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请皇兄赴死 / 第51章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第51章 怒其不争,哀其不幸

    天色已晚,朱祁钰忙碌一天,拖着疲惫的身子回到王府。

    成敬神神秘秘地走过来,手里捧着一个古香古色的木匣子。

    朱祁钰好奇地问道:“拿的什么?”

    “殿下请看!”

    成敬打开木匣,小心翼翼取出一只天青色汝窑盏。

    “这是……”

    “您掌眼,比起皇宫里那盏如何?”

    朱祁钰拿在手中四下打量,点头道:“看起来很漂亮,这个也是宋代的?”

    “回殿下,此乃正宗的北宋汝窑,而且是极为珍贵的天青色,存世极少,您再看看这开片,比起皇宫的那盏还要稀有。”

    “如此稀罕的东西,是从哪弄来的?”

    “吴镇抚使从郭敬家里搜出来的,立刻派人给殿下送过来。”

    朱祁钰诧异道:“让他去找证据,把人家抄了?”

    “请殿下放心,吴镇抚使做事一向稳重,郭敬通敌卖国的证据已经拿到了,按律当诛。”

    “那就好!”

    朱祁钰将手中茶盏放下,继续说道:“再好看也不过是个喝茶的物件,你去泡杯茶来,我倒要尝一尝这天青汝窑盏泡的茶有什么不同。”

    “您稍后。”

    成敬小心翼翼端着茶盏下去,却看到门房匆匆跑进来。

    两人交错而过,成敬赶忙护住茶盏,埋怨道:“小心点!”

    “是,是,成公公莫怪!”

    门房一边后退着,连连道歉,然后来到前厅。

    “殿下,夜不收张信求见!”

    朱祁钰疑惑道:“张信是谁?”

    “此人自称鸡鸣堡夜不收,负了重伤,身上全是血,似乎刚刚经历过一场恶战,说是有紧急军情禀报,奴婢不敢怠慢,特来禀报。”

    朱祁钰立刻警觉起来,夜不收张大川曾言,要去营救废物大哥,算算时间,应该就是这一两天。

    “快让他进来,还有,你去寻个郎中来!”

    “殿下,这个时候……怕是医馆铺子都关了。”

    “关了就敲开,就说本王召见,十万火急!”

    “是!”

    门房匆匆离去,成敬端着茶盏进来,两人又险些相撞。

    “走路看着点人,毛毛躁躁的,成什么样子?”

    “是,是,成公公莫怪!”

    门房道了声歉,火急火燎地往外走去。

    片刻之后,两名亲兵扶着浑身是血的张信走进来。

    成敬赶忙放下茶盏,搬了把椅子过来。

    朱祁钰问道:“你就是张信?”

    张信瘫坐在椅子上,缓缓睁开眼,看到面前这人穿着一身大红蟒袍,还有那张和皇帝朱祁镇有几分相似的面孔,知道此人定是郕王无疑,赶忙挣扎着下拜。

    “微臣鸡鸣堡夜不收张信,拜见郕王殿下!”

    朱祁钰将人一把扶起来,问道:“你是张大川的什么人?”

    张信眼圈一红,回道:“启禀殿下,张大川正是家父。”

    朱祁钰看着他身上的伤口,关切地问道:“你们是不是去劫营了,结果如何?”

    张信闻言,再也抑制不住,嚎啕大哭起来。

    “殿下,我们的营救差一点就成功了,皇上不走啊!”

    朱祁钰满脸疑惑,问道:“你说什么?”

    张信抹着眼泪,说道:“我们闯进去了,见到了皇上,可是,皇上不敢走,说,说……”

    朱祁钰大致猜到了结局,黑着脸问道:“皇兄怎么说?”

    “皇上说了,他是真命天子,命在天不在人,留在瓦剌营地反而无事,让我们……不要连累他,我爹和弟兄们都战死了,可是,不管怎么劝,皇上就是不走啊……”

    “你刚才说,你爹他们……都死了?”

    “六十五名夜不收,只有我逃了出来……”

    朱祁钰心中怒火中烧,顺手抄起桌上的茶盏,重重砸下去。

    “哎,不要……”

    成敬想要阻拦,却已然不及,眼睁睁看着汝窑盏被摔的粉碎,心情也随之变的稀碎。

    这可是北宋天青汝窑,传世孤品啊!

    朱祁钰怒道:“有君如此,国之不幸!”

    成敬蹲在地上,心疼地抚摸着汝窑碎片,喃喃道:“是啊,太不幸了……”

    “成伴伴!”

    “啊?”

    “立刻去请兵部尚书于谦、京营总兵官石亨、锦衣卫镇抚使吴恒前来王府议事!”

    “是!”

    成敬心中暗暗叹了口气,转身离去。

    看来,郕王天克汝窑,以后还是换成普通茶具吧,至少摔了不心疼。

    于谦等人都是刚刚吃过晚饭,准备睡了,被人从家里薅起来,火急火燎地赶到郕王府。

    朱祁钰吩咐张信将事情重新讲述一遍,于谦频频蹙眉,石亨更是火爆脾气,直接拍案而起。

    “殿下,今天我说句不中听的,就算把皇上救回来,这江山……迟早要完!”

    于谦立刻斜了他一眼,说道:“石都督,注意你的言辞!”

    “我说错了吗?夜不收千辛万苦摸进去,皇上竟然不敢走,白白损失了那么多忠义之士,如此作为,怎不让人心寒?”

    “君臣有别,我等为臣,不可非议君上!”

    “你见过哪朝哪代的君主会眼睁睁看着自己的将士送死,却愿意留在敌营?”

    “行了,别发牢骚了,听郕王安排!”

    石亨只得作罢,端起茶碗猛灌两口。

    朱祁钰说道:“该来的已经来了,不必多说,这仗定是要打的,兵马调集如何?”

    于谦说道:“南京、河南、山东等地的勤王部队已经陆续赶到,边防部队正在加紧修固沿边大小关隘,就等着瓦剌人来决战。”

    “粮草问题呢?”

    “所有兵马先在通州集结,各自领取口粮,然后再依次进京,这样便省去了从通州粮仓向京师运粮的麻烦。”

    “通州的粮支撑不了太久,江南的粮运过来了吗?”

    “江南的粮食走海路,十日内会抵达天津卫。”

    “天津卫到京师的防线一定要做好,可不能被瓦剌人断了粮道。”

    “请殿下放心,臣已经安排好了。”

    两人交谈之际,石亨忍不住问道:“皇上怎么办?”

    于谦不由得眉头紧皱,端起茶碗开始喝水。

    “于尚书,你倒是说话啊!”

    “我渴了!”

    “刚才怎么不渴?”

    于谦把茶碗放下,不满道:“刚才在说话,所以现在渴了!”

    石亨却紧追不舍:“喝够了吧,现在说说,这仗打起来,皇上该怎么办?”

    于谦叹了口气,无奈道:“还能怎么办,当然是走一步看一步!”

    石亨轻笑道:“你的意思是不管了?”

    于谦立刻反驳道:“我何时说过不管?”

    “你倒是说说怎么管?”

    “不是说了嘛,走一步看一步!”

    “那我问你,也先进攻大同,可是带着皇上去的,如果也先假传圣旨,大同守军听还是不听?”

    于谦纠结许久,却不知如何是好,只好再次端起茶杯。

    是啊,怎么办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