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第三十一章偷听

    一声河东狮吼,姜燮远不得不停下脚步。

    他一脸意外地回过头,“许秋秋?”

    “是我。”

    可算是停下来了,许秋秋觉着这一喊,嗓子都快劈叉了。

    她一边追上来一边抱怨,“想跟你打声招呼,没点肺活量还真不行。”

    “我还以为我听错了。”姜燮远温声解释,“你有什么事儿吗?”

    “我……”

    缓了口气,许秋秋看了眼姜燮远,不由得眼前一亮。

    啧……

    这人,今天穿的不是一般的正式啊!

    虽然,姜燮远每天都打扮得很体面。

    金丝眼镜,白衬衫,简直成了他们村最靓丽的一道风景线。

    但今天,姜燮远虽然还是穿了白衬衫,但外头竟多了一件裁剪得体的黑色西装。

    怪不得说西装是男人最好的战袍。

    这身衣服一穿,姜燮远那沉稳内敛的气质更上一层楼不说。

    那宽肩窄腰大长腿,更是展现的淋漓尽致。

    许秋秋下意识多看了一眼。

    而这会儿姜燮远也在不着痕迹的打量着眼前的丫头。

    今天许秋秋没什么新造型,但观察入微的姜燮远却是第一时间就注意到了她与众不同的发型。

    大约是因为追了这么一路,原本干净利落的麻花辫有些松散。

    哪怕下面的一端,依然用红头绳扎的紧紧的。

    但头顶的碎发却四处炸开,毛茸茸的,仿佛狮子头一般。

    配上她这副尊容,真真是一个凌乱不羁的疯婆子。

    她方才就这般追了他一路?

    嘴唇翕动,姜燮远一言难尽。

    大约是老天都看不下去他尴尬的模样。

    身后远远的就传来一道洪亮的声音“燮远啊,你还没回去吗?”

    “正好,快过来帮忙!”

    许秋秋被这突如其来的声音吓了一跳。

    姜燮远却淡定自如地回过头。

    顺着他的视线,许秋秋便见几个干部模样的人簇拥着两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往这边走。

    这个时候,这个地方居然就有外国人了?

    愣了一下,许秋秋赶紧退到路边。

    一双水溜溜的大眼睛好奇地看向姜燮远。

    终于知道这人今天为什么打扮得这么隆重了。

    就是不知道,他和这些政府干部还有两个外国人在一起要干什么?

    许秋秋一双眼睛如探照灯一般,在姜燮远身上扫来扫去。

    可这会儿,他连半个眼神都没分给他。

    和最先出声叫他的干部打过招呼。

    姜燮远一张口就是一串外语。

    可以啊!

    旁边,许秋秋不禁瞪大眼睛。

    这外语说的,比她这个考过六级,还经常满世界出差的人要标准得多。

    这标准的发音,这流畅的语速。

    她连猜带蒙,才勉强听懂。

    合着这两个西装革履的外国人,是特地来考察鹏城水产项目的。

    毕竟,他们本国人比起海鲜更喜欢面包和牛肉。

    因此,自己国内的海鲜市场并不繁荣。

    大部分都依赖进口。

    她记得没错的话,八十年代初,也就是这时,国家才刚刚开始吸引外资。

    任何能够赚外汇的项目,无论大小,绝对都是香馍馍。

    想到这儿,许秋秋内心火热。

    这地方水产资源丰富,相对于改革开放以后人工成本较低。

    而外国那边对水产的需求又是年年增长。

    这项目,不但能够造福百姓,对国家的经济发展也有莫大的助力。

    更重要的是这会儿海洋资源丰富,还没有水污染的麻烦。

    这个项目能够谈成,绝对是一个聚宝盆的存在。

    所以,好好的为什么不谈了?

    许秋秋一脸沉思,却没有错过姜燮远那边的动静。

    虽然不知道他在这件事里扮演着什么角色。

    但一会儿说不定可以找他打探一下消息。

    国际项目啊!

    可比那不知道啥时候到手的拆迁款令人心动多了。

    卖海货啥的,都是小打小闹。

    如果有可能,她想搞个大的。

    姜燮远虽然一直在和那两个外国人说着话。

    但余光一直注意着许秋秋的动向。

    见她顶着个狮子头傻愣愣地站在路边,顿时有些无奈。

    这丫头,莫名其妙发什么呆!

    眉头轻蹙片刻,又轻轻松开。

    姜燮远将注意力转回到正事上。

    至于许秋秋……

    没有这时候往上凑,可见还是有些眼力劲儿的。

    这般想着,姜燮远便没再管许秋秋。

    将两个外国人送回县委招待所,又与其他几个干部一一告别。

    姜燮远这才解开西装的扣子。

    这才深吸一口气,对身旁留下来的一个中年干部道,“这事儿,小舅你打算怎么办?”

    “能怎么办?”被称作小舅的中年干部叹息一声,压低声音,“那些外国人,就是在故意摆架子,企图压价。”

    “有没有可能,人家是真的不满意?”

    小舅:“……”

    虽然可能也许是。

    但这么明显的幸灾乐祸,是不是不太好?

    擦擦额头上的汗,姜家小舅拉着外甥转身走进一条巷子。

    被姜燮远定义为有些眼力劲儿的许秋秋缩手缩脚的跟上。

    她从另一头绕进巷子,准备偷听。

    “燮远,你刚才说的话是什么意思?”

    隐在巷子里,姜家小舅更加焦急,“难道那些外国人真看不上咱们的产品?”

    “这……”

    姜燮远虽然住在海边,对水产其实并不了解。

    对外国人所说的干货也知之甚少。

    他拧眉思索片刻,只能努力回忆方才那两个外国人的话。

    “他们对咱们这边提供的海鲜干货并不满意,说是晒得太干,和新鲜的海鲜口感大相径庭……”

    “这不是废话吗?”

    姜家小舅没忍住骂了一句。

    “干货怎么可能跟新鲜的海鲜相比?”

    “想要新鲜的海鲜,他们为什么不提供储存技术?”

    “我看这些外国洋人就是故意找茬,根本就没有合作的诚意!”

    “不管他们有没有诚意。”姜燮远捏捏眉心,有点头疼,“这个外汇项目若是砸在小舅你手里,上面领导那边恐怕不好交代。”

    姜家小舅点了根烟,猛吸一口,“这我当然知道,不然我能把你拉过来做翻译?”

    一圈圈白雾上升,整条巷子烟味弥漫。

    姜燮远皱了皱眉,“可我不懂外贸,您要是不能想法子说服那些外国人,我就是翻译得再好都没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