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逆反童真年代 / 第四十章村口收瓜

第四十章村口收瓜

    三叔在这时候也对着还站在他们家里的书记,村长说道。“五叔,金良,我们家今天客人有点多,就不留你们两位在我家吃饭了。”

    “晓雅姐,你帮着把茶杯收一下,我跟三叔把圆桌放上去。”赵福根看了一眼书记跟村长,跟着对着张晓雅说道。

    书记见三叔这已经是直接赶人了。也不好意思留下来,就带着村长走了。

    甜甜也在这时候带着丹丹拿着钱拎着篮子跑去村里小店买啤酒汽水去了。

    等到甜甜两姐妹提着啤酒汽水回来,三婶已经把做好的菜都一个个的端了上来。

    除了杀的鸡,赵福根跟赵小江带晚上抓回来养着的黄鳝,鱼,青蛙这些荤菜。三婶也不知道从那家匀来一块猪肉和一条乌蛸蛇。

    剩下的菜都是一些从地里拔来的素菜,也做了满满一桌的十二个菜。也算是现在的农村最高的招待规格了。

    赵福根也在这时候把张卫国给他的那条香烟拆开,给了两个司机和采购员一人两包,直接放在他们旁边。

    毕竟在浙省办酒席,桌子上放上香烟也是习俗,倒也不可用刻意送到他们手上,也避免双方之间的尴尬。

    三叔也在这时候把啤酒打开,亲自给司机和采购员倒上后说道。

    “各位领导不好意思,家里也没有什么菜,你们讲究着吃。”

    “是啊,都是一些粗茶淡饭,请不好见笑。你们吃好。”三婶也说了一句,说完之后就带着两个妹妹去了灶间吃饭去了。

    “赵三叔客气了,我们也不是什么领导,这菜不错了,还有青蛙肉和蛇肉,这可是好东西啊。我都好几年没有吃过了。”还是刚刚说话的司机说道。

    “下次,下次你们过来,提前说一声,我多准备一点。”三叔笑着道。

    “好的,好的,下次我们一定再过来。肯定提前通知一声,来我们干一个。”司机说道。

    一顿饭下来,宾主尽欢,在喝了一杯茶后,三叔去了地里摘西瓜,赵福根带着张晓雅他们四人又回到了村口停卡车的地方。

    而且还搬了三叔家的小方桌过去。

    等赵福根他们到村口的时候,已经有好几户人家等在哪里了。一个个的拉着双轮车,双轮车上摆满了一袋袋的西瓜。

    等着桌子放好,一群村民就一起拥了上来,手里还抱着一个西瓜,一个个的对着张晓雅他们说道。

    “老板,看看我家西瓜,保证个个都甜。不信你可以杀一个尝尝。”

    “老板,我家也是,这个是刚刚杀的,你们尝一下。”一个村民拿着两块切开的西瓜递到张晓雅他们推销道。

    看着拥挤上来的人,赵福根爬到方桌上喊道,“今天你们把地里的西瓜摘了送过来,我带来的朋友收了。但你们排好队,不用这么急。”

    “福根,这多少钱一斤收啊?”一个村民喊道。

    “一分半,要卖的就排队,钱明天我回来给你们结,别的村都是一分钱一斤在收了。等收的差不多,我们也是一分钱收。”

    “一分半,这价格有点低啊,去年都有五分一斤。”一个村民喊道。

    “你说了也是去年,今年那个村没有种西瓜,要不是我三叔请我帮忙,我都不会去找门路。卖不卖随你们,等收够了数量,我们就走了。还要去下一个村。”

    说完赵福根就爬下方桌,也不再理会还在说话的村民。

    村民见这样,也没有办法,今年种西瓜的人太多,只能把西瓜贱卖了。至少比烂在地里要强。

    有了第一个村民排队卖西瓜,后面的村民也跟着排了起来。

    张晓雅在村民排队的时候,也从她带的包里拿出一本笔记本和笔。还有一面小算盘。就开始准备记录。

    等到要称西瓜的时候,赵福根发现他们过来的时候没有带秤过来。

    赵福根知道村委办公室里有根磅秤,但刚刚他对书记村长的态度,村委肯定不会借,只能对着排着的队伍喊道。

    “谁家有杆秤,回家去拿一下,过来用下,本来就收我三叔家的,我们没有带秤过来。”

    随后又看到张晓雅还没有凳子,只能半蹲在地上,挨着方桌记录,就连忙又喊道。

    “顺便带两把凳子过来。没有看见记录员还站着写字,她这样也没有办法帮你们把数量给记清楚。”

    赵福根话音刚落,队伍里一个村民就喊道,“我家有,我现在就去拿,但我家西瓜你们要全部收了。”

    “好的肯定全部收,末藤瓜什么的就别摘了。”

    “好好,我就去拿。很快的。我家不远的。”说着小跑的回家去拿秤了。

    等到村民拿着秤回来,还带着一个箩筐和扁担。他家的孩子也被他叫来了,孩子的手上拿着一把板凳。

    “把凳子给那边的漂亮的阿姨。”村民对着拿着板凳的小孩吩咐道。

    小孩拿着凳子来到张晓雅身边,把凳子放到张晓雅身边,又要跑回他爸身边去了。

    “小朋友,这棒棒糖给你。”张晓雅从包里拿出一根棒棒递给要回去他爸小孩说道。

    小孩看见棒棒糖,连忙伸手拿了过去,跑回他爸身边剥开吃了起来。

    等到准备工作结束,就开始称西瓜了,赵小江也在这个时候赶过来凑热闹,也被赵福根抓了壮丁。帮忙一起称西瓜。

    张晓雅问一下村民的名字,写上后,采购员就开始称重,然后报一个数字,张晓雅就在名字上写下重量。赵福根跟赵小江自然帮着抬秤。

    现在种的西瓜都是冬瓜差不多大的绿皮西瓜,不是后面的种的花皮麒麟西瓜。

    一个西瓜基本上都在三十斤样子。每次只能称称十来个,多了的话,就凭赵福根和赵小江两人有点抬不起来。所以称的有点慢。

    后面的村民一见速度太慢,也等不及了,排在在最后面的一个村民对着前面一个村民说道。

    “这称不行。这样不知道要称到什么时候,我去村委把磅秤推过来。你帮我看着点西瓜。”

    “嗯,你快去,这速度称的太慢了,可能到徬晚也称称不完。要是今天不卖了,也不知道他们明天来不来。”前面一个村民回道。

    得到答案的村民,让前面几个村民看着他家的西瓜,跑着去了村委办公室。

    最前面的村民,在称完一辆西瓜后,就又跑去瓜地里一趟趟的运西瓜。

    瓜地里留着家里人摘西瓜,男人搞运输,全家出动。亲密配合。就怕速度慢了,赵福根他们不收了。

    刚刚跑去村委推磅秤的村民,到了村委办公室前面,发现这里也有村民推着西瓜等着。就上前对着一个村民问道。

    “这里谁家收西瓜,多少钱一斤。”

    “村里前些天回来的福根啊,多少一斤还没有说,书记说了他会帮我们去谈,肯定不会亏了我们。”一个村民回道。

    “还得是五叔啊,不然今年西瓜都要烂地里了。别的村好几家的西瓜,只能挑着西瓜去镇上马路边抡个买。”又一个村民脸上带着笑容回道。

    “是啊,是啊。都两分钱一斤了,一天也卖不到十个。晚上还得挑回来。还得是我们村的干部,找来收西瓜的。”

    刚刚过来推磅秤的村民听的一头雾水,开口说道。“福根不是在村口收西瓜了吗,刚刚还说收够了数量就回去。”

    “已经在收了,书记跟村长也没有老来通知啊,十点多的时候他们让我们去地里摘西瓜,然后拉来村委这边。价格他们会谈的。”

    “我刚刚就从村口过来,是来推磅秤的去称西瓜的,就三麻子家的那根秤不知道称到什么时候。”说着挤开人群朝着村委办公楼走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