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都市言情 / 重回1991黄金时代 / 第15章 当当当

第15章 当当当

    大半晚上下来,姜山只抓到了几斤鳝鱼,比起前几天的收获天差地别。

    但出乎意料的是,他和姜莉两人前脚刚到家,一个微弱的火把也从田野里走了过来,竟然是老爸和老妈。

    两人还一边走一边说话,听起来心情还不错。

    而且他们抓得比较多,有十来斤,估计是走了很远。

    姜山本来想劝他们别这么辛苦,但知道劝了也没用,他深刻地了解老一辈,即便是家里很有钱了,他们也不会真的闲下来。

    既然要准备去市里,准备工作必不可少。

    第二天姜山和姜莉负责炒制调料,老爸和老妈则去了地里,把能掰的早玉米都掰了回来,然后剥籽、磨浆,准备做嫩玉米馍。

    但这东西不能提前做,不然怕天气太热变馊,最好是卡到出发前做好。

    天黑时分,唐尚富如约而来。

    他今天的收货真不少,挑了满满两箩筐,他妹妹还帮着背了半背篓。

    称过之后,足有150斤。

    而且能看出来是精挑细选过的,没有一条小的。

    过称之后,唐尚富迫不及待地道:“6组那边还有几家说好的,一共有二十多斤,我得赶过去收回来。”

    “都这么晚了,明天去。”

    “不行,我早上跟人家说好的。”唐尚富道,“今天要不去,明天人家万一不卖了怎么办?”

    说完也不说结账的事,带着他妹妹就走进了昏黑的夜色。

    “他妹妹好瘦啊!”姜莉忍不住说道。

    “是叫唐梅吧?”老妈道,“哎,小小年纪就没了妈,她爸身体也不好,一家人过得挺难的。”

    说着又看向姜山:“你们从小玩到大,唐尚富以前跟你玩那么好,还那么照顾你,你跟他做生意可不能亏了人家。”

    “知道了。等从市里回来,我买点东西去他家看看。”

    “别买太贵的,太贵了他们肯定不会要,”老妈嘱咐道,“这唐家的人虽然穷,但骨气却一点不少,人也踏实能干。也就是命不好,年龄不大得了个富贵病,不然也不至于这样。”

    “嗯,知道了。”

    “今晚早点睡,明天天不亮就要走。”

    ……

    第二天凌晨,姜山是被说话声惊醒的。

    家里也没有块表,也不知道是几点,反正天还黑得什么一样,厨房里传来爸妈说话的声音,他们已经在蒸嫩玉米馍了。

    眯着眼睛躺了两分钟,等彻底清醒后他也起了床。

    来到厨房一看,一个背篓里已经装了大半背嫩玉米馍,锅上是最后两笼。

    还有150斤鳝鱼,也已经用两个竹筐装好,和各种工具、调料一起,全都架在了自行车上。

    “你这么早起来做什么,赶紧再去睡会儿。”

    “醒都醒了,不睡了。”

    “那你去洗脸刷牙,等姜莉起来了就吃早饭,”老爸道,“等会儿我送你们去上车。”

    “嗯。”

    话刚说完,姜莉也走了进来,看她的样子是已经打扮过了。

    头发在脑后梳成长长的马尾辫,穿了一件翠绿色碎花格子的连衣裙,脚上自然是昨天买的那双紫水晶凉鞋。

    这还是她第一次去市区,看起来稍微有点紧张。

    吃过早饭,三人迎着东方天空的微光出了门。

    路上还是一地稀泥,自行车推起来很是艰难,三个人费了老大力气,一直到太阳出来时,才来到了能赶车的路边。

    这是从县城通往市区的路,还是国道,柏油的路面很多地方已经开裂,有的地方也变得坑坑洼洼。

    姜山记得这时候还有养路段,主要负责养护公路,也就是每天不停地修修补补。

    没过多久,一辆挂着县城至市区牌子的中巴车来了,姜山熟悉的招了招手,中巴车就稳稳地停在了路边。

    售票员看了看地上的竹筐:“这么多东西,要买一张货票。”

    老爸刚想跟她讨价还价,姜山就拉了拉他的手。

    “可以的,买一张嘛。”

    东西确实有点多。

    而这时候的中巴还没有限载的说法,基本都秉承着能装多少装多少的原则,而且没有专门的货箱,东西都得放过道里,很是占位置。

    老爸帮忙将竹筐搬上车。

    “要注意安全啊。”

    “知道了爸,”姜莉冲他挥挥手,“你回去吧,有我哥在不会有事的。”

    难得姜莉这么信任了他一把,姜山决定将车上最后一个黄金位置——引擎盖让给她坐。

    但坐了没几分钟,姜莉就不坐了。

    “哥,你坐吧,我站着。”

    姜山也不坐,因为烫屁屁。

    两人就这样站到了终点站,姜山用扁担挑着鳝鱼,姜莉背着背篓、提着一些用具和调料走出车站。

    “哥,现在我们去哪儿?”

    “租房子。”

    “啊?”姜莉完全没有想到这一招,“在家的时候不是说好的,卖不完最多住一晚上旅店吗?怎么又要去租房子啊?”

    “这你就不懂了。”

    卖鳝鱼的生意最少能做一个多月,后面他还有别的打算,所以租一间房子是必须的。

    一来有地方休息和睡觉,最重要的是有个放东西的地方。

    火车站这一带他还算熟悉,就是挑着160多斤的胆子实在是很吃力,几乎是走个几十米就要停下来休息一下,没多久肩膀就火辣辣的。

    足足花了半个小时,两人才来到附近的一片拆迁小区,这里的房子比较便宜。

    看了几家后,他选了家一楼的两室一厅,一个月房租25块,屋里有一些基础的家具,虽然有点陈旧,但还算打扫得干净。

    看着他付了房租,姜莉心疼得要死。

    来市区什么都没做,鳝鱼生意都还不知道怎么样,就花出去了25。

    让姜莉先把屋里收拾一下,姜山去了火车站旁边的批发市场,买了几个塑料大盆,又在小区旁边的杂货市场买了木炭、小炉子和锅。

    把东西拿回家里,姜山让姜莉把鳝鱼倒在盆里,放点清水养着,他又继续出门,采购最后一样,也是最重要的东西——三轮车。

    想要在城里做生意,没有三轮车是绝对不行的,搬着一大堆东西赶公交很麻烦,人家还不一定让上。

    在一家专卖三轮车和自行车的店里看了一会儿,最后他花了120块钱买了一辆全新的三轮车。

    新车好上牌,不然被抓到很麻烦。

    又花了3块钱让老板帮忙加装了个大铃铛。

    西阳市的三轮车,不管是拉人的还是拉货的,都会装这种铃铛。

    装在前轮的铁叉子上,像个小铁饭碗,还有个带弹簧的铃锤,上面连着细绳,一头绑在车把上。

    要打铃时,一拉细绳,铃锤就会搭在前轮的钢丝上,然后被不断弹回来敲打铃铛。

    所以三轮车的铃声不是清脆悦耳的——叮铃铃、叮铃铃……

    而是非常有气势的——当当当当当当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