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请皇兄赴死 / 第12章 箱子

第12章 箱子

    酒足饭饱,众人纷纷告退。

    石亨留到最后,临走之前才说道:“殿下提携之恩,微臣无以为报,略备薄礼,还请笑纳。”

    说着话,手下人已经将几口大箱子抬进来。

    朱祁钰走上前,打开一口箱子,里面全是金银珠宝。

    “石将军,你离开大同的时候,还带了这么多金银?”

    “殿下说笑了,臣在京师有宅子,多年来也攒了些家资。”

    “该不会是吃空饷吃出来的吧?”

    石亨神色大变,噗通跪下,说道:“殿下明鉴,臣父乃宽河卫指挥佥事,内子是武安侯郑宏之妹,这些家资都是祖上积累,绝非吃空饷一说。”

    朱祁钰不置可否,继续说道:“正统六年,你曾上过一道奏疏,言边关军饷难以凑足,朝廷若能发给耕牛种子,让军队开垦边塞土地,每年可以增加军粮一万八千石,可有此事?”

    石亨愣了一下,回道:“确有此事。”

    “如此说来,边关军饷的问题解决了?”

    石亨苦笑,道:“至多算是缓解,近年来国库吃紧,若边关再不能自给自足,如何退敌?”

    朱祁钰又说道:“本王还见你上过奏疏,欲仿效汉、唐制度,除保举以外,还需设立军谋宏远、智识绝伦等科目,对拟用贤士先自陈,再试用后任职,不知效果如何?”

    石亨回道:“臣曾在红城、延安、金山等地多次击败瓦刺,这便是效果。”

    “有粮草,有人才,为何会兵败大同?”

    “殿下,臣冤枉!”

    石亨满脸悲愤,道:“大同镇守太监郭敬与瓦剌人私通,接受其贿赂,常年倒卖军需,阳和一战,这个没卵子的狗东西更是想尽办法从中作梗,致使师无纪律,全军覆败,宋瑛、朱冕皆战死,微臣单骑奔逃回大同城内。”

    朱祁钰听完,缓缓道:“身为主将,却将失败的责任都推到一名太监头上,你觉得这么做合适吗?”

    石亨叹了口气,道:“殿下有所不知,郭敬那厮是王振的干儿子,每年倒卖军需所得金银,大部分都进入王振手中,王振仗着圣恩,欺上瞒下,权倾朝野,微臣实在是有心无力。”

    朱祁钰缓缓摇头,说道:“如果你面对王振之流无能为力,明日还会冒出个张振,李振,继续祸乱朝纲,本王提拔你这个右都督还有什么意义?”

    石亨神色大骇,赶忙道:“微臣知错,请殿下给微臣一次机会!”

    朱祁钰沉思许久,说道:“你本是戴罪之身,如今瓦剌大军压境,朝廷急需人才,才给你戴罪立功的机会,望你好自为之,切莫让本王失望。”

    石亨磕头如捣蒜,说道:“微臣明白,绝不会辜负殿下提携之恩,若以后再有奸人阻挠,微臣就算赌上身家性命,也要与之抗争到底,绝不妥协!”

    朱祁钰又看了看眼前的大箱子,又问道:“这些金银真的不是吃空饷吃出来的?”

    “请殿下放心,微臣祖上颇有些产业,这些都是正经收入,绝没有吃过空饷,更不会克扣边军饷银。”

    石亨说着话,从怀里拿出一份清单,放在箱子上。

    “天色不早,请殿下早些休息,微臣告退。”

    朱祁钰目送石亨离去,然后拿起礼品清单看了看,自言自语道:“还真是大手笔啊!”

    宦官成敬走上前来,说道:“老奴这就命人将金银入库。”

    “不着急!”

    朱祁钰摆摆手,道:“这些金银都不能动,本王明日自有用处。”

    “是!”

    成敬有些不解,却也只好答应。

    朱祁钰似乎想到什么,问道:“本王记得你是进士出身?”

    成敬脸色变了变,说道:“老奴本是永乐二十二年进士,选翰林庶吉士。”

    “想起来了,你以前曾说起过,只是,那时本王年纪太小,听过后就忘了。”

    成敬神色尴尬,似乎很不愿意回想起这段往事。

    正儿八经的进士,还是庶吉士,最后混成了宦官,其中的苦楚真的是一言难尽。

    “宣德二年,老奴被派往山西晋王府奉祠,谁知晋王竟然和汉王有勾结,听闻汉王造反,便擅取屯粮十余万石,准备资助汉王,先帝得知后大为震怒,将晋王废为庶人,关禁在凤阳,晋王府的官员均被作为同谋处死。”

    “老奴那时候刚刚上任,对晋王的所作所为并不知情,先帝宅心仁厚,改判老奴为充军。”

    朱祁钰问道:“那为何……”

    “是老奴自己要求的,因为充军会遗累子孙,不如自己死了,后世不受牵连,所以老奴主动请死。”

    朱祁钰暗暗点头,按照大明朝的规定,如果成敬被流放充军,也就意味着他的子孙后代就失去了科举入仕的资格,成敬主动求死,是为了后人考虑。

    “后来呢?”

    成敬回道:“先帝终究不忍,于是援引当年太史公司马迁以宫刑替代死刑的先例,老奴受刑之后,被派到殿下府邸,服侍殿下读书。”

    朱祁钰眼中多了几分敬佩,说道:“先生大才,这些年实在是委屈了。”

    成敬闻言,眼圈顿时就红了。

    他在郕王府给朱祁钰伴读,两人的关系亦师亦友,但是,名义上仍是主仆,今晚这一句先生,直接让他沉寂多年的热情重新燃起。

    “殿下,老奴很清楚自己的身份,本不该多言,可是,眼下形势复杂多变,您身在监国位,一切都需谨慎,切不可意气用事。”

    朱祁钰问道:“你认为本王该怎么做?”

    成敬略带犹豫,然后说道:“一个字,忍!”

    “你是担心本王和孙太后之间起冲突?”

    成敬自知多言,便跪下来,说道:“孙子兵法有云,善用兵者,避其锋芒,击其惰归,此治气者也。如今孙太后势大,该忍的时候要忍,待时机成熟方可与之一战。”

    “先生留在王府任讲读着实屈才,若不是被当年那桩案子牵连,如今已经踏入内阁了吧?”

    “殿下说笑了,老奴没什么才,只是担心殿下的处境,有些话不吐不快。”

    “你回去准备一下,明天一早陪着本王上殿。”

    “这……这恐怕不妥吧?”

    “本王身为监国,随身带个人服侍,有何不妥?”

    “皇宫里自有宦官宫女服侍,若老奴跟过去,怕是少不得被人猜疑。”

    “你管他们作甚,从明天起,你就陪在本王身边。”

    成敬心中惶恐,俯首道:“老奴谨遵王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