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女频频道 / 重生八零:成为糙汉知青的小祖宗 / 第一百六十四章果然勤劳淳朴

第一百六十四章果然勤劳淳朴

    “你还想让我给他收拾烂摊子,我要是真这么做了,你心里能乐意?”

    这……

    听了这话,周英兰挪挪身子,离自家男人近了一点。

    好像是这么回事儿哈,那虽说是她大哥。

    可她都是嫁出去多少年的闺女了,要真是让她掏空自己家去填补大哥一家的亏空。

    她第一个不乐意呢!

    这般想着,周英兰态度缓和了一点。

    她不禁嗔道:“话是这么说,可你这回这事儿,要是再让我去找我大哥他们,我可开不了这个口!”

    “谁让你去找你大哥他们了?”白眼一翻,许大勇很为自家婆娘的智商堪忧。

    “那许秋秋都见过你大哥和你娘他们了,那丫头连咱们都不收,他们要是去了,那还不得直接被扔出来呀!”

    “那你啥意思?”

    这也不行,那也不行,周英兰没了耐心,她气哼哼地转过头去。

    许大勇却扳着她的肩膀,让她面对自己,“你傻呀,不找你大哥他们,你不还有其他亲戚吗?”

    “就你那些姐姐妹妹的,再加上他们婆家的人,即便咱们只收几块钱的介绍费呢,那也够咱们赚一波的了。”

    毕竟,据他这几天的观察,许秋秋那儿的条件是真的宽松。

    除了许莲和他们自己,那去了又被拒绝的人可没几个。

    闻言,周英兰眼前一亮,对啊,她娘除了她和大哥,还生了三个闺女呢。

    她那些姐姐妹妹又都是嫁了人的,这婆家啥小姑子大姑子都有,这么多人呢。

    许秋秋就是长了百八十双眼睛,那也认不过来啊!

    这般想着,周英兰一脸激动,“行,你等着,我这就去找人去!”

    另一头,许秋秋可不知道许家各方人的心思。

    几天过去,这第一批接受培训的村民,已经顺利出师了。

    而干货厂那边的生产压力也来了,连厂子里的主任和管理阶层都时不时到生产车间去赶工。

    这村里头刚培训完的村民们,也都跟着辛苦起来。

    不过,大伙儿都在培训的时候知道了,这前头一个月啊,那是做一天就拿一天工资的。

    做完就拿钱,这种好事儿,就是再辛苦,村民也没有一个抱怨的。

    要知道,城里头的工人别说头一个月天天拿钱了。

    不往厂子里压几个月的工资就不错了。

    这样对比下来,他们的福利待遇,居然比城里的工人还要好啊。

    想到这儿,村民们心头火热,一个个干劲十足。

    许秋秋也跟着忙碌起来,毕竟来的村民不少,这一批培训完,下一批又在等着了呢。

    因着这事儿,她最近一连几天都住在老支书家。

    别说刚买的新房子了,就是小志她都没什么功夫去管。

    不过,姜燮远最近倒总是住在城里姜小舅家里。

    这家伙天天开着他那吉普车过来帮忙,到每天傍晚再开车回去。

    许秋秋托他时不时去看看许小志,倒也放心。

    第一批村民培训完成之后,干货厂那边就开始送原材料过来了。

    虽说,协议上写着厂里不需要提供原材料。

    但到底是第一次,高主任他们也还是送来了原材料。

    说是让村民们以后自己搞原材料的时候有个对照。

    因为是第一批,量不多,许秋秋倒也不用费心去找厂房。

    老支书叫人将村里废弃许久的学校打扫了一下。

    给许秋秋他们当仓库和厂房用。

    这倒是给许秋秋省了事儿了。

    第一次将货物下发到农村生产,这事儿不说祝厂长重视,就是姜小舅也十分上心。

    这可是他一点一点谈成的项目啊。

    可不能出任何差错。

    为此,他还特地把姜燮远给派出去了。

    就让他当个质检员,专门检查质量。

    “啧……”

    看着姜燮远又开着他的吉普车来了。

    许秋秋不禁轻叹一声,“我说,姜燮远同志,别人不知道,你还能不知道吗?”

    “有我在这儿,质量能出什么问题?你用不着这么早就往村里跑吧,有这个时间多睡一个回笼觉不好吗?”

    瞧瞧这话说的……

    姜燮远一耳朵就听出了里头的嫌弃。

    他心里多少有点不舒服,他一大早的就往这里跑,还不是因为……

    因为他小舅的安排!

    轻咳一声,姜燮远努力不去看许秋秋那有些嫌弃的表情。

    他笑了笑说:“许秋秋同志,我刚才大老远的,就看见你在打瞌睡,你要是真那么想睡回笼觉,不如我在这儿盯着,你去休息?”

    许秋秋:“……”

    别以为,我听不出来,你这是在内涵我懒。

    白了姜燮远一眼,许秋秋没再说话。

    她时不时在村民中间转悠一圈,偶尔纠正一下他们的手法。

    说实话,虽然村民们在家自己也没少干活。

    但第一次像工人一样,做流水线,大家都还挺紧张的。

    好在,许秋秋会时不时地指导他们。

    有时还跟她们一起做,这让村民们心里轻松不少。

    而且不像在自己家里做干货时,要从头做到尾。

    在这儿,他们分成了不同的小队。

    每一队人,也就只用负责一道工序。

    而且重复的次数多了,村民们做起来也就越发得心应手。

    大伙儿越做,对这工作就越有信心。

    这事情简单,也不用下地晒太阳,更不用挎着篮子浑身湿漉漉的去赶海。

    而且赚的钱,还比这两样多得多。

    能不有信心吗?

    这制作干货啊,倒也不全是简单工序。

    有些比较难的,许秋秋给他们的工资是比简单工序的要多一些。

    总之,工序越难,工资就越高。

    这极大的调动了村民们的积极性。

    只要工资到位,他们不怕苦,不怕难,就怕没事儿干。

    以前下地赶海的时候,这些婶子大妈,甚至姑娘小妹们,都要调笑几句。

    说点各家的新鲜事,打发时间。

    但现在……

    调笑是不可能调笑的,至于打发时间,那更是不可能的。

    他们还怕时间不够用呢。

    一个个地都埋头苦干,就怕傍晚的时候,自己的工资比别人少。

    就连姜燮远看了他们这样子,都不由得感慨一声,“下乡这么多年,我才第一次感受到村里人果人淳朴勤劳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