十六章一日为师终身为父

    这般想着,许秋秋笑嘻嘻的,“这都什么年代了,男女正常交往都没什么,再说,你是来教我和小志学习,算是老师,一日为师终身为父,能有什么闲话?”

    姜燮远:“……”

    说得好有道理,但好像又有什么地方不对。

    思索片刻,姜燮远薄唇微启,“随你。”

    耶!

    白得一老师,许秋秋心情很好。

    接下来,姜燮远一路都没能甩开许秋秋。

    这姐弟俩就跟拖油瓶似的跟在他身后。

    “姜老师,咱们什么时候开始上课呀?”

    “要不明天吧,一天俩小时怎么样?”

    “时间长了可不行,你知道的,我还要赚钱养弟弟……”

    “赶集日也不行,我还要到县城卖海货……”

    “倒是小志他可以,他有时间,姜老师想啥时候教,教多久都行!”

    姜燮远:“……”

    听着许秋秋在他耳边叭叭个没完,他恨不得时间能够倒退回去,抽自己两嘴巴子。

    叫你多嘴!

    可偏偏这会儿差不多快到拖拉机回村的时间了。

    他们俩同路,姜燮远想甩都甩不掉。

    一路到了停拖拉机的地方,三人迎面就碰上了大包小包的许冬妮。

    一瞅姜燮远居然和许秋秋走在一起。

    两人一个叭叭叭说个不停,另一个皱着眉,虽然不太耐烦,但偶尔也会应上几句。

    再加上一个许小志。

    这画面竟意外地和谐!

    远远地看着,许冬妮后槽牙咯咯作响。

    好你个许秋秋!

    说什么主动退婚?还不是缠着人家姜燮远不放?

    你给我等着!

    心里嫉妒得要发疯,等三人走到近前。

    许冬妮立刻换上一副为难的模样,“哎呀,东西好多,好重,姜燮远同志,你能不能帮我……”

    “不能!”

    许冬妮话还没说完,姜燮远便一口拒绝。

    见识过许秋秋,女人在姜燮远眼里已然成了麻烦的代名词。

    能少接触一个是一个。

    “哎你……”

    话还没说完,就被拒绝,许冬妮跺跺脚,转头就瞪向许秋秋。

    正想发难,眼睛却瞄向了许秋秋的布包。

    “哎,秋秋姐,你这在县里转了半天都干啥了,这布包里装的啥?”

    “关你什么事?”瞧着许冬妮一双眼珠子乱转,许秋秋压根就不想理会,“再乱看,小心我真划花你的脸。”

    说完,许秋秋带着许小志就走。

    许冬妮留在原地气得跳脚。

    一转头,就看见许秋秋那厚脸皮的家伙,正舔着脸一口一个姜老师的,让姜燮远把她拉上拖拉机。

    呸,不要脸的丫头,等着被拒绝吧!

    许冬妮等下看笑话,谁知下一秒,姜燮远还真伸手把许秋秋拉了上去。

    不止如此,他还特地把自己的好位置让给姐弟俩。

    之前干脆被拒的许冬妮,“……”

    妈的,更气了!

    正好这时,唐岐山过来抽绳启动发动机。

    “许冬妮站开点,赶紧上车,担心喷你一脸!”

    唐岐山话音刚落,扬起的灰尘便喷了许冬妮一脸。

    这日子没法过了!

    气鼓鼓的许冬妮拎着大包小包,艰难上车。

    都没心思找茬了。

    好在回程的路比较顺利,拖拉机一路都没在出什么问题。

    大伙儿顺顺当当地回到村里,便各自往家里走。

    许冬妮跑得飞快,将买的东西放归家后,便溜到许秋秋家。

    她在拖拉机上可看清楚了。

    许秋秋那个布包里鼓鼓囊囊的,也不知道装了些什么东西。

    她轻手轻脚地绕到许秋秋房子后面。

    弯着腰挪到窗户底下,偷偷朝里看。

    只可惜……

    许秋秋将布包往床上一扔,就去折腾午饭了。

    许冬妮蹲在窗户底下,腿都僵了,都没见她打开布包。

    可恶!

    许冬妮暗骂一声,闻着屋里传来的饭菜香,只能灰溜溜地回家。

    她还没吃饭呢!

    许秋秋可不知道她家差点就遭了贼。

    她吃过午饭,数出几毛钱到村里的代销店里买了一袋子一分钱一个的纸包糖。

    然后在海滩找到一帮正在玩沙子的小孩子。

    她一人分了一个纸包糖,而后笑着说:“你们都回去跟家里人说,许秋秋要收螃蟹,四毛一斤,要有蟹黄的。”

    “谁能让家里人卖螃蟹给我,我就再给他买糖,彩色的那种棒棒糖!”

    “真的?”一群小娃儿们,嘴里嚼着糖果卡蹦卡蹦的。

    一听这话,眼神都亮了,“找一个人卖螃蟹给你,你就给我买棒棒糖?”

    “当然是真的。”

    “万岁!”

    许秋秋点点头,小娃儿们大叫着跑开。

    要知道,村里虽然有代销店,可没几个家长愿意给孩子买糖吃。

    更别提那种看起来就很贵的棒棒糖。

    村里的小孩儿,没有一个不向往的。

    一个个争先恐后地往家里跑。

    就怕别人先得了棒棒糖,而自己没有。

    瞧着小娃儿们的背影,许秋秋舒了一口气。

    其实,她大可以直接找大人帮忙,她给钱。

    可她在村里的名声才好上那么一点。

    有没有人信她先不说,万一惹来许老太那样眼红的人。

    岂不是白添了麻烦?

    这般想着,这些童子军倒是最合适的了。

    只要孩子们的要求不是太过分。

    一般做家长的,都不好拒绝。

    更何况,是这种赚钱的事儿。

    眼见沙滩上的小孩子们都走光了。

    许秋秋这才回家关起门来数钱。

    今天摆摊,海货一共卖了五十二块钱,再加上李大娘的五块钱定金,一共是五十七块钱。

    在书店花了四块钱,还剩五十三块钱。

    好家伙,都快顶上一个城里人一个月的工资了!

    虽然赚钱,但是也很耗费时间。

    光是捡海货,就要耗费半天时间。

    回来还要洗,还要炒。

    而且是每逢三天一次的赶集日才能去县里卖。

    许秋秋可是想着在这个时代闯出一片天的。

    这种生意模式,自然不能长久。

    还得想个办法才是。

    这般想着,许秋秋拿了钱,买了瓶白酒,往村支书家里走了一趟。

    第二天,一早,村支书家的孙子孙女,包括儿媳妇,都被他赶出去捡海货。

    大儿子唐岐山,还亲自骑车,带着许秋秋去了一趟老朋友家。

    唐岐山当年在队里学开拖拉机,认识了不少人。

    今天带许秋秋来见的这个姓刘。

    如今是林场运输队的司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