快读中文网

书架
字:
关灯 护眼
快读中文网 / 历史军事 / 穿越成汉献帝,还好我有模拟器 / 第二十一章 学阀

第二十一章 学阀

    皇甫嵩放下棋子,继续问道“那陛下可知,老臣为什么不去救援陈仓,而是选择在陈仓城外进行扎营驻寨,要知道,董太师那时与我同行,他可是建议迅速进赴陈仓的。”

    张明想了想说道“孙子兵法有言,置之死地而后生。朕想,陈仓城虽小,但它内部守城的工事坚固完备,不是易攻难守之地,因此王国所率部队短时间难以攻克,而且由于知道城外有敌人,士气反受其扰,至于陈仓守城之人,反而会因为听到城外有帮手,能够坚持更长的时间,因此,此战必胜,无非就是胜多少的意思”

    皇甫嵩本来只是随手问问,他也没指望小皇帝能够说道其中原因,毕竟连董卓都没有搞清楚,更何况这个久居深宫的小皇帝呢。

    随后皇甫嵩就有了更浓厚的兴趣,他继续问道“那陛下既然知道这些,说明陛下有读过一些兵法,那陛下可曾知道,为什么老臣在凉州叛军撤离之后立即派兵追赶?”

    张明想了一会儿说道“朕之前在阅读孙子兵法时,书中有言,被击败的敌人,不要追赶,撤回去的部队,不要逼迫,但凉州叛军王国的军队并不是战败或者主动撤退的军队,而是因为过于疲敝而不得不撤走,因此该部队本质上是在逃跑,没有斗志,况且叛军之兵,本身训练也不到位,一旦落败必然组织崩溃,因此立即追击往往能达到不一样的效果”

    其实张明也没有读过孙子兵法,毕竟宫内的一些兵法,策略相关的书早就被董卓的人给收走了,这些内容只不过是张明阅读史书所总结出来的经验而已。

    只是张明的回答让皇甫嵩兴奋不已,皇甫嵩作为一个将军,曾经也收过一些徒弟,想要培养这些徒弟在战场上作战的能力。

    可惜打仗作战更像是天赋技能,无论其弟子读了多少兵法相关的书,一上了战场,就往往是纸上谈兵。

    如陛下这般聪明之人,一下子便可以理解他皇甫嵩在战场上行动的意义,若非其身份是皇帝,真想将其收为自己的弟子。

    张明看着皇甫嵩久久未落子,便已知道皇甫嵩对于他所解释的内容是认可的,如果再加一把劲,主动拜皇甫嵩为老师,岂不美哉。

    张明果断的再次说道“朕年岁尚小,对于这些作战打仗都只是肤浅的了解,若爱卿不介意朕的愚笨,可否担当朕的老师?”

    皇甫嵩看着陛下这么虔诚的目光,他其实多少有些心动,毕竟自古以来担任皇帝的老师一般都是文官,很少有像他这样的武官可以担任老师的。

    但是他还是拒绝了,因为他实在不知道他一介武夫能够教给陛下什么东西?

    “陛下,臣只是一介武夫,若说打仗作战,臣自当擅长,可若论起教书育人,臣恐怕远不如博士。”

    一说道汉朝的博士,张明就叹了口气。

    这个时代的博士制度是并不像后世博士一般,这个时代的博士制度就是典型的学阀制度,生在这个时代的普通人几乎就没有上升渠道,将来待他做了皇帝,一定要改变这个时代的博士学阀制度。

    况且即使不说这些博士本身所表现出来的学阀制度,就早年西汉时期的五经博士,这五经博士对应的分别是《诗经》,《尚书》,《礼》,《易》,《春秋》五部儒家经典,即使各种注经讲义,对于普通人的生活又有何改变。

    现在的博士数量已经不止5名了,据张明的了解,大概有十四人。可以说对于普天下成千上万的读书人而言,想要做这些博士的弟子难如登天,甚至能成为五经博士传承者的弟子就已经难能可贵了。

    至于为什么汉朝博士制度更像是学阀制度,更重要的原因是每一个博士都掌握着对于五本儒家经典的解释权,而能够做到对这些儒家经典解释权的家族,其家族出身的家族子弟以及学生,可以不用通过考试制度便可以直接举孝廉当官。

    而其它的非这些家族所出来的子弟或者学生,则只能设法进入太学,学习这些儒家经典,然后通过朝廷的统一选拔才可入仕当官。

    像汝南袁氏家族,弘农杨氏家族,即杨彪所在的家族,就是典型的掌握对儒家经典的解释权而成为一个名副其实的世族,又或者说是学阀世家。

    在来到这个世界后,张明才发现这一个个学阀世家是那么可怕。

    这些世家剥夺了普通人的受教育权,也剥夺了普通人当官的权利。

    当然真正导致这样的原因在于皇帝的统治需要世家的支持。

    其实该制度在三国时期的时候并没有像西晋南北朝时期一样牢不可靠。

    三国时期的战争频繁,反倒让这种世家统治天下的制度没有那么坚不可摧,因为战争本质上也会催生一批新的力量,像典型的刘关张就不是世家的人,虽然曹操本人跟世家也沾亲带故,但他手下也有一些将领不是世家的人,像许褚,张辽等人。

    但是能够从战争崛起的往往都是武将,而汉朝的文官制度依旧是靠着各地的世家来支撑的,这些文官通过垄断文化教育和对于经典的解释权,造就了新的文官都必须出自这些世家,因此,这就造成了恶性循环。

    因此世族通过学阀制度垄断了东汉王朝的部分政治权利,从而形成了能够与皇权相抗衡的力量。

    甚至在三国乱世之后,还演化了新的选官制度,即九品中正制,在该制度下,世家彻彻底底的垄断了当官的权利,连寒门的入仕权利都被受到了严格的限制。

    因此,张明对于东汉的博士制度,包括后世演化的九品中正制充满了敌意。

    所以,即使张明作为东汉的皇帝,可以直接找博士来担任他的老师,但他偏不这样,他宁愿任性的自由在高门殿玩耍,也不需要被这样的学阀制度给牵制。

    因为一旦任何一个博士成为了张明的老师,这个博士所在的世家还会进一步的垄断政治权利,尤其是在这乱世之下,这与历史上的挟天子以令诸侯又有何区别。

    张明不想,也不愿意,若他将来可以稳固住大汉江山,那么清除掉这根深蒂固的学阀制度便是他最重要的事情。