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八零:成为糙汉知青的小祖宗 / 第一百零七章 一个月回本

第一百零七章 一个月回本

    即使一个月赚三千,只赚两个月的工资就赶上他老爹当副校长一年的工资了。

    高晓松能不高兴吗?

    倒是姜燮远在一旁双臂抱胸,表情有点不自然的,也许是站的累了,他换了一个姿势,放松了一下身体。

    “好了,你不是让许秋秋给你指一条明路吗?这条路果然是一条光明大道,比卖冰棍儿敞亮多了。”

    “呵呵。”

    提起了卖冰棍儿,高晓松脸一下子就红了,对姜燮远直眨眼睛,让他不要把这件事说出来。

    “怎么回事儿啊?还卖上冰棍儿了。”

    还没等高晓松阻止姜燮远呢,姜燮远竟然笑了。

    “高晓松想卖冰棍,后来被人给打劫了,五分钱的冰棍也有人打劫。”

    说完这句话后,三个人又是哄笑了一阵。

    许秋秋说到做到,当时就拿了三千元给高晓松,让他去县城买摩托。

    如果不是许秋秋拿钱,高晓松可没有这个胆子。

    而对于许秋秋来说,三千元根本就不算什么,一个方子就卖两千元,何况巧妇难为无米之炊,你要想干点事业,没有车怎么能行路呢?

    摩托被高晓松骑回来了,在镇上突突突的响声穿出很远,停在许秋秋家门前,惹来了不少人羡慕的眼光。

    接下来就是怎么去运送海货。

    许秋秋带着高晓松来到了修理部,让电焊师傅焊了两个架子,然后又买了两个大塑料桶放在架子上。

    “这样就行了,明天把鱿鱼和生蚝都放在这里边,一个小时的时间就可以到达县城。”

    还真是有办法呀!

    真让高晓松佩服的五体投地,他怎么就想不出来这样的方法来呢。

    许秋秋把这个赚钱的门路交给了他,这是他做梦都没有想到的,这可是一本万利。

    他们生活在海边,弄一些廉价的新鲜的鱿鱼和生蚝,那是最有条件的。

    高晓松听许秋秋的话,弄质量好的新鲜的送到我镇上去,一桶可以装一百多斤的鱿鱼,一百多斤的生蚝送到镇上去,新开张的几家也足够用了,但是如果在发展下去的话,要想从他们这里边送新出海的海货,那还远远不够,就需要用车拉。

    把海货的事情交代完了,许秋秋总算松了一口气。

    她躺在炕上精疲力尽,小鱼来看她,她也懒得起来。

    “小鱼,咱们俩在一起这么长时间了,我想把烧烤的方子给你,顺便教你怎样烧烤,这样你也能赚一笔钱。”

    “什么?可是我怕我爸不同意,他说这是国家政策不允许的,不知道哪一时会查下来。”

    许秋秋一脸的傲娇。

    “小鱼你信我的,现在国家已经放宽了政策,我们国家正在改革开放的阶段,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猪都能上树,所以你不要害怕发展经济,自主创业,国家已经允许了。”

    这句话说完,小鱼当场就懵了。什么猪能上树,猪怎么能上树呢?

    许秋秋怎么还懂得国家政策了?国家什么时候说让老百姓自主创业能做生意了?

    小鱼其实也想做,和许秋秋在一起的时候,就已经了解到这一行来钱快,可是她有个当支书的爷爷,如果不支持她,她哪敢啊。

    “小鱼,你是不是怕叔叔啊?那我去和叔叔说让你出一个烧烤的摊子,自己做老板自己赚钱。”

    “行,那你去和我爸说吧。”

    如果能说得了自己的父亲,那小鱼可是乐坏了。

    许秋秋起身,拿起

    从县城里边买来的几张报纸,把报纸卷成一个纸筒,两个人就向小鱼的家里边走去。

    “秋秋,这两天喜云他们都问我,你什么时候回来?她们还想到你家里去穿串儿呢,还有邻居家的小芳也问我,你那里穿串还用不用人了?可把她们几个给急坏了,都盼着你回来。”

    “我这不是回来了吗?可是,我马上就要考大学了,再说我要把方子卖出去,谁买了,就可以在镇上自己干烧烤。”

    两个人一边说就一边来到了小鱼的家里边。

    小鱼妈在炕上做鞋,鞋底儿已经纳完了。

    “秋秋来了,快请坐。”

    小鱼妈向炕里挪了个地儿,让许秋秋坐下。

    唐岐山看见小鱼和许秋秋两个进屋了,他也从外边赶回来。

    许秋秋可是个稀客,大忙人,可不是谁家都随便去的。

    今天她难得有时间和小鱼两个一同到家里边坐一坐,所以唐岐山老两口对许秋秋非常热情。

    他们知道许秋秋很要强,也喜欢小鱼和她在一起交朋友。

    “秋秋,你咋这么有时间啊?”

    唐岐山进到屋里,就主动和许秋秋说话。

    “唐叔,我是来和你说一件事儿的,我想让小鱼干烧烤这个生意很简单也很赚钱。”

    小鱼妈眼神转动,一会儿看看唐岐山,一会儿看看许秋秋,她不敢做决定,这个家一向都是唐岐山说了算。

    唐岐山坐下来,双手握在一起,低头沉思着。

    “不是我不让小鱼干,你说谁家的孩子赚了钱,爹妈哪有不高兴的,可是现在这政策谁也说不好啊!说不定哪一天上边查下来,我本身就是个当支书的,岂不是起了带头作用,这事儿可就大了,我宁可不去赚那钱,也不冒那风险。”

    这就是唐岐山的想法。

    “爸,你说的不对,秋秋说了,现在是改革开放的时代,国家支持自主创业,什么什么猪都能上天。”

    “啥、啥玩意?猪还能上天。”

    唐岐山一听小鱼说这话,气的瞪了她一眼,如果不是许秋秋在,他一定会骂上几句的。

    “小鱼,不是猪上天,是站在改革开放的风口上猪都能上树。”

    “对,是猪都能上树。”

    小鱼虽然不明白这句话是什么意思,但是她就觉得跟许秋秋干,准没有错,别人都敢买方子,他凭什么不敢?别人敢干她凭什么不敢干?

    难道就因为爸爸是村支书吗?难道他能当一辈子的支书吗?

    竟然耽误了一代人做生意!

    “唐叔,这里有张报纸是我从县城里拿过来的,你看看上面国家的政策都明明白白的写着呢,现在有很多的人都在自主创业建公司什么的,我们是偏远的山村,自然就很落后,你还不知道外边的消息吧?你也要跟上时代的步伐,不然真的就落后了。”

    唐岐山半信半疑的接过许秋秋手里边的报纸看了看,斗大的字,他还是认识几个的,上面有几个字是:改革春风吹满地。

    难道政策真的变了,让老百姓自主创业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